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课时作业2含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课时作业2含答案第1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课时作业2含答案第2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课时作业2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练习,共13页。
    【优质】第一节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1课时练习一.单项选择1.如图所示为草莓酒制作的步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②中先对草莓除去枝梗,再冲洗B.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C.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D.可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生成2.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可以不添加菌种B.使用发酵装置制作果醋时应关闭充气口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细胞结构不完全相同D.检测果酒中的酒精时应先加入硫酸,混匀后再滴加重铬酸钾溶液3.某同学欲通过果酒制果醋,下列关于充气的做法较好的是(    A.先通气一段时间,再密闭一段时间,然后再通入O2B.整个过程一直通入O2C.整个过程一直不通入O2D.先密闭一段时间,然后再通入O24.下列关于制作果汁和果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得到澄清果汁过程中,加热和加入 95%乙醇的目的相同B.在利用葡萄制作果酒和利用果汁制作果酒中加入蔗糖的主要目的不同C.果胶经果胶酶完全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不都溶于水D.在利用葡萄制作果酒中不接种酵母菌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所需的B.果酒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应缩短C.在制作果醋时适当加大菌种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D.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利用乙醇产生醋酸6.下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以营造无氧环境B.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C.发酵装置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7.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C.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D.制作果醋的温度要比制作果酒的温度高一些8.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营造无氧环境,以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9.在利用葡萄进行酿酒的过程中,统计发酵罐中细菌及酵母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酿酒过程中发酵罐应始终保持密闭 B.酒精是导致细菌数量降低的原因之一C.在与细菌的竞争中,酵母菌占优势 D.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的数量10.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要清洗灭菌以减少杂菌的污染B.苹果酒发酵过程中应将充气口的开关打开C.③过程发酵瓶中留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D.④过程需要关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并适当提高温度11.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避免杂菌污染,可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果浆B.果酒.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C.果酒发酵旺盛时期,发酵瓶的U形管内通常呈正压状态D.果醋制作时,原料进入发酵瓶和产物流出发酵瓶的速率应保持一致12.制果酒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B.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将冲洗的葡萄放入冲洗晾干的榨汁机进行榨汁13.在低温.密闭条件下,利用酵母菌发酵制取果酒,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反应体系中生成了少量的酒精。若改变该实验的某个因素,则结果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适当升高温度,则酒精的产生速率会加快B.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则发酵的时间可能会变长C.若通入无菌空气,则产生的气体量会增多D.若适当增加培养液中果汁的浓度,则产生的酒精量会增多14.家庭酿制米酒的具体过程是:先将米加热煮熟,冷却至30℃后加入少许的水和一定量的酵母菌,混合均匀后置于瓷坛内,在米饭中央挖一 个小洞,加盖密封后保温一段时间即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冷却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导致酵母菌死亡B.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水,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C.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在酿酒过程中形成气泡D.加盖密封是为了形成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15.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操作处理,正确的是(    A.为获得无菌的某植物原生质体,需要使用过滤灭菌处理的混合酶B.若需在超净台操作,从接种前30分钟开始至接种结束,紫外灯和过滤风必须始终开着C.制作酵母悬液和用果汁制果酒时,都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其作用相同D.α-淀粉酶固定化之后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之后,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酶柱的目的相同16.如图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冲洗葡萄前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发酵用的发酵瓶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D.本实验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菌种的繁殖方式都是二分裂17.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B.发酵过程中当二氧化碳不再产生时,酒精才开始产生C.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混入有乳酸菌18.古代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酿(做实验是用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用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酿酒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的现象,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时先产生水后产生酒精C.发酵坛内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是开始时进行有氧呼吸,随着氧气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D.若米饭中加入的酒酿不足,引起的后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解析】果酒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适宜的温度为180℃~25℃,采用的菌种为葡萄皮上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因此要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不可反复冲洗,以免将葡萄上的酵母菌冲洗掉。解答:A.步骤②中先对草莓进行冲洗2~3次,再除去枝梗,A错误;B.根据果酒制作的步骤可知,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B正确;C.由于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然后再进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但是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并且随着葡萄糖的消耗,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也会越来越小,C正确;D.可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生成,发酵液呈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D正确。故选A。2.【答案】B【解析】3.【答案】A【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成醋酸,糖原不足时可以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最适宜醋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是30~35℃。解答:该同学先制果酒,后制果醋。故应该先通气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再密闭获得果酒(无氧发酵),最后再通入O2产生果醋,A正确。故选A。4.【答案】C【解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解答:A.由于果胶不溶于酒精,所以加入酒精的目的是析出果汁中的果胶,加热可以使果胶凝固,从而达到析出的目的,所以二者目的相同,A正确;B.野用葡萄制作果酒加入蔗糖的主要目的是使酵母迅速发挥作用,而利用果汁制作果酒中加入蔗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果酒中的含糖量,B正确;C.果胶经果胶酶完全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半乳糖醛酸,可以溶于水,C错误;D.在利用葡萄制作果酒过程中,可以不接种酵母菌,葡萄皮上附着有酵母菌,D正确。故选C。5.【答案】C【解析】果酒发酵过程中拧松瓶盖的目的是释放二氧化碳,在果酒发酵后期,瓶内的有机物减少,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果酒发酵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解答: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18~25℃,果醋发酵所需的温度是30~35℃,应该是低于,A错误;B.在果酒发酵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积累等因素,酵母菌呼吸速率减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因此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错误;C.在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适当加大菌种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并抑制杂菌繁殖,C正确;D.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其发酵产生醋酸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最适温度在20℃左右最好,一般控制在18~25℃,属于兼性厌氧型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温度为30~35℃,属于好氧性细菌,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或将乙醇变成醋酸。解答:A.用题图装置制作果酒时,果汁不能装满发酵瓶,需要预留1/3的空间,A错误;B.进行果酒发酵时利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进行果醋发酵时利用的菌种是醋酸菌,二者都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B正确;C.发酵装置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C正确;D.果酒的发酵温度是18~30℃,果醋的发酵温度是30~35℃,所以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D正确。故选A。7.【答案】A【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多种细胞器,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制作果酒时需提供无氧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C2H5OH和CO2,酒精发醉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I8~25℃。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是好氧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解答:A.果酒的发酵利用的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含有线粒体,果醋的发酵时利用的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原核细胞,无线粒体,A错误;B.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2和醋酸菌发酵产生的醋酸都使培养液pH有所下降,B正确;C.果酒的发酵是无氧环境,果醋制作是有氧环境,C正确;D.果酒的发酵温度是18~25℃,果醋的发酵温度是30~35℃,D正确。故选A。8.【答案】D【解析】9.【答案】A【解析】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解答:A.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罐要先通气,后密闭,通气可以提高酵母菌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A错误;BC.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对于其他细菌有杀灭作用,因此酒精是导致细菌数量降低的原因之一,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发酵罐后期氧气不足,在与细菌的竞争中,酵母菌占优势,BC正确;D.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的数量,用该方法测定酵母菌数量的方法属于估算法,只能得出大概数量,D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11.【答案】A【解析】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空气,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氧。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因此应控制充入氧的量,故应在充气口设置开关。解答:A.果酒.果酒制作的制作属于传统发酵技术,菌种来源于果浆,不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否则会杀死菌种,导致发酵失败,A错误;B.果酒温度设置在18—25℃,发酵周期为10—20天,果醋温度设置在30—35℃,发酵周期为7—8天,故果酒.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B正确;C.果酒发酵旺盛时期,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同时也在产生二氧化碳,故发酵瓶的U形管内通常呈正压状态,C正确;D.果醋制作时,原料进入发酵瓶和产物流出发酵瓶的速率应保持一致,D正确。故选A。12.【答案】A【解析】13.【答案】B【解析】果酒的制作原理是依靠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必须注意的是:1.温度在18-25摄氏度,这样出酒率高。2.酵母菌在繁殖时需要氧气,在发酵时不需要氧气,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要供给少量氧气。解答:A.据题意可知,本题中制取果酒是在低温.密闭条件进行,若适当升高温度,相关酶的活性会升高,酒精的产生速率会加快,A正确;B.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可能会使发酵进程加快,发酵的时间会变短,B错误;C.若通入无菌空气,酵母菌有氧呼吸加快,而酵母菌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二氧化碳的速率快,C正确;D.若适当增加培养液中果汁的浓度,也就是增加了底物的量,因此产生的酒精量会增多,D正确。故选B。14.【答案】B【解析】15.【答案】A【解析】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在超净台操作时需要关闭紫外灯;把灌注了固定化酶的层析柱放在支架上,用滴管加淀粉溶液,使淀粉溶液约以0.3ml/min的流速过柱,在流出1~2ml反应液后,转动关闭层析柱的调节装置,放置5min。解答:A.获得植物的原生质体需要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的混合酶,只能用过滤灭菌获得该酶溶液,A正确;B.在接种时,需关闭紫外灯,B错误;C.制作酵母悬液时加入蔗糖的作用是使酵母菌数量增多,用果汁制果酒时,在果汁中加入蔗糖的作用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酒精,C错误;D.用蒸馏水洗涤酶柱时,前一次洗去的是游离的a-淀粉酶,后一次洗去的是反应底物淀粉溶液,D错误。故选A。16.【答案】C【解析】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解答:A.在挑选葡萄时应先冲洗1~2次,再去除枝梗以防葡萄破损汁液流失和被杂菌污染,A错误;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0~35℃,B错误;C.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C正确;D.本实验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菌种为酵母菌和醋酸菌,酵母菌一般为出芽生殖,醋酸菌为二分裂繁殖,D错误。故选C。17.【答案】C【解析】18.【答案】B【解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解答:A.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增加透氧性,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O2进行有氧呼吸,从而大量增殖,A正确;B.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作下都能生存,在酿酒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的现象,原因是 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糖类产生水,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C.发酵过程中,开始氧气充足,进行有氧呼吸,后随着O2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C正确;D.酒酿中含有酵母菌菌种,若米饭中加入的酒酿不足,酵母菌数量太少,则结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D正确。故选B。 

    相关试卷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在低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果酒,在低温,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下列有关果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章 发酵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章 发酵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果酒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高酒精度啤酒由于其高酒精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