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 类人猿 B. 长尾猴 C. 黑猩猩 D. 森林古猿2. 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A. 卵巢和子宫 B. 输卵管和输精管 C. 卵巢和睾丸 D. 睾丸和子宫3.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胎儿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A. 输卵管、子宫 B. 卵巢、子宫 C. 子宫、子宫 D. 输卵管、输卵管4.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发育成熟需要的时间约38周
B. 人的生殖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
C. 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D.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5. 下面关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身高突增 B. 心脏和肺等内脏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C.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D. 开始形成生殖器官6. 下列哪一组营养物质,不需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 )A. 葡萄糖、维生素、蛋白质、脂肪 B. 维生素、无机盐、水、葡萄糖
C. 氨基酸、脂肪、糖类、水 D. 矿物质、麦芽糖、甘油、脂肪酸7. 某校食堂设计的一份营养餐食谱:米饭、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 )A. 水煮虾 B. 蒸蛋 C. 面包 D. 炒青菜8. 小李经常偏食,导致他夜晚看不清东西,还出现了牙龈出血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A. 维生素A、维生素B1 B. 维生素C、维生素B1
C. 维生素C、维生素D D. 维生素A、维生素C9. 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下列属于营养合理的是( )A. B.
C. D. 10. 下列四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同时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的是( )A. 肝脏,肠腺,胰腺 B. 唾液腺,胰腺,肠腺
C. 肠腺,胰腺 D. 唾液腺,肝脏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所以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C.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D. 胆汁中有消化脂肪的酶,能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12. 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A.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 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13. 下列关于小肠结构的叙述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 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 B. 小肠绒毛中有许多毛细血管
C. 小肠壁内有许多肠腺 D. 小肠长5-6米14. 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胃液、胆汁 C. 胰液、肠液、胆汁 D. 肠液、胰液15. 消化道内,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起始部位依次是( )A. 口腔、胃、小肠 B. 胃、小肠、小肠 C. 胃、胃、小肠 D. 口腔、胃、大肠16. 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 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 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17. 下列结构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A. 口腔 B. 肝脏 C. 食道 D. 咽18. 下列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是( )A. 唾液 B. 胰液 C. 胆汁 D. 胃液19. 下列关于人体内食物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 蛋白质经消化酶的作用最终分解成多肽
C. 脂肪经胆汁的作用分解成人体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甘油和脂肪酸)
D.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消化道内不经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20. 如图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A. 乙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D表示小肠
B. D表示胃,内面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胆汁
C. 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C表示胃
D. 甲表示脂肪的消化曲线,A表示口腔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1.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分泌的 不含消化酶。
(2)标号2是 ,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
(3)能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 (填标号)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2.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实验现象1碎屑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1)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试管是 ______ 。
(2)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 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3)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______ 号试管,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与 ______ 有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D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据此答题。
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答案】C 【解析】解: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故选:C。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答案】A 【解析】解: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膜,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
故选:A。
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形成的,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发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
4.【答案】C 【解析】解:A、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胎儿就发育成熟了,A正确。
B、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然后形成胚胎植入子宫内膜,胚胎继续分裂分化形成胎,胎儿成熟产出即婴儿,B正确。
C、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C错误。
D、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C。
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受精卵在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中,埋入子宫内膜。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中,一般来说,到第38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
5.【答案】D 【解析】解:AB、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A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和女孩还会发生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C正确。
D、男性胎儿的生殖器官在孕18周左右形成,女性胎儿的生殖器官在16周左右形成,因此不是青春期才开始形成生殖器官,D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
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因此选项B中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选项A中的蛋白质、脂肪,选项C中的脂肪、糖类,选项D中的麦芽糖,都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故选:B。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终产物要记住。
7.【答案】D 【解析】解: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该食谱中的米饭主要提供糖类,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主要提供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缺少蔬菜水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还应添加的食物是蔬菜水果类。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判断食谱是否科学合理。根据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平衡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8.【答案】D 【解析】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夜盲症的症状是夜晚时看不清东西。维生素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坏血病的症状是皮下、牙龈出血。根据小李的症状可以判断他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
故选:D。
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现在已经知道,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
通过症状判断出维生素的缺乏症,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能量;第二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第三层为鱼、肉、蛋类,第四层为豆奶类,第三层和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第五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做到食物多样、以谷物类为主,多吃水果蔬菜类,常吃鱼、肉、蛋类和豆奶类,少吃油脂类。可见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
10.【答案】C 【解析】解: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消化液必须含有多种消化酶。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因此,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的消化腺是肠腺、胰腺。
故选:C。
根据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进行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各种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1.【答案】D 【解析】解: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A正确。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B正确。
C.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C正确。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D错误。
故选:D。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选:D。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消化道的组成。
消化道的组成是个重要的考点。
13.【答案】C 【解析】解:A.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增大了小肠吸收和消化的面积,不符合题意。
B.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C.小肠壁内有许多肠腺,肠腺能分泌肠液,对食物消化具有重要作用,与吸收无关,符合题意。
D.小肠长5~6米、面积大,有利于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壁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理解掌握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变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选:C。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脂肪的消化情况。
脂肪只能在小肠中消化,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只能进行乳化。
15.【答案】A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16.【答案】A 【解析】解:A、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到乳化作用。A错误;
B、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B正确。
C、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胃壁中的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胃液内含盐酸和胃蛋白酶,能把蛋白质初步分解。C正确;
D、胰腺分泌胰液 胰液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到达小肠,胰液同肠液一样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多种消化酶。D正确。
故选: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7.【答案】B 【解析】解:消化道是消化的通道,是食物进入的通道,都与食物直接接触。而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不与食物直接接触。
由于A、口腔,C、食道,D、咽都是消化道,都直接与食物接触;而B肝脏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不与食物直接接触。
故选:B。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以外。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组成。
18.【答案】B 【解析】解:A、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酶,故不符合题意;
B、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故符合题意。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不符合题意;
D、胃液中只含蛋白质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关键是掌握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9.【答案】D 【解析】解:A、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错误。
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错误。
C、脂肪在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脂肪是在胆汁、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错误。
D、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正确。
故选:D。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此题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0.【答案】B 【解析】解:A.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乙代表的物质自A口腔开始消化,在D小肠内被消化完,因此乙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D表示小肠,A正确。
B.D表示小肠,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B错误。
C.蛋白质的消化始自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丙代表的物质自C胃开始消化,在D小肠内被消化完,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C表示胃,C正确。
D.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甲代表的物质自小肠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因此甲表示脂肪的消化曲线,由分析可知,A是口腔,D正确。
故选:B。
图中:甲表示脂肪消化曲线,乙表示淀粉消化曲线,丙表示蛋白质消化曲线,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F肛门。
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5 肝脏 胆汁 胰腺 4 小肠 1和4 【解析】解:(1)图中5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2)标号2是胰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蛋白质最初在1胃中由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初步消化,再到4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中的酶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1)5 肝脏;胆汁;
(2)胰腺;4小肠;
(3)1和4。
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1是胃,2是胰腺,3是大肠,4是小肠,5是肝脏,6是十二指肠,7是阑尾。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2和3 唾液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1 牙齿的咀嚼 【解析】解:(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和3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1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3号试管没有咀嚼,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2)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1号试管,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与牙齿的咀嚼有关。
故答案为:
(1)2;3;
(2)唾液;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1;牙齿的咀嚼。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学等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仙桃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仙桃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