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月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3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答案和解析docx、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B 【解析】从“《六经》异传”里取材属于文字史料。故选B。
2.D 【解析】““表明作者对司马迁的研究有限”错。表明作者立论审慎。故选D。
3.A 【解析】日记属于文字史料,也只是记录某一特定问题的史料凭证,不能全面记录时代变化、历史变迁。故选A。
C【解析】“远距离”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是“快速适应不同距离的拍摄需要, 从几十公里的目标到上亿公里的深空天体均可聚焦”。故选 C。
5.D【解析】“到时拥有的卫星数量会跃居世界首位”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放眼全 球,拥有这种发射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可知,“我国卫星数量跃居世界首位”只是可能性。 故选 D。
6.示例:①加强科研,不断提升卫星的各项性能;②拓宽产品应用渠道,根据使用环境增强 针对性;③了解国家和市场需求,加强商业遥感领域的开拓;④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提早布 局新产业。(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给 6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 分)
C【考查点】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解析】“代表着官场中利欲熏心的势利人物”错,管家只是一个普通人物,并不是官场人物,再说管家利欲熏心也有拔高之嫌。
①以司马光简陋的宅院,作书房的地下室等贫寒的环境,衬托他甘于清贫的形象。②以管家一再阻挠来衬托司马光坚持砸缸的自省与自律。③以世人的趋炎附势,来衬托司马光的不慕名利,清廉无私。④以王拱辰前清后腐,衬托司马光不忘初心,清廉自守。(每点2分,答3点即可满分)【考查点】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能力【解析】注意聚焦衬托手法,主要是环境衬托,人物衬托。同时形象特点也需要点明。
9.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缸里装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主人公迟迟没有砸缸,吊足了读者的胃口。②丰富小说内容,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用延宕的手法插入众人拜访、夫人逝世等内容,使情节更加摇曳多姿,起伏有致。③突出人物形象。在叙述砸缸这一主体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司马光典当五亩地安葬亡妻等情节更突出了司马光清廉自律、个性鲜明的形象。④有利于表现主题。在砸缸的结果到来之前,插入司马光家里的贫穷、拜访和吊唁的客人越来越多等内容,反映出当时的趋炎附势的官场现实和人生世相,有力地烘托了思想主题。(一点2分,答3点即可满分)【考查点】考查鉴赏表达技巧作用的能力【解析】题目分别从读者、情节、形象、主旨方面作答。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周武王问太公说:“君王得到了贤才并且礼遇贤士,有的还是不能因此治理好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太公回答说:“君王不能独立果断,往往靠他人的意见做决断,当然要遭受祸殃了。”
依据语法结构,动词“敬”和名词“士”构成动宾短语,“得贤敬士”是并列结构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人言”是偏正结构,作“以”的宾语,之间不断开,排除D。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固”,第一个,拘执、拘泥、束缚、局限;第二个,原来的。句意:不拘执、沉溺于世俗的偏见/顺着它本来的结构。含义不同,所以选项正确。
B.“格”,第一个,拒绝;第二个,推究、探究。句意:也不要拒绝他们的进言/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含义不同,所以选项正确。
C.“于”,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介词,被;第三个,介词,跟、向。句意:周成王就封姬虞在晋地/不被世俗拘泥,跟我学习。含义不同,所以选项正确。
D.“善”,第一个,善于;第二个,交好。句意:周公旦可称得上是善于进言的人了/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含义不同,所以选项“含义相同”表述不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并说要封他在晋地,可见周成王爱弟的心意”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周公以请,曰:‘天子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唐叔虞于晋”可知,意思是:周公旦对成王说:“我听说,天子没有戏言,说出话来而史官要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人要宣扬它。”于是,周成王就封姬虞在晋地。所以周成王封姬虞在晋地是在周公旦拜见成王以后。故选C。
13.【答案】(1)那罪人因为不走正路,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君王您为什么要为他悲痛成这个样子呢?
(2)我听说,天子没有戏言,说出话来而史官要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人要宣扬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夫”,代词,那;“顺道”,走正路;“然”,代词,这样;“何为”,宾语前置,应是“为何”,为什么。
(2)“言”,名词,说出来的话;“书”,动词,记载;“工”,乐工。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做人君的道理有哪些?”师旷回答说:“做人君的道理,应是清心寡欲,以德政感化人民而不施行刑治,努力做到博大仁爱,把任用贤能作为自己的宗旨,开闻自己的见闻,明察各方面的情况;不拘执、沉溺于世俗的偏见,不受身边亲信的影响和羁绊,做到目光开阔、视野远大,见解独特超群,经常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此来驾驭臣下。这就是人君所掌握的道理呀。”晋平公说:“很好。”周成王分封伯禽为鲁公,召见他并告诚说:“你知道做人主的道理吗?凡是身居高位的人,一定要更加恭敬地对待下属,听从有德行的人的正言劝诚,必须大开毫不隐讳地进谏的大门,谦退克己、安恬宁静,使下面感到有所凭仗。对进谏的人,不要用威势震慑他们。也不要拒绝他们的进言,应广泛地吸收他们的意见,然后从中选择值得采纳的。作为人主,如果只懂文治而无武功,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威慑臣民;如果只有武功而不懂文治,臣民就会害怕而不亲近你。文治武功并用,威信与德政才会建立。威信与德政建立以后,臣民就会亲近你和服从你。正派高尚的人就会顺利升迁上来,奸猾谄媚的人就会被贬逐在下,这样,劝谏人主的人就能得到举荐,忠直诚信的人也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伯禽向成王拜了两拜,接受封命后辞别而去。大禹出巡遇见一个犯罪的人,便停下车来询问那个罪人并为他哭泣。左右的人说:“那罪人因为不走正路,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君王您为什么要为他悲痛成这个样子呢?”大禹说:“尧、舜时候的人民,都能把尧、舜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现在我作为君王,百姓各自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因此我为他感到痛心。”《尚书》上说:“百姓有了罪过,责任全在我一人。”周成王退朝后与他的弟弟姬虞在一起玩耍,周成王剪了一片梧桐叶当作玉珪信符授给唐叔虞,说:“我用这来封赠你。”唐叔虞听了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的叔父周公旦。周公旦因此请求拜见周成王。说:“天子您封了姬虞吗?”成王说:"那是我偶尔与姬虞开的玩笑。”周公旦对成王说:“我听说,天子没有戏言,说出话来而史官要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人要宣扬它。”于是,周成王就封姬虞在晋地。周公旦可称得上是善于进言的人了。他一说就使周成王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谈,既表明了爱弟的心意,又加强了王室的根本。周武王问太公说:“君王得到了贤才并且礼遇贤士,有的还是不能因此治理好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太公回答说:“君王不能独立果断,往往靠他人的意见做决断,当然要遭受祸殃了。”武王又问:“什么叫‘靠他人的意见做决断’?”太公回答说:“自己不能决断什么应该舍弃,依别人的意见舍弃;自己不能决断什么应该选取,凭别人的意见去选取;自己不能决定应该做什么,依别人的意见去做;自己不能决定应该惩罚谁,依别人的话去惩罚;自己不能决定应该奖赏谁,依别人的意见去奖赏;贤能的人不一定受到信用。不贤的人不一定被叫退,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被敬重。
14.D【解析】饮酒之时他们并未下山归来,而是在山上,结合上下文的景物描写可推知。故 选 D。
15.王诗观照自我,借“茱萸”表达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3 分) 本词借古讽今 (怀古 伤今),词人触景生情,暗含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感伤,词人借细看“茱萸”来排遣愁情, 通过“一醉”寻求暂时的解脱。(3分) (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16.(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角色满天秋色里 四面边声连角起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17 .①如火如荼 ②引人注目/引人瞩目/举世瞩目 ③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④保驾护航
18.一系列高技术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彰显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先进地位,更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尊重。
19 .①“负责承建…… 负责执行…… 负责建设……”,句子结构相似, 构成排比句式。
②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增强了语势。
③阐明了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中输送出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也表达了“中国制造”在本届世界杯基建 中的重要作用。
20 .①只要是能“下饭” ②不一样的就餐体验 ③我们需要用心(安静)享受美食 21 .①多是以手机、电 脑等电子设备的形式陪伴人进餐。②食物榨菜能使人吃更多的饭, 而“电子榨菜”短暂逃离现实世界, 获取口腹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吃饭时没有刷到一部称心如意的剧,这顿饭等同白费”“‘下饭’视频、音频和文字起了一个新名字” 可知, “电子榨菜”之名中的“电子”体现了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形式陪人进餐的设备特点。
根据原文“‘电子榨菜’在三餐中让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以影像、文字、声音为陪伴,获取口腹与情感上 的双重满足”可知,“电子榨菜”的特点主要在于能让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获得口腹和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体现了如食物“榨菜”般的部分特性。
22.【审题指导】
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芯片处理器发展的三种模式:强调独立自主发展的“北斗模式”,侧重引进技术后再创新的“高铁模式”,主张参与全球化竞争的“5G模式”。
启示学生探讨科技发展中“独立自主”“引进创新”“全球化竞争”的多元化形式,考生可以在行文中向个人发展、文化建设、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等层面拓展,展现思维水平。
北斗模式:关键词是“独立自主”。关联点:自力更生,科技自强。不依赖外国技术,避免被“卡脖子”,确保相关芯片的自主可控性,从而具有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这种模式的攻关克难过程中,蕴含了中国科学家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钻研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永不过时的。
高铁模式:关键词是“引进创新”。材料明确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也就是在引进技术后再做创新。体现“开放”“吸纳”“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充分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一方面结合自身实情有突破有创新。且,中国高铁从最开始的“走出去”学习技术,到现在的“走出去”输出技术,其间实现了质的飞跃,可谓是技术的“双向奔赴”,如今的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5G模式:关键词是“全球化”。这是“近年来”的发展模式,是立足全球化背景,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融合,参与和适应全球化竞争,也体现出“世界经济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对以上三种模式,可以重点抓住一种来写,写清写透,如能结合多种,且有所侧重,或找准它们的关联,建立逻辑,无疑更佳。
可以从中国芯片处理器发展写起,做好诠释与阐述,也可以适当延伸到其它领域,比如企业发展、文化建设、政治道路、国际关系等,也可以着眼个人学习生活实际,写出切身体验。
【立意参考】
打好芯片发展的“组合拳”
创新为本,以变应变
立足自主,放眼全球
能走出去,能引进来
别丢了独立自主的本
与时俱进,融入世界
芯片发展的双向奔赴
打造更多的“中国名片”
拓宽科技发展之路
【作文素材】
1.2019年8月9日,华为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正式发布全新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华为负责人宣称,鸿蒙系统“有没有贸易摩擦都会发布”,因为核心推动力还是华为全场景生态的需求。华为是中国国产品牌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华为的崛起证明了:自主创新,方能有为。
2.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一个贫油国家。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3.北宋画家李公麟不仅擅长画马,他的人物故事画,也是出类拔萃,善于创新。他曾经画过一幅《陶潜归去来兮图》。对于表现晋代诗人陶渊明挂冠归隐的画,历代画的不少,但画来画去,无非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通常是把他放在田园秋菊之中来表现。但李公麟却一反过去的陈套,把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画在江上,一条清澈透底的江水坦荡东流,构图别致,立意新颖。
4.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他领域的领先地位。
5.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需要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在科技发展上,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而我国如果要后来者居上,实现民族复兴,就需要重视科技创新,用创新来驱动发展。
6.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天眼”的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扩大4倍,使科学家有能力发现更多未知星体、未知宇宙现象、未知宇宙规律……这个“大眼睛”目光如炬,摘星于百亿光年之外;作为科技强国之重器,牵引着科技创新。
7.港珠澳大桥,是世界级的奇迹。在总体跨度、技术难度、施工难度、工程规模等各个方面,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 ,堪称世界级、史诗级的宏伟巨构。港珠澳工程不仅是我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书写着国家强大的新篇章。大桥的建设,有助于强化国民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大大促进国家建设“利益共同体”。一桥越沧海,港珠澳大桥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发展繁荣的缩影,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感召力。
8.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漫步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浩瀚星河中,我们欣喜于“玉兔看月背,蛟龙入深海,北斗望天穹”的科技壮举;振奋于“华龙一号”的力揽乾坤与“天眼”那双探求寰宇的“重明”;自豪于科技创新带动丝路绵长,亘古的驼铃携高铁与飞驰的5G一同在互利共赢的乐谱中回响。
9.只有不断地革故鼎新,敢为人先,才能在高速发展的国际社会中立于潮头。当彩虹无人机翱翔天际,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青年创适奇迹;当港珠澳大桥连通此彼,中国智造再上新的阶梯;当嫦娥奔月、天眼开启,少年中国已然焕发生机。五四,教会新一代中国青年先锋精神,以无畏利剑,拭破黑夜无际。“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它才有希望。”青春的我们脚步涉足未知的与土地,传五四之志,携创新而行,方可一路开创。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B
D
A
C
D
C
B
D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宁夏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宁夏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银川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