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多选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多选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多选题 一、多选题(共0分)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C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将固体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的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2.(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 a 的成分是碳酸钙B.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C.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镁,一定不存在硝酸铜和氢氧化钠D.若步骤①②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③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则不需要进行步骤④的探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3.(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点燃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泥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A.A B.B C.C D.D4.(2018·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农业①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引起夜盲症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①波尔多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C. 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境①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②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A.A B.B C.C D.D5.(2018·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6.(2018·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B.②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④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7.(2019·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油烟机排气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氢氧化钠溶液C.误食重金属盐后,就医前可服用蛋清或牛奶自救D.新装修的房屋入住前开窗通风一段时间,防止甲醛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8.(2019·山东青岛·中考真题)t1℃时,将 a、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分别加入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图乙中烧杯内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C.图丙中曲线 M 表示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若 a中混有少量b,可将其溶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以提纯 a9.(2019·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m g 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 FeCl3 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 FeCl3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小资料】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 A.FeCl3 与Cu 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m-n) gC.N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u2+和 Cl-D.当加入 V1 mL FeCl3 溶液时,Cu 恰好完全反应10.(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11.(2021·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铁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B.电动公交车的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开发与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有助于实现农业良性发展D.研究发现“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青少年应远离“电子烟”12.(2021·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间的转化。a、b、c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b、c常温下均为气体,且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b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则a可能是甲烷B.若a、b、c含有同种金属元素,b、c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a一定为FeC.若a、b、c均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在常温下进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定为a﹥b﹥cD.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则a→b的反应一定为1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价-类”二维图能反映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2B.X点对应的物质可以是金刚石或足球烯(C60)C.X、Y、M、N点对应的物质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ZD.取N点对应的钠盐10.6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为4.4g
参考答案:1.AC【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硫酸钠,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固体性质稳定,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固体加热易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故将固体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可以除去碳酸氢钠且不引入杂质,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C。2.BD【分析】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无色,沉淀白色,则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铜,白色沉淀加过量稀硝酸,生成气体,则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碳酸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气体,假如2g沉淀全部是碳酸钙,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则现在气体只生成0.44g,说明沉淀除了碳酸钙还有其它沉淀,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样品中一定有硝酸镁和氢氧化钠,无色滤液加过量氢氧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硝酸部分溶解,说明滤液中含硫酸钠和过量的硝酸镁,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硝酸镁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可以被硝酸溶解;综上所述,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碳酸钙,一定不含有硝酸铜。【详解】A、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a除了碳酸钙还有氢氧化镁,故A错。B、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故C错。D、若步骤①②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③中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一定含有硫酸钠,因为只有硫酸钠能和硝酸钡产生沉淀,则不需要进行步骤④的探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D正确。故选:BD。3.BC【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固体,符合题意;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可得氯化钙溶液,符合题意;D、加入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和硝酸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且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和硝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BC。4.AB【详解】A、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引起夜盲症,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正确;B、波尔多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正确;C、发现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否则会引起爆炸,错误;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错误。故选AB。5.AD【详解】A、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先加足量水溶解,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硫酸钾能与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锌粉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AD。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6.AC【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正确;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错误;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小于7,正确;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错误。故选AC。7.CD【详解】A、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燃气遇电火花发生爆炸,燃气泄露时,不能立即打开排油烟机排气,故A不正确;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溶液冲洗,故B不正确;C、重金属盐可以是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后会中毒,服用大量的蛋清和牛奶后,可以和重金属反应,变为不被吸收的物质,减弱对肠胃的影响,故C正确;D、新装修的房屋入住前开窗通风一段时间,防止甲醛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故D正确。故选CD。8.AC【分析】t1℃时,将 a、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分别加入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a、b 两种固体物质没有溶解完全;升温到t2℃时,a物质溶解完全,b物质有部分未溶解,则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详解】A、图甲中两烧杯内溶解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都是25g,根据图像和图判断,a、b溶液都是饱和,故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B、图乙中烧杯内b物质没有完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故B不正确;C、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图丙中曲线 M 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C正确;D、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若 a中混有少量b,可将其溶液降温结晶以提纯a,故D不正确。故选AC。【点睛】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缓慢的物质,可以用蒸发结晶提纯该物质。9.BC【分析】向盛有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详解】A、与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正确;B、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由图像可知,当加入 V1 mL 溶液时,铁粉刚好完全反应,则铁粉的质量为,故B正确;C、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则N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故C正确; D、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当加入 V1 mL 溶液时,铁恰好完全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C。【点睛】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10.AC【详解】A、溶液是一种物质或一种以上的物质的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般方法是加入溶剂或升高(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升高)温度。所以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正确;D、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难溶解在水里,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里。外部因素是温度、压强(是对气体来说的)。例如,除了气体和氢氧化钙等特殊的固体溶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反比以外,一般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正比;还有气体的溶解性也与压强成正比。故选项错误。故选AC。11.CD【详解】A、缺铁容易导致贫血,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错误。C、开发与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有助于实现农业良性发展,正确。D、“电子烟”中含尼古丁等致癌物,青少年应远离“电子烟”。正确。故选CD。12.BD【详解】A、 若a、b、c常温下均为气体,且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b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b为一氧化碳,则a可能是甲烷,c为二氧化碳,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法正确;B、 若a、b、c含有同种金属元素,b、c的水溶液为浅绿色,为亚铁盐,因为三者含有同种金属元素,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硫酸钡的沉淀,则a不一定为Fe,也可能是氢氧化亚铁,说法错误;C、若a、b、c均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在常温下进行,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置换出弱的金属,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定为a﹥b﹥c,说法正确;D、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则a→b的反应不一定为,也可能为;说法错误。故选:BD。13.AD【详解】A、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a=-4,故说法错误;B、X点对应的物质的碳元素化合价为零,则该物质为碳单质,碳单质可以为金刚石或石墨或足球烯(C60),故说法正确;C、根据“价-类”二维图可知,X为碳单质,Y为一氧化碳,Z为二氧化碳,M为碳酸,N可以为碳酸钠,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X、Y、M、N点对应的物质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Z,故说法正确;D、N点对应的钠盐可能为碳酸钠,也可能为碳酸氢钠,则当N点对应的钠盐10.6g全部为碳酸钠,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当N点对应的钠盐10.6g全部为碳酸氢钠,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则取N点对应的钠盐10.6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介于2.8g至4.4g之间,故说法错误;故选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6计算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推断题、流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实验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