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语文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一 快练一 语段“一拖三”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一 快练一 语段“一拖三”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蓝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那一抹蓝,透人心脾,尤其是在阳光下,和风微拂蓝色显得那么纯净,似天空,似大海,蓝到人的心里,芬芳得让人平静安宁。
蓝染是一种最早诞生于中国秦汉时期的古老印染工艺之一,植物染色,天然环保,在国内的应用地域曾经非常广泛。从最传统和最原始的手工工艺来说,制作一件蓝染,( )唐宋时期,蓝染技术传入日本并被广泛运用,也曾是日本历史重要的民间印染文化象征。当然,技术和工艺的革新从未停下脚步,很难考究中国和岛国日本的蓝染工艺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逐渐淘汰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再次被推举到时尚潮流的高度乃至成为众多时装品牌的新宠儿,不过就是最近几年的事。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要出现特有的颜色,花上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才行。
B.要出现特有的颜色,至少花上二十年的时间才行。
C.至少要花上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出现特有的颜色。
D.要花上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出现特有的颜色。
答案 D
解析 因为前面的句子是“从最传统和最原始的手工工艺来说”,显然它强调的是这种工艺的耗时,所以时间要在前面,排除A、B两项。“至少”要跟着中心语,就近修饰,排除C项。故选D。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鸟抛软语丸丸落,雨翼新风泛泛凉。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答案 A
解析 A项和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是通感。B项是比喻。C项是借代。D项是拟人。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蓝染是一种最早诞生于中国秦汉时期的古老印染工艺。
解析 “一种”和“之一”重复,同时也造成句子杂糅,应保留其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突然像有一双手从我脑后伸过来,不由分说地为我关闭了世界的音响,只留一个水与鸟的单音频。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百鸟的流啭飞鸣,顷刻间被放大许多倍,种种的高歌浅唱像刚刚洗濯过似的清晰亮丽,升腾飞舞,喧闹着整个苍穹。你听,大天鹅的鸣叫时而像射出的金箭一样尖锐,时而像诗人的孤吟一样低沉;无数的凤头百灵,仿佛已被天空融化,在一片蔚蓝中显现凄清的美声,你却看不见它们飞翔的影子;还有尖尾鸭飞翔时“嗖——嗖——”的声音,像是谁在弹拨绷紧的弓弦,而后,水面上便立起无数挺拔的羽尾,搅着一朵朵小浪花,原来是它们扎进水里找到食物,完成了一个优美的倒立;细听,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在向父母要吃食,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段中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著作——《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答案 A
解析 A项和文段中第一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B项表示说话中间的停顿。C项表示行文中的插说。D项表示补充说明。
5.比喻具有相似性,通感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句中把大天鹅的鸣叫比作诗人的孤吟,声音相比,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大天鹅的鸣叫是听觉,而射出的金箭是视觉,把听觉转化为视觉,体现了通感的转移性。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的柔柔的摇篮曲,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是它们在向父母要吃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在“摇篮曲”上,强调曲子;原句的重点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上,强调雏鸟求食的鸣叫,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且与上句语意割裂;原句把“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放在句子最后,语言明确,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风格更和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一 任务一 研练真题,探究特点,把握复习方向,共8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一 快练二 语段“一拖三”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一 读懂语段,勾前连后,做到语言连贯,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