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新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状元桥】(55讲)一轮专题复习课件PPT+练习
第1编第4章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1编第4章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4章第13讲海气相互作用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13海气相互作用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达标(十三) 海—气相互作用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选择题
(2022·北京海淀期末)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洋流( )
A.①②的驱动力为东北信风
B.①③④流经中低纬度海区
C.③比⑤的温度低、盐度低
D.④⑤运动方向随季节变化
2.洋流③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与①交汇形成著名渔场
B.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C.减小高低纬度间的温差
D.气温升高,易成云致雨
3.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有( )
①短波辐射 ②蒸发 ③对流 ④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B 2.C 3. B
解析 第1题,①为北赤道暖流,驱动力是东北信风;②为南赤道暖流,驱动力为东南信风,A项错误。①③④属于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环流,流经中低纬度海区,B项正确。③比⑤纬度更低,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其温度和盐度并不一定比⑤更低,C项错误。④为北太平洋暖流,⑤为阿拉斯加暖流,其运动方向并不会随季节而变化,D项错误。第2题,③为加利福尼亚寒流。③和①并不存在交汇,A项错误。③影响大陆西岸地区,并不会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B项错误。寒流降温减湿,③使得偏低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不至于过高,从而减小了高低纬度间海水的温差,C项正确。寒流降温减湿,使得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项错误。第3题,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方式主要有海洋辐射和大气辐射,这种辐射属于长波辐射,①错误。海水蒸发会消耗热量,将热量带至近海大气;水汽凝结会释放热量,降水会将热量带回海区。同时,海洋与近海大气之间也可以通过对流形式交换热量,②③④正确。故选B项。
(2022·福建连城月考)读下图,完成4—6题。
4.从图中环流的形成看,B海域( )
①由于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②由于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泛 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能释放大量潜热,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箭头( )
A.a B.b
C.c D.d
6.不能实现海洋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是箭头( )
A.a B.b
C.c D.d
答案 4.D 5.C 6. A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B海域处于大西洋东岸,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主要是受到信风的驱使,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水温低,②正确,①错误;水温低导致气温降低,大气收缩下沉,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项。第5题,c为上升气流,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C项正确。a、d表示空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海拔气温变化不大,不可能释放大量潜热,也不能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b为下沉气流,空气中水汽难以饱和,不会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第6题,据图分析,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主要发生在海洋和大气交界处,b、c、d在海洋和大气交界处,能实现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不符合题意。a是高空大气间热量的传递过程,不参与海洋与大气之间能量的交换,符合题意。
(2022·山东青岛期中)“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2021年1月7日清晨,青岛经历寒潮天气时,青岛近海海域像开了锅,海面上“蒸汽腾腾”,海水仿佛被煮沸了一般;船只、海岛影影绰绰,仿佛置于云层之上,如梦如幻。下图为青岛近海海面出现的“海浩”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海浩”景观的形成反映出( )
A.海—陆间的水汽输送
B.海—气间的水热交换
C.海面风力较小
D.水温低于气温
8.“海浩”景观的形成有利于( )
A.加大海—气间热量差异
B.维持水热平衡
C.加大海—气间水分差异
D.维持大气稳定
答案 7.B 8. B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青岛经历寒潮天气,当干冷的气流经过暖湿的海面时导致海面水汽凝结形成水晶,“海浩”现象反映出海—气间的水热交换,B项正确。第8题,海—气间的水热交换可以维持水热平衡,B项正确。“海浩”的形成加强了海—气间的水热交换,可减小海—气间热量差异和水分差异,使大气变得更不稳定。
(2022·天津南开中学期中)读南美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下图),完成9—10题。
9.M地区可能经常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雾气 B.降水
C.云层 D.渔场
10.若上图中区域的风力减弱,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B.降低沿岸大气湿度
C.厄尔尼诺的影响增强
D.降低沿岸海水温度
答案 9.A 10. C
解析 第9题,该海域位于南美洲西海岸,M地区受沿岸流经的秘鲁寒流的降温作用,海洋上空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A项正确。寒流降温减湿,降水很少;云层应该在高空,渔场则应该在海洋。第10题,该地区位于南美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风为东南信风,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是东南信风减弱造成,C项正确。风力减弱,上涌水流减弱,渔业资源会减少;风力减弱又会使北部赤道逆流南下,进而造成近岸水温升高,大气降水增多。
(2022·广东省级联考)感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由于物质发生相变而吸收或放出的热能。下表示意某次春季冷空气在中国东海局地过境后海—气间热量的交换情况,据此完成11—12题。
时间段 | 太阳总辐射 (W·m-2) | 感热通量 (W·m-2) | 潜热通量 (W·m-2) |
日均值 | 83.32 | 18.36 | 82.75 |
白天 | 166.64 | 19.33 | 86.70 |
夜间 | 0.00 | 27.11 | 99.79 |
11.冷空气爆发使海—气界面感热通量值显著增加的原因是 ( )
A.海—气温差增大 B.海—气温差减小
C.海—气气压差增大 D.海—气气压差减小
12.推测冷空气过境后,海—气间热量交换主要为 ( )
A.感热通量,由海洋指向大气
B.感热通量,由大气指向海洋
C.潜热通量,由海洋指向大气
D.潜热通量,由大气指向海洋
答案 11.A 12. C
解析 第11题,冷空气爆发带来的干冷空气增加了海—气温差,使海洋向大气释放潜热和感热,故海—气界面感热通量值显著增加,由材料可知温度变化是大气与下垫面发生热交换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第12题,由表格可知,海—气间热量交换中潜热通量数值更大,且当冷空气过境时,大气温度低,热量交换应由海洋向大气传输且以潜热交换为主,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1·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低(低于常年0.5℃)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正好与此相反。2020年8月,新一轮拉尼娜现象正式形成(如下图所示),由此引起了全球各地的气候异常。
(1)描述2020年8月以来赤道太平洋东、西部的大气环流状况。
(2)2020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过火面积最大的山火。分析拉尼娜现象与本次山火的关联性。
(3)分析本次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天气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读材料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低(低于常年0.5℃),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与西部的水温更加冷热不均。第(2)题,主要从拉尼娜现象对当地大气环流影响的角度分析,可形成一个思维链条:拉尼娜现象发生→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水温偏低→空气冷却下沉→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炎热干燥时间长→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持续时间最长、过火面积最大的山火。第(3)题,根据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的特点分析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可形成一个思维链条:拉尼娜现象发生→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偏高→洋面上气压偏低→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增大→极地冷空气更易南下→带来较多、较强的寒潮,干旱天气增多。
答案 (1)太平洋东部气流下沉;太平洋西部气流上升;近洋面气流从东部流向西部,高空相反。
(2)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太平洋东部水温低,副热带高压不断加强;拉尼娜现象延续时间长,加利福尼亚州受强大高压控制时间长,炎热干旱的天气持续时间长。
(3)冬季偏冷、偏干旱,容易形成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原因: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太平洋西部水温较高,洋面上形成低气压,加大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极地冷空气容易南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4节海—气相互作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大气环流,干燥少雨,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考点二,拉尼娜,东南信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编第7章第21讲 气象灾害与防御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7章第21讲气象灾害与防御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21气象灾害与防御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编第6章第18讲 植被和土壤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6章第18讲植被和土壤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18植被和土壤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