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全套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3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同步练习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填空题1.饭后,小明帮忙整理厨房,他将菜刀洗好后直接放在刀架上,妈妈告诉他要将菜刀擦干,原因是________。2.于谦在《石灰吟》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属于_________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是属于_________变化。3.端午节吃“薄饼”是松阳的习俗,每家每户都会精心准备一大桌菜,跟着小明走进厨房,寻找厨房里的科学。妈妈将土豆切成丝,这属于________变化,依据是_______。4.小明不小心将白醋倒在了鸡蛋上。他发现蛋壳上出现________,他猜测这是________气体。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我们上课是用什么方法证明的? ________,_______。5.科学探究活动是从_____开始的,选择好主题后,要_____进行猜想。6.白糖加热过程事,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属于________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炭属于________变化。7.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变化,因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产生了______。二、选择题8.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9.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熔化成蜡烛油的过程是(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不符合10.在“老八秘制小汉堡”上滴一滴碘酒,此时发现汉堡胚变成了( )色。A.橙 B.黑 C.紫红 D.蓝11.以下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泡沫灭火器灭火 B.铜狮发绿 C.面包发酵 D.蜡烛熔化12.在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浸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水面下的铁钉 B.空气中的铁钉C.水面与空气交界处的铁钉 D.每个部位都一样13.以下与其他三类物质的变化不同的是( )。A.沙里淘金 B.铁生锈 C.星火燎原 D.百炼成钢14.小明将点燃的小木棍伸进装有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发现小木棍马上熄灭了,你认为该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氢气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B.刀在潮湿的空气中有锈,但没有物质生成。C.花生米腐烂了,但没有新的物质产生。1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盐溶于水 C.铁锅生锈17.下列物质不能使紫甘蓝发生颜色变化的是( )。A.白醋 B.盐酸 C.小苏打溶液 D.水18.下列环境中容易使铁钉生锈的是?( )。A.缺水的沙漠 B.潮湿的海边 C.干燥的高原19.下列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乐清黄杨木雕 C.瓯绣艺术20.将洗净的菜刀擦干放置在干燥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 )。A.切断铁和空气的接触 B.切断铁和细菌的接触 C.切断铁和水的接触2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沸水蒸煮碗筷消毒 B.糖醋凉拌紫甘蓝 C.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22.关于物质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B.物质的变化都会产生新物质C.物质变化的速度可能是不一样的 D.有些物质的变化我们是看不到的23.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变化。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B.C. D.三、判断题24.将玻璃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发现玻璃杯外壁有水珠生成。( )25.只要隔绝了空气和水分中的一个条件,铁就不会生锈。( )26.生锈的铁片还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锈和铁片是同种物质。( )27.钉入木头里的铁钉比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更容易生锈。( )28.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底部有白色沉淀物,通过这点我们可以判断出它是化学变化。( )29.非生物是由物质构成的,生物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30.紫甘蓝与白醋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四、简答题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常温下容易挥发(①酒精挥发),也容易燃烧(②酒精燃烧)。人们利用酒精的特点制作了酒精灯。科学课上,小科用酒精灯给白糖加热,他发现铁勺上有点锈迹(③铁生锈),于是在清水中用力搓洗去锈(④清水去锈)。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时,第一次因操作不熟练,把火柴折断了(⑤火柴折断)。第二次才点燃火柴(⑥火柴燃烧),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糖时,小科观察到固态的白糖先熔化成液态(⑦白糖熔化),闻到了一股香甜味,但很快勺子上的物质就变成了黑色的固体(⑧白糖碳化),还散发出一阵刺鼻的气味。这段短文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在方框里填上序号。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五、实验题白糖加热实验。32.如图所示,加热白糖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有长柄金属汤匙、_________、_________和火柴等。33.汤匙中的白糖先由固态变成了液态,这是_________变化。然后开始变色,最后颜色加深变成黑色,这是_________变化。34.在完成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A.选择长柄金属汤匙进行实验 B.为了观察现象明显近距离观察C.在汤勺上1克左右白糖 D.用蜡烛的外焰进行加热35.在通过加热白砂糖来探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白砂糖发生了下面一系列的变化:①产生大量的气泡 ②勺子里残留少量黑色物质 ③白砂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的糖 ④变成焦黑色,冒出浓浓的烟 ⑤变成淡黄色,发出淡淡的香味。按现象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③⑤①④② B.②④⑤①③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③②36.铁生锈的研究。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小明进行了一次实验,方法如下:(1)乙实验中在水面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如果想研究浓盐水和水对铁钉生锈影响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实验__________;如果想研究空气对铁钉生锈情况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__________实验。(均填实验编号)(3)通过以上的对比试验,我们知道了铁生锈是因为__________的结果。(4)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实验:根据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反应实验完成下面的问题37.选择该实验我们会用到的材料是( )。A.小苏打和白醋、蜡烛和玻璃杯等 B.测力计和钩码、蜡烛和玻璃杯等38.将正确的实验过程排列如下( )。①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在点燃的蜡烛上,或将点燃的火柴棍伸进玻璃杯,检验杯中是什么气体。②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份醋、一份小苏打,盖上玻璃片。③收拾整理器材,填写实验记录单。39.分析: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40.下面( )证据不是在该实验中能收集到的证据。A.该气体能从杯中倒出来 B.把燃着的细木条伸进该气体中,木条熄灭C.该气体有刺鼻的气味,能让木条燃得更旺41.小苏打和白醋充分反应后,杯子里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怎样证明? 六、综合题42.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埃菲尔铁塔屹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是世界上第一座钢结构的高塔,高320多米,相当于100多层楼高,四个塔墩由水泥浇灌,塔身全部是钢架镂空结构。(1)埃菲尔铁塔塔身的形状特点是( )。(2)埃菲尔铁塔大量使用( )框架结构,使其结构更稳固。(3)每隔几年,都要为埃菲尔铁塔刷上55吨的油漆,可以使钢铁部件不与空气和水接触,防止( )。
参考答案1.防止生锈2.物理 化学3.物理 只是土豆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4.气泡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收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5.问题 大胆地有根据地6.物理 化学7.化学 新的物质8.B9.A10.D11.D12.C13.A14.A15.A16.C17.D18.B19.A20.C21.C22.B23.C24.×25.√26.×27.×28.×29.×30.×31. ①④⑤⑦ ②③⑥⑧32. 白糖 蜡烛 33. 物理 化学 34.B 35.A36. 隔绝空气 甲丁 甲乙 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 保持干燥、电镀37.A 38.②①③ 39.化学 40.A 41.不是 ,再加入一些小苏打看看是否产生变化。42. 上小下大 三角形 铁生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精品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精品达标测试,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