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腊八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腊八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给多音字注音,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根据要求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培优篇) 2腊八粥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粗扩(guǎng) 和蔼(ǎi) 花团锦簇(cù) B.抵达(dǐ) 遮敲(bì) 参差不齐(cēn) C.绽开(zhàn) 怅然(chàng) 混为一谈(hùn) D.称职(chèng) 余晖(huī) 畏罪潜逃(qi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贤熟技能 阳光明媚 截然不同 不可思议 B.浑身肿脏 翻箱倒柜 幼稚可笑 不慌不忙 C.前所未闻 永无休止 张灯结彩 万不得己 D.荒无人烟 焉知非福 天涯海角 垂头丧气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八儿家的灶上,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C.那些鸡在男孩后面追着叫着,把他的耳朵都吵聋了!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二.填空题(共4小题)5.给多音字注音。(1)蕃蕃咽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2)球场遇到劲 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养牛群。(4)塞 外并不闭塞 。6.(《腊八粥》)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AABB式词语。(1)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 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2)八儿一个人 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3)提到腊八粥,八儿嘴里立时生出一种 的感觉。7.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1)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2)“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 (3)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8.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1)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出 的状态,富有情趣,突出表现了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这句话中的“ ”“ ”两个词语是对八儿的动作描写。“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比喻生动,突出了八儿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9.根据要求写句子。(1)仿照例句,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备选词:喜欢 讨厌 安静 喧闹 (2)采用寓情于景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龙一鸣的心情好极了,他走在雪地里, 10.文中对八儿的语言、心理描写体现出八儿什么样的心情?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
(培优篇) 2腊八粥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粗扩(guǎng) 和蔼(ǎi) 花团锦簇(cù) B.抵达(dǐ) 遮敲(bì) 参差不齐(cēn) C.绽开(zhàn) 怅然(chàng) 混为一谈(hùn) D.称职(chèng) 余晖(huī) 畏罪潜逃(qián)【解答】A.有误,粗犷:粗鲁强横。故“粗扩”错误。B.有误,遮蔽:遮挡;拦挡。故“遮敲”错误。C.正确。D.有误,“称职”的“称”应读“chèn”,读“chèng”时同“秤”。故选:C。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贤熟技能 阳光明媚 截然不同 不可思议 B.浑身肿脏 翻箱倒柜 幼稚可笑 不慌不忙 C.前所未闻 永无休止 张灯结彩 万不得己 D.荒无人烟 焉知非福 天涯海角 垂头丧气【解答】A.有误,娴熟技能: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故“贤熟技能”的“贤”错误。B.有误,浑身肿胀:全身浮肿。故“浑身肿脏”的“脏”错误。C.有误,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故“万不得己”的“己”错误。D.正确。故选:D。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解答】A.有语病,把“看着”去掉即可,属于搭配不当的语病。B.正确。C.把“解决”和“提出”交换位置,属于语序混乱的语病。D.有语病,在“运动”后面加上“这一理论”,属于叙述不完整的语病。故选:B。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八儿家的灶上,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C.那些鸡在男孩后面追着叫着,把他的耳朵都吵聋了!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解答】A、C、D都是夸张句。B项为拟人句。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5.给多音字注音。(1)蕃蕃咽 yān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yàn 。(2)球场遇到劲 jìng 敌,反倒使他干劲 jìn 更足了。(3)他圈 quān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juàn 养牛群。(4)塞 sài 外并不闭塞 sè 。【解答】(1)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 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唾沫。yè声音受阻而低沉:哽~.喇叭声~.故分别为“yān、yàn”。(2)劲:jìng坚强有力:刚~.疾风知~草。 jìn兴趣:干得挺有~儿。故分别为“jìng、jìn”。(3)圈:quān 划界,围住:~地。~闭。 juàn养家畜的棚栏:~舍(shè)。~养。故分别为“quān、juàn”。(4)塞:sài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外。要~.边~.sè 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āi堵;填:~住漏洞。故分别为“sài、sè”。故答案为:(1)yān yàn;(2)jìng jìn;(3)quān juàn;(4)sài sè。6.(《腊八粥》)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AABB式词语。(1)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 糊糊涂涂 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2)八儿一个人 进进出出 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3)提到腊八粥,八儿嘴里立时生出一种 甜甜腻腻 的感觉。【解答】仔细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AABB式词语即可。故答案为:(1)糊糊涂涂;(2)进进出出;(3)甜甜腻腻。7.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1)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神态描写 (2)“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 语言描写 (3)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动作描写 【解答】(1)通过“眼睛可急红了”可看出这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2)这是对八儿语言的描写。(3)通过“靠”“立”等动词,可看出这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故答案为:(1)神态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8.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1)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作者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出 熬煮腊八粥的过程中,花生仁和锅巴 的状态,富有情趣,突出表现了 腊八粥的美味和诱人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这句话中的“ 靠 ”“ 斜立 ”两个词语是对八儿的动作描写。“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比喻生动,突出了八儿 粥吃得多、饱,吃得尽兴 。【解答】(1)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可知,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出熬煮腊八粥的过程中,花生仁和锅巴的状态,富有情趣,突出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和诱人。(2)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句子“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可知,这句话中的“靠”“斜立”两个词语是对八儿的动作描写。“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比喻生动,突出了八儿粥吃得多、饱,吃得尽兴。故答案为:(1)拟人 熬煮腊八粥的过程中,花生仁和锅巴 腊八粥的美味和诱人;(2)靠 斜立 粥吃得多、饱,吃得尽兴。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9.根据要求写句子。(1)仿照例句,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备选词:喜欢 讨厌 安静 喧闹 喧闹:街中心设有一个大花园,五颜六色的彩旗拉起了花园的围墙,空中绳子上挂着五彩缤纷的彩灯,一闪一闪,好像是缀满珍珠的彩带。 (2)采用寓情于景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龙一鸣的心情好极了,他走在雪地里, 感觉每片雪花都在笑。 【解答】(1)原句是围绕一个词语把句子写具体。仿写时注意。(2)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把句子写具体。仿写时注意。故答案为:(1)喧闹:街中心设有一个大花园,五颜六色的彩旗拉起了花园的围墙,空中绳子上挂着五彩缤纷的彩灯,一闪一闪,好像是缀满珍珠的彩带。(2)感觉每片雪花都在笑。10.文中对八儿的语言、心理描写体现出八儿什么样的心情?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解答】《腊八粥》是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写了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课文中“妈,妈,要到什么时候.....”“那我饿了!”“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是八儿的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八儿等候腊八粥的急切心情。故答案为:“妈,妈,要到什么时候.....”“那我饿了!”“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是八儿的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八儿等候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品读句子,回答问题,拟人手法有妙处,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百字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品读句子,回答问题,拟人手法有妙处,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百字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一看,写一写,读拼音,写字词,查字典填空,课文综合回顾,按要求写句子,阅读《腊八粥》,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