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四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四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的旗杆杆影长度示意图,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中学所处的经度约为( )
A.90°E B.105°E C.110°E D.117°E
2.测量当天,北京( )
A.正午的杆影朝向正南方向 B.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天安门广场升旗晚于6:00 D.白昼的长度大于夜晚
【答案】1.C 2.D
【解析】1.读图可知,9:20时的杆影长度与16:00时的杆影长度相等,9:20到12:40时间长为3小时20分钟,12:40到16:00时间长也为3小时20分钟,说明北京时间12:40为该地的影长最短的正午时刻,即当北京时间12:40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时,时间相差40分钟,经度相差10°,可计算可得,该中学所处的经度约为110°E,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测量当天,该地正午影子朝向正南,太阳应位于该地的正北方向,我国最南地点位于南海的曾母暗沙(4°N附近),说明测量当天,太阳直射点应当在4°N到23°26’N之间,北京位于23°26’N以北,北京正午的杆影朝向正北方向,A错误;太阳直射点应当在4°N到23°26’N之间,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白昼的长度大于夜晚,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早于6:00,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东南)、日落西北(西南)。(3)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图为某地面朝正东方向长时间曝光拍摄所获的星空轨迹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大致位于( )
A.45°N B.60°S C.赤道 D.极点
4.关于星空轨迹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轨迹自下而上逐渐形成 B.形成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有关
C.反映了地球公转 D.每条星迹皆表现为直线
【答案】3.C 4.A
【解析】3.本题考查恒星周日视运动轨迹的特点,星迹与地面的夹角与观测地纬度互余,星迹与地面夹角约呈90°,说明该地纬度约为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该星迹反映的是恒星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西向东运动,相对来说,恒星自东向西运动,可知轨迹是自下而上逐渐形成,A正确;星空轨迹和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大小无关,BC错误;每条星迹皆表现为曲线,D错误;故选A。
【点睛】恒星是由发光等离子体——主要是氢、氦和微量的较重元素构成的巨型球体。天气晴好的晚上,夜幕中总镶嵌着无数的光点,这其中除了少数行星,其它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夜晚能看到的恒星,几乎都处于银河系内,银河系统共约3000亿颗恒星中,人类只能观测到一小部分。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动物化石,存在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B.
C. D.
6.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5.B 6.C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始祖鸟作为最早的鸟类,与恐龙一样,出现在中生代,A、C错;三叶虫生活在海里,是典型的的古生代生物,B对;大象是哺乳动物,出现于中生代,繁盛于新生代,D错。综上,本题选B。
6.结合地球的演化史可知,由古至今依次为冥古宙-元古宙-太古宙-古生代,C排列错误;植物进化顺序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对;动物为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即代表性动物为三叶虫-鱼类-恐龙,B、D对。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点睛】古生代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中生代代表性生物分别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新生代代表性生物为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在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会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淌河、断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茨坪村以上甲河段曾经为鱼泡江源头。如下图。茨坪村附近古分水岭以玄武岩为主,岩石风化严重。溪沟河在茨坪村附近袭夺鱼泡江后,鱼泡江水量减少,M盆地灌溉用水不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溪沟河能袭夺鱼泡江的主要原因有( )
①溪沟河河床高于鱼泡江②溪沟河上游侧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
③分水岭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弱,易侵蚀④溪沟河水量大于鱼泡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发生袭夺后,有关河流发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段水量增大 B.乙河段水量减小
C.丙河段可能形成断头河 D.乙河段河流倒淌
9.为满足M盆地的用水需求,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
A.从甲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B.从乙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C.在鱼泡江下游修建水库拦水 D.提高M盆地水价
【答案】7.C 8.C 9.A
【解析】7.根据材料河流袭夺应为地势低的河流袭夺地势较高的河流,溪沟河河床低于鱼泡江,故①错误;与鱼泡江相比,溪沟河落差更大,流速更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②正确;分水岭以玄武岩为主,年代久远,风化强烈,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流水侵蚀,③正确;河流袭夺现象和水量无关,故④错误,所以该题选C。
8.河流袭夺后,甲河段水量影响较小,变化小,故A错误;乙河段上游有被袭夺河河水汇入,所以乙河段水量增加,故B错误;河流袭夺后,鱼泡江源头汇入溪沟河,从而使丙河段汇入水量减少乃至消失,形成断头河,故C正确;河流袭夺后茨坪村地势仍高于乙河段,所以其流向不变,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9.河流袭夺后甲河段径流变化小,水量大,且地势高于M盆地,在该地引水可以自流且水质较好,故A正确;袭夺后鱼泡江故道河床已高于溪沟河,修建难度增大且不能自流,故B错误;鱼泡江形成断头河,水量较少,故C错误;提高水价只能提高民众节水意识,不能满足M盆地用水需求,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百帕、温度≥0℃和850百帕、温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 图中四处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图中沉积间断发生时期甲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 壶穴发育的过程是, 始终伴随壶穴发育的地质作用是, 壶穴发育最快的时段在, 本次倒暖锋, 该山地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示河流袭夺的成因, 被袭夺河流, 中部海峡盐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是, 丹霞山岩体的成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