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教案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审美感知,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皮影戏——影动天下 匠心传承》课时1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授课人黄海怡课业类型设计·应用参考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人教版2011) 六年级上册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课程以教育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调艺术课程的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等基本理念。注重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通过“做中学”感知、体验皮影艺术,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由我国劳动者创造的及体会传统工艺“守正创新”的内涵与意义,并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提出关于保护传统工艺的看法与建议,切实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增进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感。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逆向设计”理论框架,以问题为导向,创设真实情境,设置真实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非遗传统文化,通过“做中学”、“学中思”,深入理解皮影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并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贡献绵薄之力,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核心素养的主动获得者。 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皮影戏——光影下的匠心传承》教学设计以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人教版2011)六年级上册第六课《让剪影动起来》为参照。本课程隶属于四大艺术实践中“设计·运用”的工艺传承部分。从课程内容角度看,教材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从剪影出发带领学生了解皮影,但原教材内容将重点限定在技能训练上,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及课程思政的渗透较少,因此我将教材内容提取调整成了《皮影戏——影动天下 匠心传承》,学生通过“做中学”了解、理解皮影艺术,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继承与创新是传统工艺创作的重要原则。”从课程设置角度看,本课程位于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人教版2011) 六年级上册第六课,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学习了剪纸、基本形体的切挖、点线的装饰手法,并且在五年级已经学习过戏剧人物,这都为学生学习本课皮影艺术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趋于成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大多数学生更喜欢上美术制作类的课程,倾向于自主探究但缺乏科学合理进行美术制作的方法。对于美术课讲授方面,学生对视频欣赏和探究分析更具有吸引性,因此本课以问题为主导,设置真实性任务及丰富的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知识经验,提高学习兴趣和皮影制作的效率。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程采用双线结合的形式组织美术教学,首先以大观念及基本问题为核心作为学科内容组织的主线,以“皮影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大观念为核心生成基本问题“皮影戏如何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并围绕基本问题是生成“什么是皮影戏?与哪些艺术形式有关?”等5个小问题,并以小问题为展开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其次以真实性任务“为女排加油”进行皮影创作为课程主题副线,引导学生将皮影戏非遗文化与社会生活(运动精神)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将所学进行迁移运用。4.教学手段分析本课程通过课件演示讲授知识要点,辅助皮影实物、视频、平板资源及学习单,以师生互动、教师讲解等方式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鉴赏皮影艺术作品,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创意实践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最后学生进行成果展演,师生交流点评,以期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体会皮影的艺术特点及制作过程,理解皮影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学习皮影的简易制作方法,能够以“女排加油”为主题设计制作皮影人物并进行表演。【审美感知】【创意实践】过程与方法以真实性任务“为女排加油进行皮影创作”驱动,以基本问题“皮影戏如何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导向进行探究型学习,通过欣赏、感知、讨论、艺术创作、展示评价等学习活动进行问题探究,深入理解皮影戏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简单的皮影制作方法,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主题创作并进行表演,将所学迁移运用创意表达。【审美感知】【创意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体验,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的魅力,理解皮影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同时,体会传统工艺“守正创新”内涵与意义,能够口头表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交流保护传统皮影艺术的看法及建议。【审美感知】【文化理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皮影人物的艺术特点及制作过程,理解皮影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教学难点:运用皮影人物的简易制作方法进行皮影人物的主题创作。大观念及基本问题大观念:皮影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基本问题:皮影戏如何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小问题:(1)什么是皮影戏?与哪些艺术形式有关?(2)从皮影戏的哪些艺术特点可以看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皮影戏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劳动人民怎样的巧思和精神?(4)皮影戏对人民大众有什么样的意义?(5)我们应如何看待皮影艺术?如何保护传承皮影艺术?教学评价点了解皮影戏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制作过程,知道皮影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能够运用简易皮影戏的制作过程,以“女排加油”为主题小组合作设计制作皮影人物,并尝试表演。用自己的话表达皮影艺术带给自己的感受,并谈一谈保护和传承皮影艺术的看法和建议。教学法提问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指导法、实物展示法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示范作品、皮影戏台及皮影实物2.学具:学习单、纸、笔及皮影制作工具材料、平板教学流程思维导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课堂组织安排教学、起立。 (让同学们提前准备好纸、笔、制作工具和材料)配合老师进入课堂状态(提前准备好学具)引导学生迅速进入 课堂状态情境创设课堂搭戏台——观看表演,初识皮影 1.教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老师请了一些新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大家请看。”教师在课堂中搭建简易“戏台”为学生表演皮影戏。2.表演结束,教师展示皮影实物,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出课题:对,它就是皮影戏。3.教师追问:你们想不想摸一摸,试一试?引导学生分组上台体验。4..提问:尝试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5.教师引出任务:前天体育界的大新闻,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展开四盘大战,以1比3惨败,因而排名已跌至第五第六位,这让我们中国女排的现状显得岌岌可危,球迷甚至担心无缘打进总决赛。让我们以“中国女排加油”为题制作皮影戏,为中国女排加油打气怎么样? 1.学生欣赏皮影戏。 2.学生回答:皮影戏。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台体验4.学生发表感受。 5.学生回答。 创设皮影戏表演场景,快速近距离感受皮影戏,直接引出课题。 将非遗文化与当下女排比赛新闻结合,创设任务情境。 新课讲授 小问题一:什么是皮影戏?其与哪些艺术形式有关? 引导学生欣赏皮影戏台前幕后的表演视频,思考:什么是皮影戏?其与哪些艺术形式有关? 教师总结:皮影戏,也叫“灯影戏”、“驴皮影”。是用灯光照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戏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被称为”有声电影的鼻祖”。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音乐与地方戏剧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小小皮影戏蕴含着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奇巧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小问题二:从皮影戏的哪些艺术特点可以看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场皮影戏除了集齐多种艺术形式之外,小小的一个皮影造型里也大有乾坤,我们一起来探究皮影人物中哪些艺术特点蕴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探究皮影的艺术特点,教师总结: (1)材质:由上等牛皮或驴皮制成。欣赏牛皮的选制过程,体会取材不易。 (2)造型:①平面化②侧面化 提问:为什么是侧面的?教师总结:便于动作表现。③戏曲化。皮影角色与戏剧角色生、旦、净、丑有关。 展示四种头茬及对应戏剧人物图片,总结:头茬不仅能告诉我们行当信息外,精致的头饰还透露了很多信息。展示头茬图片,提问:哪个是文臣?哪个是武将?人物性格又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左边为宰相,稳重有谋略,右边是武将,头戴紫金冠,是紫金太子,面色赤红,性格忠勇暴躁。不同头饰代表了不同身份,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性格。 ④夸张化。 展示头茬表情,总结:小生角色,额鼻一线,眉眼相连。”平眉细目表现其沉着安详的风采,而丑角则以眼吊眉,冲天鼻表现其诙谐的一面。 由此可见,小小一个皮影可谓“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3)色彩展示皮影与其他民间艺术图片,提问:在色彩运用上有哪些相似之处?有什么寓意?总结:色彩艳丽,常用红黄青绿黑,在色彩搭配上也很相似,蕴含“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靠黄,亮晃晃。”的吉祥寓意,也是我们民间美术特有的审美法则。 (4)纹样展示纹样视频,总结常用传统纹样装饰,花纹精美,寓意吉祥。这也是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共性,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提问:皮影人物借鉴了哪些剪纸纹样?总结:剪纸中常用的月牙纹、圆点纹等被巧妙地运用在皮影人物上,更加展现了皮影的图案花纹之美。 (5)工艺:剪、雕刻(阴刻、阳刻) 展示阴刻、阳刻图片,引导学生分辨。 引导学生对皮影戏的艺术特点进行总结点明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的体现。 小问题三:皮影戏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劳动人民哪些巧思和精神?1.皮影人物是如何做出来的?我们接下来从皮影人物的结构入手进行探究。提问:皮影人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总结:皮影人物由头、身、上臂、下臂、手、大腿、小腿、脚几部分构成,所有需要活动的部分都做了拆分。2.提问:要让皮影动起来,关节点的设计非常重要,引导学生画一画关节点。3.引导学生欣赏皮影制作过程视频,思考:传统皮影人物制作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总结:选皮、透稿、雕刻、上色、钉缀5个步骤。 4.提问:看完制作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总结:传统皮影制作讲究、工序复杂,小小一个皮影要经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历时半月才能制成。正是这刀刀精益求精,才有这千年的光影魅力,尤见民间艺人的智慧与精湛工艺,工匠精神值得赞扬。 小问题四:皮影戏对人民大众有什么样的意义? 引导学生结合上述艺术特点及制作过程,再从皮影题材、表演场合、表演目的及时代环境几方面分析,总结:好的皮影制作精湛,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可以看出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千百年来,它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们增添了无数年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美好幸福的期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它极具形式美,又多褒善贬恶,蕴涵了人们希望战胜自然的力量,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 小问题五:我们应如何看待皮影艺术?如何保护传承皮影艺术? 因为社会发展,以前皮影所依附的农耕文化和乡村文化已逐渐萎缩,电影电视动漫已经充斥我们的生活,我们再难以有当初的心情去面对皮影艺术,于是皮影得不到继续发展,陷入了绝境。提问:面对如此境遇,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皮影艺术?如何保护传承皮影艺术?总结:皮影是先辈们的思想结晶,它所代表的创造性历史应该被我们永久保留。对皮影戏的传承保护,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原则,我们这代人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将是任重而道远,必须一起努力,去留住祖国过往的瑰宝与骄傲。 学生欣赏视频,结合课前预习,小组进行讨论填写学习单,并说一说。 1.小组同学观察并摸一摸桌上的皮影实物,结合课本及学习单中提供的皮影图片,从材质、造型、纹样、色彩、制作工艺五个方面对皮影的艺术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并填写学习单。 每个方面由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并且回答教师的追问。 ③请学生猜猜分别是什么行当并说说理由。 请学生观察图片回答并说说理由。 ④请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表情特点。 (3)请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 ⑷ 请学生回答。 ⑸ 请学生分辨阴刻、阳刻。 1.小组将道具拆开进行讨论探究,填写学习单,并派代表发言。 2.学生在学习单上标注关节点并进行分享。 3.学生欣赏视频,在学习单中为步骤排序,并请学生分享。 4.请学生谈谈感受。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每组就不同方面进行讨论发表观点。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通过听觉、视觉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皮影戏,并结合课前预习及之前所学的艺术形式,带着问题思考皮影戏运用的艺术形式。 引导学生从合作、讨论、交流中探索学习,体现“做中学”理念。并结合视频、图片,掌握皮影戏的艺术特点,进一步感受皮影戏所体现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了解皮影戏的制作流程,从中体会民间艺人的智慧、精湛工艺及工匠精神。 引导学生从皮影戏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探究其对人民大众的意义。 引导学生审视皮影现今处境,对非遗文化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思考,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课堂实践正如同学们所说,用传统皮影戏演绎当下的故事,是为皮影戏注入新鲜血液的方式,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进入创作阶段吧。1.实践要求:(1)基本要求:小组合作根据女排运动员形象,设计制作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并尝试表演。(2)较高要求:小组合作根据女排运动员形象,能用皮影的造型特征装饰影人,并进行表演。(3)个性要求:小组合作根据女排运动员形象,能用皮影的造型特征装饰影人,并设计制作相关道具,进行趣味表演。 2.皮影戏取材讲究工艺复杂,我们还能用皮影戏为女排加油打气吗?思考:能够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简易版的皮影呢? 教师总结:可以用透明食品盒或文件夹等代替牛皮,用常用的马克笔或颜料代替皮影专用颜料进行制作。3.教师以创作主题“女排加油”为例,进行创作示范。(1)创意构思,选取女排运动员侧面照片描摹剪影轮廓,设计人物图案、色彩及雕刻方法。(2)观看制作视频,与学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描摹——拓稿——装饰——雕刻——赋彩——剪——打孔——安装双脚钉及操纵杆。(3)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创意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分享提前准备的材料及想法 (1)根据教师示范,小组讨论完成主题构思的思维导图并分享。 (2)学生观看制作视频,与教师共同总结制作步骤。(3)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参考平板中提供的相应教学视频、参考图资源及配乐,进行艺术创作及表演练习。 回归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材料,经历民间艺人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制作进一步对皮影艺术进行体验、感知、理解。评价展示1.小组上台表演皮影作品,并说一说创构思,教师进行视频录制。2.请同学说一说最喜欢哪个作品及原因。3.教师评价。4.师生进行在线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5.教师颁奖。 6.学生填写评价表。7.教师将视频上传至线上展示平台@中国女排,为其加油打气。学生进行展示评价,并进行在线投票及评价表的填写。通过表演及介绍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并通过奖项评选,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肯定,激发学习热情,通过评价单,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客观、全面的反馈。最后将成果落到实处,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总结升华今天我们学习了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和制作过程,深入理解了皮影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并且运用皮影戏进行创作为女排加油打气。相信皮影戏和女排一样,虽经历低谷,但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重获辉煌。学生对所学进行自己的思考,与老师交流 对本课进行总结和升华。板书设计皮影戏——影动天下 匠心传承艺术实践:描摹——拓稿——装饰——雕刻——赋彩——剪——打孔——装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20 皮影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难点,活动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7 电影的始祖——皮影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6人合作,制作皮影,演一演,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浙美版10 光与影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