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案
展开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PK大赛,男女生来比一比,看是我们班的男生日常积累丰富,还是女生更胜一筹。
师:请听题:“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哪些?抢答开始。
师:男生说有《大学》《中庸》。师:女生说有《论语》和《孟子》。
师:看来大家的知识储备都很丰富。“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论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
了解《论语》和孔子,积累重点的文言词语,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朗读与体会,理解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孔子的人格魅力,体会孔子开阔的胸怀。
重点: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
难点:理解课文所循环的深刻哲理,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师:在正式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对孔子了解多少呢?
师:哦,你说孔子,字仲尼,鲁国邹邑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主要创作了《论语》、“六艺”等著作。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补充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读一读?
师:就你吧,刚才听的最认真!
师:了解了作者,现在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听,注意体会语气,听清楚语调和停顿。注意重点字词读音。
重点字愠yùn说yùe曾zēng吾wú省xǐng传chuán逾yú矩jù罔wǎng殆dài箪dān好hà肱gōng焉yān川chuān逝shì匹pǐ笃dǔ思sī仁rén
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老师读完了,谁愿意来读读看,老师给大家提一个小要求,读的时候试着模仿一下古人读书的样子。
师:你总是第一个举手,快站起来吧,我们的勇士。
师: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
师:果然有勇士的气概,只是有个地方需要稍微注意下,比如读古文的要试着放慢一下语速,注意语句间的停顿,老师这里有一个录音示范,你来听听看。
师:在刚在听的过程中,你已经纠正了朗读节奏,非常棒,请坐。
师:音乐是诗歌的灵魂,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配乐,请大家合着音乐再来读一读课文,尝试读出古文的韵味。
三、精读课文
师:孔子是大思想家,在他的文章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见解呢?接下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默读古文,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翻译全文,找出翻译难点
(2)思考本文的学习方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时间到,老师要为你们的合作意识和共创精神点赞。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师:智慧小组的同学已经站起来了,你们找到的是?好,你们整理了以下重点字词翻译,请给大家讲解一下。
重点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2)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
(3)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
(4)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自己的心力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6)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7)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师:很好,那老师还想问: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说什么是温故?
师:说的不错,就是温书,温习已经读过的书。师:这里有一个“而”,你知道它的用法吗?
师:不错,这里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译。看来你也是一个时常“温故”的好同学啊,知识掌握的很牢固,请坐。
师:“而”在这里表示承接和转折,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下,它属于虚词,没有实际意义,你们记住了吗?
师:好了,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它重点强调了什么?
师:这边靠窗的男同学,你终于打败了心中的胆小鬼。师:没错,就是复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这不回答的很完整吗?
师:那你知道孔子的这一思想有什么精髓吗?
师:他认为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师: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老师希望你能把这一学习方法保持下去,继续加油,请坐。
师:扬帆组的同学已经准备好了,你们要分享的是?
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这里的“罔”是什么意思?
师:说的很好,就是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那“殆”呢?
师:哦,是有害的意思。那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师:你理解的很到位,看来是经过了认真的讨论。
师:是呀,只读书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师:现在请你开动脑筋,再想一想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呢?
师:别着急,慢慢想,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再讨论一下。
师:看来你们已经有结果了,果然还是集体的力量大。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应当将两者结合,才能有收获。
师:所以你平时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呢?师:嗯,边学习,边思考,同时进行。
师: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请坐。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重点知识归纳,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重要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⑴不亦悦乎。
说通“悦”,高兴。
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能、许可
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普通人,平民百姓
今义: 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时间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时间状语,每天
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四、品读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带着你们的感悟,再来读一读课文,同时思考:在本文论述的思想中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的收获最大?为什么?
师:嗯,有的同学说里面的学习方法让他受益终身,还有的同学说,要做一个有志向的人,学会珍惜时间。
师:同学们,其实《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其中很多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比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等等,值得我们细心品鉴。
让我们们一起来看一看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十而立;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等。
五、小结作业
师:《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学习的这一部分主要是学习方法的部分,大家不仅要知道意思是什么,还要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并去继承。课下请搜集《论语》其他篇章中的名言警句,制作成读书卡在班会上交流展览。好,下课!
六、结束语:
以上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情感,解决生字,了解内容,精读课文,深入分析,巩固拓展,提升认知,归纳总结,深入理解,实际演练,分层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精读课文,小结作业,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