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课时训练
展开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重难点分类突破
15.1 两种电荷(重难点突破)
一.重点:两种电荷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共10小题)
1.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
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2.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 )
A.磁铁吸引硬币 B.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
C.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 D.吸盘吸在墙壁上
3.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 )
A.向外界散热
B.做为油罐车的标志
C.发出响声,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
D.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由静电造成危害
4.用梳子梳头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不相同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B.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粘”着一层灰尘
C.两个铅块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
5.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则( )
A.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该物体靠近,说明该物体带电
B.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如果吸管与橡胶棒相排斥,那么吸管带正电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6.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箔片张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箔片上
B.电子从箔片转移到玻璃棒上
C.箔片带上正电荷
D.两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箔片张开
7.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正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得到了一些正电荷
C.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D.摩擦创造了电荷
8.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当该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会相互 。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塑料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带负电,那么B的带电情况是 (选填“一定不带电”、“一定带正电”或者“不带电或带正电”);如果将A球和D球靠近,则它们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9.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①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 电(选填“正”或“负”);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 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选填“吸引”或“排斥”);
②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导体乙的 (选填“A”“B”或“C”)。
A.a、b两端都不会带电
B.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C.a端会带负电、b端会带正电
10.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甲)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选填“紧密”或“蓬松”),而手与细丝带上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乙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乙b装置是依据 的原理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上电荷,图乙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乙b装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如图丙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个带电体在摩擦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带等量的三个带正电小球分别挂在如图丁A,B,C三处,由此猜想电荷间作用力与电荷间的 有关。
二.难点:判断物体带电情况(共9小题)
11.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有绝缘底座的导体A端,则导体B端应(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无法确定
12.如图甲是无风条件下铝箔气球的静止状态,图乙是用带正电的a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图丙是用b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则( )
A.气球可能不带电
B.a棒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少
C.b棒带正电
D.b棒可能不带电
13.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涂料小液滴喷向物件是因为分子热运动
14.如图,用布先后摩擦塑料丝和水管,塑料丝间因静电排斥,又被水管排斥“托起”,则( )
A.水管一定带正电
B.水管与塑料丝带异种电荷
C.塑料丝M与N带异种电荷
D.若塑料丝得到电子,水管也得到电子
1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16.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D.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17.一个完好的验电器,其金属箔片已张开一定的角度,现在拿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发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增大了,这说明( )
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
B.验电器原来带负电
C.验电器原来不带电
D.验电器原来的带电情况无法确定
18.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通过摩擦使塑料板 ;
B.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 ;
C.“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是因为 ,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 。
19.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到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顺序 | 1 | 2 | 3 | 4 | 5 |
研究材料1 | 石棉 | 玻璃 | 羊毛 | 木棉 | 石蜡 |
研究材料2 | 羊毛 | 尼龙 | 木棉 | 火碱 | 树脂 |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 电。
(2)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 (选填“强”或“弱”)。
(3)由表中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玻璃和尼龙摩擦后,尼龙将带 电。
三.重点:导体和绝缘体(共3小题)
20.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能带电
B.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导体
C.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
D.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内部几乎没有电荷
21.在①铜②塑料③大地④纯水⑤人体⑥空气⑦酱油⑧橡胶⑨硫酸铜溶液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填序号);其他物质属于 。
22.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 )
A.铁、铜、大地、食盐水 B.铝、石墨、陶瓷、铅
C.水银、锡箔、橡胶、镍 D.铜、塑料、人体、黄金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电压(重难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电流的测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电流的测量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电流的测量,6”、“﹣”)接线柱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第2节 电流和电路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2节 电流和电路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电流和电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