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10.古诗三首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展开这是一份10.古诗三首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共3页。
一、单选题
1.《马诗》的作者是( )
A.李贺B.李白C.郑燮D.于谦
2.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
A.为什么。B.何时将要。C.值多少。
(2)快走踏清秋。( )
A.踩踏。B.踏步。C.走、跑。
(3)粉骨碎身浑不怕。( )
A.全,全然。B.浑身。C.也。
3.《石灰吟》中的“吟”指的是( )。
A.歌唱B.古代诗歌的一种C.低吟
4.“岁寒三友”指的是( )
A.梅 兰 竹B.兰 松 竹C.梅 松 竹D.梅 竹 菊
二、填空题
5.我是拼音小能手
6.查字典填空:
(1)“闲”字是 结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 画,字义是 。
(2)“乾坤”的“乾”应读 ,是 结构,部首是 ,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 ,“乾坤”的意思是 。
7.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
凿
焚
8.词语积累填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叠词“迢迢”让我想到了四字词语“ 迢迢”,叠词“皎皎”让我想到了四字词语“ 皎皎”。像这样含有叠词的四字词语我还知道: 、 。
三、综合题
9.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四、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诗人 ,“吟”的意思是 。
11.《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12.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1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1)B
(2)C
(3)A
3.B
4.C
5.jiān rèn;qīng shān;yǎ dìng
6.(1)半包围;X;xián;门;木;无事,与“忙”相对。
(2)qián;左右;乙;横折弯钩;《易经》的乾卦和坤卦,借指天地、阴阳或江山、局面等
7.锤子;锤头;开凿;凿墙;焚烧;焚香
8.里;月光;忠心耿耿;小心翼翼
9.(1)①跑②放下。
(2)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10.于谦;吟诵
11.“烈火焚烧若等闲”说明石灰石要经过大火焚烧才能变成石灰。“若等闲”指出石灰石面临被焚烧的处境都从容不迫的特点。
12.这位同学对于本诗的主旨和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理解不足。“清白”不仅是指石灰颜色白,更是以此代指诗人清白、高尚的品质和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3.(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坚韧
青山
咬定
相关试卷
1.古诗三首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古诗三首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共3页。
16.表里的生物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6.表里的生物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共4页。
12.为人民服务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2.为人民服务寒假预习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