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诗人构思巧妙,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图画。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有描写送别的李白的《赠汪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咏物的,如骆宾王的《咏鹅》、李峤的《风》;有写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暮、瑟”二字,会写“暮、吟”二字。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大意。(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诗中难懂词语。2.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四、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书写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内容。五、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喜悦之情。六、教学方法:引导赏析法、创设情景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手段:课件、古诗吟唱录音、古筝背景音乐八、课时:第一课时九、课型:新授课十、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揭示诗题1.同学们,四年级的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其中有的古诗送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的古诗咏物,如骆宾王的《咏鹅》、李峤的《风》。更多的古诗写景,同学们能背诵一首吗?2.同学们,每背诵古诗,我们的脑海中就浮现一幅美丽的山水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大自然美景古诗《暮江吟》。(板书课题)3.学生齐读诗题。(二)理解诗题,熟悉作者1.同学们,诗题就是诗眼睛,通过诗题你们发现了什么?2.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并指导书写“暮、吟”二字。“暮”:草,字头下面一个日,就是指太阳落到草地上,下面还有一个日指天天,每天太阳落到草地上的时候,就是指傍晚、黄昏的意思。指出了诗中描写的时间,学生观察并书写“暮”字。“江”:只出了诗诗中描写的地点——江边。“吟”: 吟诗,古诗的一种体裁(借助注释理解)。学生自主学习书写,注意右边的“今”不是“令”。同学们,是谁在黄昏时分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我们在以前就学习过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说说你了解的白居易。课件出示白居易简介,学生阅读。(三)读通古诗,理解字词1.到底是怎样的美景吸引了大诗人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3.同学们,这里有四个词语,如果你们把他们理解了再去读,会读得更好。课件出示“残阳、瑟瑟、可怜、真珠”,学生讨论词语意思,并说说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的。4.教师检查学生讨论结果,并总结。(“瑟瑟、可怜、真珠”利用注释理解。“残阳”利用插图理解,夕阳落到江面上只剩下一半的残阳露出江面。)同学们,注释和插图都是我们理解古诗最快的方法,你们可真是学习古诗的小能手。(四)吟诵古诗,品味诗韵1.同学们,仅仅把古诗读通顺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课件出示古诗节奏划分,学生练习朗读。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读好节奏。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男女生接龙读。4.播放吟诵录音,学生跟唱,感受古诗韵律。(五)创设意境,想象画面1.课件出示夕阳映江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说,这幅图描述了诗中的哪句话?学生齐读古诗一二句。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什么?学生描述古诗,教师相机点评。教师根据学生描述,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铺”的妙用。课件出示“一道残阳照水中”,让学生讨论“铺”和“照”哪一个好,感受“铺”字体现了夕阳的柔和。3.创设意境,播放古筝背景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同学们,此刻你们就站在诗人白居易的身旁。此时已是傍晚,天气晴朗,溪水缓缓流动,夕阳现在正落在江面上,离夕阳较远的江边是青绿色的,而远处离夕阳较近的江面却被映得通红。此时你有什么感受?(预设:优美、宁静、沉迷于其中。)最后带着感受齐读一、二句古诗。此时诗人也同你们一样沉迷于这夕阳西下,晚霞映江的美景中。不知不觉夕阳完全落下,月亮升起来了。江边的夜晚又是怎么样的呢?诗人又有何感受?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检查学生讨论结果,并总结。诗中“可怜”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江景夜晚的喜爱。在这可爱的夜晚,除了有可爱的露珠和月亮,还有哪些是可爱的?请同学们写一写,写完后师生共同赏析(板书:弯月初升,露珠晶莹),最后齐读最后三四句古诗。(六)了解背景、升华情感同学们,古诗中描写夕阳和月亮的有很多。课件出示,李白《静夜思》、《月下独酌》,李商隐《登乐游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学生朗读古诗,说说这些古诗读完后的感觉。(预设:悲伤、思念、孤独)同样是写夕阳、月亮,为何白居易就写得快乐、愉悦呢?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学生阅读,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公元822年,那时已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局势混乱。作者已经厌倦了朝廷中的勾心斗角,所以自求外任。他选择了去局势较好,风景优美的杭州去当刺史。远离了纷争,远离了权势斗争,来到了美丽的杭州,无事一身轻的他看到了江边美景,心情就更加轻松、愉悦了。最后请同学们带着这份轻松、愉悦来齐读这首古诗。(七)课堂小结大自然中的美景处处皆是,只要你和诗人白居易一样有一颗愉悦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八)课时作业回家根据古诗画一幅“暮江图”。十一、板书设计:暮江 吟 夕阳西下,晚霞映江 可 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怜 轻松 愉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四句古诗,试着练习分析古诗,抓住关键词,感悟诗歌情感,总结古诗,情感升华,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暮江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诗,知诗人,初赏诗,学习前两句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