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宝鸡渭滨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宝鸡渭滨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渭滨区2020-2021-1高一年级地理试题WB202101一、单项选择题(40个小题,每题1分,共40分)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2019年的最后一次日食在天空上演。日食是指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恰好或几乎成一直线,太阳光被月球遮住,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上来,在月影区域内就看不见或看不全太阳的现象。 据此完成1~3题。1.材料中的天体属于的天体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星云、恒星、行星 B.恒星、行星、流星体C.恒星、行星、卫星 D.恒星、行星、彗星2.日食发生时,我国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 B.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 D.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3.与月球相比,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是( )①公转轨道具有近圆形特点②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自转、公转周期适当④处于地月系的中心位置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右图黑色区域示意某类太阳活动。据此完成4~5题。4.图中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位置依次是( )A.耀斑 色球层 B.黑子 光球层C.日珥 日冕层 D.黑子 色球层5.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地球( )A.无线电短波通信畅通 B.低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C.山脉雪线明显下移 D.海上航行方向可能受到干扰11月28日,陈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李老师当天发的一条消息(右下图),据此完成6~7题。6.李老师发该条消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5点多钟B.再过25天左右就到冬至日了C.李老师说的起飞时间为北京的地方时D.北京寒冷是因为昼长太短了7.从北京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区时可能为( )A.11月28日13:45 B.11月29号12点45C.11月28日13:49 D.11月29日13:49右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经线的交点。读图完成8~9题。8.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9.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120E、23°26'NC.60°W、23°26'S D.60°W、23°26'N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38°N)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下图完成10~11题。10.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竹竿长度已知)是( )A.最短竿影长度 B.最短竿影方位C.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11.若该兴趣小组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则太阳直射的纬度为( )A.7°N B.7°S C.17°S D.17°N右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2.在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A.辐射甲减弱 B.乙辐射增强C.丙辐射增强 D.丁辐射增强《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完成13~14题。13.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减弱C.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D.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增强14.“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致于过低 ②“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热 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的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 )A.空气受热上升 B.空气遇冷下沉C.空气遇冷上升 D.空气受热下沉16.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应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 )A. B. C. D.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读图完成17~18题。17.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8.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A.地面气压下降 B.地面气温上升C.阴雨天气 D.无风或微风右图示意2015年11月29日14时地面天气形势(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9~20题。19.图中( )A.①地比②地的气压低 B.①地比③地的风速小C.③地比④地的云量多 D.②、④两地风向偏南20.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右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据此完成21题。 21.随着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下列环节水量占我国海陆间循环的总水量比重上升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③④⑥ D.②③⑥22.当前,许多城市在规划时采取“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以减轻雨季内涝。该设计理念主要是为了( )A.减少①的量 B.减少②的量 C.减少③的量 D.减少④的量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读“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①地的洋流名称是( )A.本格拉寒流 B.厄加勒斯暖流C.日本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24.若我国一商船6月份从④海域回国,此时商船(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3~4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较大,夜晚消退。结合材料完成25题。25.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决堤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己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上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据此完成26~27题。26.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径流 C.寒流 D.盐度27.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 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 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 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在现代家庭装修中,各种大理岩已越来越被广大用户选用。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28~29题。28.图中表示大理岩形成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29.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不正确的是( )A.⑤ —重熔再生 B.② —外力作用C.③ —冷却凝固 D.① —变质作用右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30题。30.甲山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褶皱——断层——侵蚀B.褶皱——断层——侵蚀——沉积C.断层——侵蚀——褶皱——沉积D.沉积——断层——褶皱——侵蚀读某地地貌及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31~32题。3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32.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唤起了人们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33~35题。33.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4.图中景观主要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35.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读右下图,完成36题。36.“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地方性分异现象读甲、乙、丙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完成37~38题。37.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乙、丙、甲B.甲、乙、丙C.丙、甲、乙D.丙、乙、甲38.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北坡为迎风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南坡为向阳坡唐诗《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据此完成39~40题。39.诗句描述的聚落具有的特点( )①规模较小 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③聚居的人口较少 ④呈团聚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0.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二、综合题 (6个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41.读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图1)和北京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1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地。(2分)(2)图1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_____________。(3分)(3)图1中所示日期,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为图2中的__________。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3分)(4)下列诗句中描绘的现象与图1所示节气相符的有(多选)( )(2分)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42.读亚洲地区1月、7月季风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甲图为___月,简述图中大陆上高压中心的形成原因_______。(2)乙图中低压中心切断了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3)简述乙图中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所经地区气候产生的影响。 43.洋流在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说出A洋流名称,并判断若A洋流减弱,对于太平洋西部海域降水的影响。(2分)(2)B附近海域形成了一个世界级大渔场,说出渔场名称,并从洋流的角度分析渔场的成因(注明洋流名称)。(3分)(3)若墨西哥湾海域发生石油泄露,判断石油扩散的方向,并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5分)44.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写出E自然带的名称:_____,E→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的。(3分)(2)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___________ (2分)(3)F地自然带类型与E地相同,其形成的原因为:______ ___。这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分异规律。(3分)(4)D自然带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2分) 45.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10分)(1)图示地质构造甲的类型是________(1分),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地(1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3)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地(1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1分)。46.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2分)。(2)描述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从气候、水文两方面分析其对施工有哪些不利影响?(4分)
渭滨区2020-2021-1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WB202101 一、单项选择题:(40个小题,每题1分,共40分)1C 2D 3B 4B 5D 6B 7B 8D 9C 10A11B 12D 13C 14A 15B 16A 17D 18C 19C 20B21D 22D 23C 24A 25B 26C 27B 28D 29C 30A31D 32D 33A 34D 35B 36A 37B 38A 39D 40A二、综合题 (6个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41.(10分)(1)甲(1分) 丙(1分)(2)北回归线(或23.5°N)(1分)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最大值(1分)(3)∠C(1分) 南(1分) 变小(1分)(4)AD(2分)42.(10分)(1)1(1分) 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1分),冬季陆地温度低,气流下沉,导致气压比周边地区高,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2分)(2)副热带高气压带(2分)(3)原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以后形成西南季风。(2分)影响:西南季风从低纬度海区吹向陆地,具有湿热的特点,受其影响,此季节这些地区气候呈现降水多、气温高的特点;西南季风不稳定,有强有弱,易造成旱涝灾害。(2分)43.(10分)(1)秘鲁寒流(1分) 降水减少(1分) (2)纽芬兰渔场 (1分)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饵料充足 (2分)(3)东北(1分) 利:加快净化速度(2分);弊:扩大污染范围(2分)。44.(10分)(1)热带雨林带(1分)纬度地带性(1分) 热量(1分)(2)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安第斯山脉为南北走向,逼近海岸(2分)。(3)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2分)。体现了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分)(4)D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形成原因:处在安第斯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出现焚风效应,形成了荒漠景观。(2分)45.(10分)(1)背斜(1分)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2分) (2)甲(1分) 背斜部位,岩层上拱,安全稳固,利于排水(2分) (3)甲 (1分)石油密度比水小,常储藏于背斜顶部(2分) 乙(1分)46.(10分)(1)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1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分)。(2)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2分)。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分)。(3)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降水多,不利于施工(2分);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教研室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高一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宝鸡渭滨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宝鸡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