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2年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2年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ABC中,cosB=,sinC=,AC=5,则△ABC的面积是( )
A. B.12 C.14 D.21
2.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与a,b,c分别交于点A,C,E,B,D,F,若AC=4,CE=6,BD=3,则DF的值是( )
A.4 B.4.5 C.5 D.5.5
3.如图,过点A(4,5)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B、C两点,若函数y=(x>0)的图象△ABC的边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5≤k≤20 B.8≤k≤20 C.5≤k≤8 D.9≤k≤20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A1B1C1是以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点P的坐标为( )
A.(﹣4,﹣3) B.(﹣3,﹣4) C.(﹣3,﹣3) D.(﹣4,﹣4)
5.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
A.2 B. C. D.2
6.某班要从9名百米跑成绩各不相同的同学中选4名参加4×100米接力赛,而这9名同学只知道自己的成绩,要想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入选,老师只需公布他们成绩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7.如图,直线l1∥l2,以直线l1上的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点B、C,连接AC、BC.若∠ABC=67°,则∠1=( )
A.23° B.46° C.67° D.78°
8.的值为( )
A. B.- C.9 D.-9
9.如图,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DBE,点C的对应点E给好落在AB的延长线上,连接AD,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D∥BC B.∠DAC=∠E C.BC⊥DE D.AD+BC=AE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5点朝上是必然事件
B.明天下雪的概率为,表示明天有半天都在下雪
C.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0.4,S乙2=0.6,则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D.了解一批充电宝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普查的方式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因式分解:=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6,0),B的坐标(0,8),点C的坐标(﹣2,4),点M,N分别为四边形OABC边上的动点,动点M从点O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B路线向终点B匀速运动,动点N从O点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B→A路线向终点A匀速运动,点M,N同时从O点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后,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t>0),△OMN的面积为S.则:AB的长是_____,BC的长是_____,当t=3时,S的值是_____.
13.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3,则另一组新数据x1+1,x2+2,x3+3,x4+4,x5+5的平均数是_____.
14.若m2﹣2m﹣1=0,则代数式2m2﹣4m+3的值为 .
15.如图,已知长方体的三条棱AB、BC、BD分别为4,5,2,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到M的最短路程的平方是_____.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5,在CD上任取一点E,连接BE,将△BCE沿BE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F处,则CE的长为_____.
17.如图,已知直线与轴、轴相交于、两点,与的图象相交于、两点,连接、.给出下列结论:
①;②;③;④不等式的解集是或.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直角三角形ABC中,,D是斜边BC上一点,且,过点C作,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交AB延长线于点F.
求证:;
若,,过点B作于点G,连接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四边形ABGD的面积.
19.(5分)如图,⊙O是Rt△ABC的外接圆,∠C=90°,tanB=,过点B的直线l是⊙O的切线,点D是直线l上一点,过点D作DE⊥CB交CB延长线于点E,连接AD,交⊙O于点F,连接BF、CD交于点G.
(1)求证:△ACB∽△BED;
(2)当AD⊥AC时,求 的值;
(3)若CD平分∠ACB,AC=2,连接CF,求线段CF的长.
20.(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是上的一点,∠DBC=∠BED.
(1)请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已知AD=5,CD=4,求BC的长.
21.(10分)第二十四届冬季奧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某区举办了一次冬奥知识网上答题竞赛,甲、乙两校各有名学生参加活动,为了解这两所学校的成绩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校各随机抽取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
甲:
乙:
[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学校
人数
成绩
甲
乙
(说明:优秀成绩为,良好成绩为合格成绩为.)
[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分、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
学校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甲
乙
其中 .
[得出结论]
(1)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分,在我们学校排名属中游略偏上!”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明是 _校的学生;(填“甲”或“乙”)
(2)张老师从乙校随机抽取--名学生的竞赛成绩,试估计这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为优秀的概率为_ ;
(3)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一所你认为竞赛成绩较好的学校,并说明理由: ;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22.(10分)如图,△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OD⊥AB,与AC交于点E,与过点C的⊙O的切线交于点D.
若AC=4,BC=2,求OE的长.试判断∠A与∠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3.(12分)如图所示,内接于圆O,于D;
(1)如图1,当AB为直径,求证:;
(2)如图2,当AB为非直径的弦,连接OB,则(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不成立说明由;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于E,交CD于点F,连接ED,且,若,,求CF的长度.
24.(14分)甲、乙两个人做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张相同的纸牌,它们分别标有数字1,2,3,1.从中随机摸出一张纸牌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张纸牌,若两次摸出的纸牌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甲胜;否则乙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列表格或画树状图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A
【解析】
根据已知作出三角形的高线AD,进而得出AD,BD,CD,的长,即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
解:过点A作AD⊥BC,
∵△ABC中,cosB=,sinC=,AC=5,
∴cosB==,
∴∠B=45°,
∵sinC===,
∴AD=3,
∴CD==4,
∴BD=3,
则△ABC的面积是:×AD×BC=×3×(3+4)=.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作出AD⊥BC,进而得出相关线段的长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然后根据AC=1,CE=6,BD=3,可代入求解DF=1.2.
故选B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3、A
【解析】
若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交于A(4,5),则k=20;
若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交于C(4,2),则k=8;若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交于B(1,5),则k=5.故.
故选A.
4、A
【解析】
延长A1A、B1B和C1C,从而得到P点位置,从而可得到P点坐标.
【详解】
如图,点P的坐标为(-4,-3).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5、C
【解析】
由OP平分∠AOB,∠AOB=60°,CP=2,CP∥OA,易得△OCP是等腰三角形,∠COP=30°,又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PE的值,继而求得OP的长,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DM的长.
【详解】
解:∵OP平分∠AOB,∠AOB=60°,
∴∠AOP=∠COP=30°,
∵CP∥OA,
∴∠AOP=∠CPO,
∴∠COP=∠CPO,
∴OC=CP=2,
∵∠PCE=∠AOB=60°,PE⊥OB,
∴∠CPE=30°,
∴CE=CP=1,
∴PE=,
∴OP=2PE=2,
∵PD⊥OA,点M是OP的中点,
∴DM=OP=.
故选C.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
6、B
【解析】
总共有9名同学,只要确定每个人与成绩的第五名的成绩的多少即可判断,然后根据中位数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入选,老师只需公布第五名的成绩,
即中位数.
故选B.
7、B
【解析】
根据圆的半径相等可知AB=AC,由等边对等角求出∠ACB,再由平行得内错角相等,最后由平角180°可求出∠1.
【详解】
根据题意得:AB=AC,
∴∠ACB=∠ABC=67°,
∵直线l1∥l2,
∴∠2=∠ABC=67°,
∵∠1+∠ACB+∠2=180°,
∴∠ACB=180°-∠1-∠ACB=180°-67°-67°=46º.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根据这些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8、A
【解析】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表示的是的绝对值,
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即的绝对值是,
所以的值为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利用旋转的性质得BA=BD,BC=BE,∠ABD=∠CBE=60°,∠C=∠E,再通过判断△ABD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D=AB,∠BAD=60°,则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判断AD∥BC,从而得到∠DAC=∠C,于是可判断∠DAC=∠E,接着利用AD=AB,BE=BC可判断AD+BC=AE,利用∠CBE=60°,由于∠E的度数不确定,所以不能判定BC⊥DE.
【详解】
∵△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DBE,点C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AB的延长线上,
∴BA=BD,BC=BE,∠ABD=∠CBE=60°,∠C=∠E,
∴△ABD为等边三角形,
∴AD=AB,∠BAD=60°,
∵∠BAD=∠EBC,
∴AD∥BC,
∴∠DAC=∠C,
∴∠DAC=∠E,
∵AE=AB+BE,
而AD=AB,BE=BC,
∴AD+BC=AE,
∵∠CBE=60°,
∴只有当∠E=30°时,BC⊥DE.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0、C
【解析】
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方差和普查的概念判断即可.
【详解】
A.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5点朝上是随机事件,错误;
B. “明天下雪的概率为”,表示明天有可能下雪,错误;
C. 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0.4,S乙2=0.6,则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正确;
D. 了解一批充电宝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抽查的方式,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方差,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随机事件, 概率的意义,比较基础,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
【解析】
分析: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
详解:a2(a-b)-4(a-b)
=(a-b)(a2-4)
=(a-b)(a-2)(a+2),
故答案为:(a-b)(a-2)(a+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
12、10, 1, 1
【解析】
作CD⊥x轴于D,CE⊥OB于E,由勾股定理得出AB=10,OC==1,求出BE=OB﹣OE=4,得出OE=BE,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C=OC=1;当t=3时,N到达C点,M到达OA的中点,OM=3,ON=OC=1,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OMN的面积.
【详解】
解:作CD⊥x轴于D,CE⊥OB于E,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OA=1,OB=8,
∵∠AOB=90°,
∴AB==10;
∵点C的坐标(﹣2,4),
∴OC==1,OE=4,
∴BE=OB﹣OE=4,
∴OE=BE,
∴BC=OC=1;当t=3时,N到达C点,M到达OA的中点,OM=3,ON=OC=1,
∴△OMN的面积S=×3×4=1;
故答案为:10,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3、1
【解析】
根据平均数的性质知,要求x1+1,x2+2,x3+3,x4+4、x5+5的平均数,只要把数x1、x2、x3、x4、x5的和表示出即可.
【详解】
∵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3,
∴x1+x2+x3+x4+x5=15,
则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表示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14、1
【解析】
试题分析:先求出m2﹣2m的值,然后把所求代数式整理出已知条件的形式并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由m2﹣2m﹣1=0得m2﹣2m=1,
所以,2m2﹣4m+3=2(m2﹣2m)+3=2×1+3=1.
故答案为1.
考点:代数式求值.
15、61
【解析】
分析: 要求长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长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注意此题展开图后蚂蚁的爬行路线有两种,分别求出,选取最短的路程.
详解: 如图①:AM2=AB2+BM2=16+(5+2)2=65;
如图②:AM2=AC2+CM2=92+4=85;
如图:AM2=52+(4+2)2=61.
∴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到M的最短路程的平方是:61.
故答案为:6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求最短路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把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化立体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
16、
【解析】
设CE=x,由矩形的性质得出AD=BC=5,CD=AB=3,∠A=∠D=90°.由折叠的性质得出BF=BC=5,EF=CE=x,DE=CD-CE=3-x.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度,进而求出DF的长度;然后在Rt△DEF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设CE=x.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5,CD=AB=3,∠A=∠D=90°.
∵将△BCE沿BE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F处,
∴BF=BC=5,EF=CE=x,DE=CD-CE=3-x.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
AF2=52-32=16,
∴AF=4,DF=5-4=1.
在Rt△DEF中,由勾股定理得:
EF2=DE2+DF2,
即x2=(3-x)2+12,
解得:x=,
故答案为.
17、②③④
【解析】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k1k2>0,故①错误;把A(-2,m)、B(1,n)代入y=中得到-2m=n故②正确;把A(-2,m)、B(1,n)代入y=k1x+b得到y=-mx-m,求得P(-1,0),Q(0,-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S△AOP=S△BOQ;故③正确;根据图象得到不等式k1x+b>的解集是x<-2或0<x<1,故④正确.
详解:由图象知,k1<0,k2<0,
∴k1k2>0,故①错误;
把A(-2,m)、B(1,n)代入y=中得-2m=n,
∴m+n=0,故②正确;
把A(-2,m)、B(1,n)代入y=k1x+b得
,
∴,
∵-2m=n,
∴y=-mx-m,
∵已知直线y=k1x+b与x轴、y轴相交于P、Q两点,
∴P(-1,0),Q(0,-m),
∴OP=1,OQ=m,
∴S△AOP=m,S△BOQ=m,
∴S△AOP=S△BOQ;故③正确;
由图象知不等式k1x+b>的解集是x<-2或0<x<1,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证明见解析;(2)补图见解析;.
【解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等量代换得到,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AD∥BG,推出四边形ABGD是平行四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ABGD是菱形,设AB=BG=GD=AD=x,解直角三角形得到 ,过点B作 于H,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
,
,
,
,
,
,
,
;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
,,
,,
,
,,且,
,
,
,
四边形ABGD是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ABGD是菱形,
设,
,
,
,
过点B作于H,
.
.
故答案为(1)证明见解析;(2)补图见解析;.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
19、(1)详见解析;(2) ;(3).
【解析】
(1)只要证明∠ACB=∠E,∠ABC=∠BDE即可;
(2)首先证明BE:DE:BC=1:2:4,由△GCB∽△GDF,可得=;
(3)想办法证明AB垂直平分CF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证明:如图1中,
∵DE⊥CB,
∴∠ACB=∠E=90°,
∵BD是切线,
∴AB⊥BD,
∴∠ABD=90°,
∴∠ABC+∠DBE=90°,∠BDE+∠DBE=90°,
∴∠ABC=∠BDE,
∴△ACB∽△BED;
(2)解:如图2中,
∵△ACB∽△BED;四边形ACED是矩形,
∴BE:DE:BC=1:2:4,
∵DF∥BC,
∴△GCB∽△GDF,
∴=;
(3)解:如图3中,
∵tan∠ABC==,AC=2,
∴BC=4,BE=4,DE=8,AB=2,BD=4,
易证△DBE≌△DBF,可得BF=4=BC,
∴AC=AF=2,
∴CF⊥AB,设CF交AB于H,
则CF=2CH=2×.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中考常考题型.
20、(1)BC与相切;理由见解析;
(2)BC=6
【解析】
试题分析:(1)BC与相切;由已知可得∠BAD=∠BED又由∠DBC=∠BED可得∠BAD=∠DBC,由AB为直径可得∠ADB=90°,从而可得∠CBO=90°,继而可得BC与相切
(2)由AB为直径可得∠ADB=90°,从而可得∠BDC=90°,由BC与相切,可得∠CBO=90°,从而可得∠BDC=∠CBO,可得,所以得,得,由可得AC=9,从而可得BC=6(BC="-6" 舍去)
试题解析:(1)BC与相切;
∵,∴∠BAD=∠BED ,∵∠DBC=∠BED,∴∠BAD=∠DBC,∵AB为直径,∴∠ADB=90°,∴∠BAD+∠ABD=90°,∴∠DBC+∠ABD=90°,∴∠CBO=90°,∴点B在上,∴BC与相切
(2)∵AB为直径,∴∠ADB=90°,∴∠BDC=90°,∵BC与相切,∴∠CBO=90°,∴∠BDC=∠CBO,∴,∴,∴,∵,∴AC=9,∴,∴BC=6(BC="-6" 舍去)
考点:1.切线的判定与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勾股定理.
21、80;(1)甲;(2);(3)乙学校竞赛成绩较好,理由见解析
【解析】
首先根据乙校的成绩结合众数的定义即可得出a的值;
(1)根据两个学校成绩的中位数进一步判断即可;
(2)根据概率的定义,结合乙校优秀成绩的概率进一步求解即可;
(3)根据题意,从平均数以及中位数两方面加以比较分析即可.
【详解】
由乙校成绩可知,其中80出现的次数最多,故80为该组数据的众数,∴a=80,
故答案为:80;
(1)由表格可知,甲校成绩的中位数为60,乙校成绩的中位数为75,
∵小明这次竞赛得了分,在他们学校排名属中游略偏上,
∴小明为甲校学生,
故答案为:甲;
(2)乙校随便抽取一名学生的成绩,该学生成绩为优秀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3)乙校竞赛成绩较好,理由如下:
因为乙校的平均分高于甲校的平均分说明平均水平高,乙校的中位数75高于甲校的中位数65,说明乙校分数不低于70分的学生比甲校多,综上所述,乙校竞赛成绩较好.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与简单概率的计算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2、(1);(2)∠CDE=2∠A.
【解析】
(1)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的长,从而得到半径AO .再由△AOE∽△ACB,得到OE的长;
(2)连结OC,得到∠1=∠A,再证∠3=∠CDE,从而得到结论.
【详解】
(1)∵AB是⊙O的直径,
∴∠ACB=90°,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
∴AO=AB=.
∵OD⊥AB,
∴∠AOE=∠ACB=90°,
又∵∠A=∠A,
∴△AOE∽△ACB,
∴,
∴OE=
=.
(2)∠CDE=2∠A.理由如下:
连结OC,
∵OA=OC,
∴∠1=∠A,
∵CD是⊙O的切线,
∴OC⊥CD,
∴∠OCD=90°,
∴∠2+∠CDE=90°,
∵OD⊥AB,
∴∠2+∠3=90°,
∴∠3=∠CDE.
∵∠3=∠A+∠1=2∠A,
∴∠CDE=2∠A.
考点:切线的性质;探究型;和差倍分.
23、(1)见解析;(2)成立;(3)
【解析】
(1)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CB=90°,求出∠ADC=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2)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BOC=2∠A,求出∠OBC=90°-∠A和∠ACD=90°-∠A即可;
(3)分别延长AE、CD交⊙O于H、K,连接HK、CH、AK,在AD上取DG=BD,延长CG交AK于M,延长KO交⊙O于N,连接CN、AN,求出关于a的方程,再求出a即可.
【详解】
(1)证明:∵AB为直径,
∴,
∵于D,
∴,
∴,,
∴;
(2)成立,
证明:连接OC,
由圆周角定理得:,
∵,
∴,
∵,
∴,
∴;
(3)分别延长AE、CD交⊙O于H、K,连接HK、CH、AK,
∵,,
∴,
∴,,
∵,
∴,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
∴,
同理,
∵,
∴,
在AD上取,延长CG交AK于M,则,
,
∴,
∴,
延长KO交⊙O于N,连接CN、AN,
则,
∴,
∵,
∴,
∴四边形CGAN是平行四边形,
∴,
作于T,
则T为CK的中点,
∵O为KN的中点,
∴,
∵,,
∴由勾股定理得:,
∴,
作直径HS,连接KS,
∵,,
∴由勾股定理得:,
∴,
∴,
设,,
∴,,
∵,
∴,
解得:,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综合性比较强,难度偏大.
24、不公平
【解析】
【分析】列表得到所有情况,然后找出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后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1
2
3
1
1
(1,1)
(2,1)
(3,1)
(1,1)
2
(1,2)
(2,2)
(3,2)
(1,2)
3
(1,3)
(2,3)
(3,3)
(1,3)
1
(1,1)
(2,1)
(3,1)
(1,1)
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有16种,其中两次摸出的纸牌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有:(2,1),(1,2),(1,2),(3,3),(2,1),共5种,
∴P(甲获胜)=,P(乙获胜)=1﹣=,
则该游戏不公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判断游戏的公平性,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二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7,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