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第1页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第2页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模型展示,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归纳分析,实验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1、认识碳单质、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认识、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并会应用。3、了解溶洞的形成、高炉炼铁及碳的相互转化4学会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探讨物质的性质,以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5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几种低碳生活的方式。教学难点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天冷燃煤取暖,煤炭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你还知道哪些含碳元素的物质?【板书】第1节 碳的多样性思考,回答:金刚石、石墨、珊瑚等单元一碳单质碳的存在形式就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首先认识游离态的碳单质【板书】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C60是一种新的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差不大,如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但物理性质却差别很大,化学上将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请注意同素异形体特指单质。【模型展示】那么为什么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性质却差别如此之大?请大家观察分析三者结构。    阅读课本P62-63内容    学生观察分析三种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得出结论:结构决定性质单元二碳的化合物碳元素自然界中大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化合物广泛存在【板书】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生活中含碳化合物非常常见,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节课我们重点燃烧这两种含碳化合物的性质。首先,通过预习一起完成物理性质表格    碳酸钠碳酸氢钠    纯碱或 颜色状态 水溶性 用途玻璃、造纸等工业发酵粉主要成分属于盐类但溶液显碱性,常用做食用碱 回顾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实验探究】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碳酸盐,也学习过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那么请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提供的仪器药品: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试管【归纳分析】分组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注意:为了反应效果明显,与酸选取固体,与碱反应选取溶液。     注意实验操作规范性。     注意组内分工,及时观察记录。【实验分析】(一)与酸反应    (二)与碱反应虽然均没有现象,但是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碳酸钙受热可分解成CaOCO2,那么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吗?产物可能是什么?如何检验?实验证明碳酸钠高温难分解,那么碳酸氢钠呢?(三)热稳定性【演示实验】 归纳整理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交流研讨】1、如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2、如何鉴别一种白色粉末是Na2CO3还是NaHCO3  那么为什么变混浊的石灰水再通一会CO2后又澄清了呢?请看视频——溶洞的形成,自己找出答案。【视频】溶洞的形成 CaCO3 + H2O + CO2 = CaHCO32CaHCO32  =  CaCO3 + H2O + CO2   【总结升华】                    Na2CO3                     NaHCO3                                                观察碳酸钠、碳酸氢钠,完成表格        回忆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分组汇报实验探究报告。          分组实验,记录现象结论                      现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与盐酸反应,但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         现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      产物可能也有CO2,可用澄清石灰石检验。 一位学生当解说员,描述实验现象   现象:首先有气泡产生,紧接着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再通一会又澄清。 整理性质,填写表格 Na2CO3NaHCO3盐酸  NaOH溶液  热稳定性     交流研讨  看视频,认识溶洞形成的反应     认识到碳酸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也可以转换为碳酸氢钠Na2CO3+CO2+H2O  =  2NaHCO3   完成总结升华 单元三碳与环境保护在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进行着永不停息的转化, 由碳及其化合物的循环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是趋于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燃烧量的大幅增加,使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剧增,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能带来什么危害呢?【视频】最短的灾难片 倡导低碳生活,你知道那些低碳生活的方式吗?  观察,思考          观看,思考,碳的大量排放造成了什么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少开车、植树造林、节水节电、少用一次性物品等等   单元四:小结及作业小结】1   碳单质2   含碳化合物【学以致用】1、金刚石、石墨、C60性质有所不同,是由于 (   A. 构成原子不同  B. 原子的各自排列方式不同C. 具有不同的几何外形 D. 硬度不同3、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你认为目前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与腐烂放出CO2 B动物的呼吸作用放出的CO2 C工业大量燃烧含C的燃料           D建筑工业的发展使大量碳酸盐分解。4、关于Na2CO3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B.NaHCO3Na2CO3热稳定性好 C.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且生成同样多的CO2时,NaHCO3消耗的盐酸更少 D.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作业】整理本节课所学反应方程式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回顾知识点,小结本节内容        思考,回答                

    相关教案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案,共7页。

    鲁科版必修1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 碳的多样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 碳的多样性教案设计,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