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学案 (含详解)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学案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学案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含详解),共7页。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逻辑联结词
命题中的“或”“且”“非”称为__________.
2.全称量词
“所有的”“任意一个”“每一个”等短语在逻辑中通常叫做____________,并用符号“________”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____________,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M,p(x).
3.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短语在逻辑中通常叫做______________,并用符号“________”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______________,特称命题“存在M中的元素x0,使p(x0)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0∈M,p(x0).
注:特称命题也称存在性命题.
4.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命 题
命题的否定
∀x∈M,p(x)
∃x0∈M,p(x0)
因此,全称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命题.
5.命题p∧q,p∨q,綈p的真假判断(真值表)
p
q
p∧q
p∨q
綈p
真
真
①
②
③
真
假
④
⑤
⑥
假
真
⑦
⑧
⑨
假
假
⑪
⑫
注:“p∧q”“p∨q”“綈p”统称为复合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p命题,q命题称为简单命题.
自查自纠:
1.逻辑联结词
2.全称量词 ∀ 全称命题
3.存在量词 ∃ 特称命题
4.∃x0∈M,綈p(x0) ∀x∈M,綈p(x) 特称 全称
5.①真 ②真 ③假 ④假 ⑤真 ⑥假 ⑦假
⑧真 ⑨真 假 ⑪假 ⑫真
()命题“∀x>0,>0”的否定是 ( )
A.∃x0≥0,≤0 B.∃x0>0,0≤x0≤1
C.∀x>0,≤0 D.∀x0⇔x1,所以>0的否定是0≤x≤1,所以命题的否定是“∃x0>0,0≤x0≤1”.故选B.
()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
A.∀x∈R,2 018x-2>0
B.∃x0∈R,tanx0∈R
C.∃x0∈R,lgx0<0
D.∀x∈R,(x-100)2 018>0
解:对于A,指数式2 018x-2恒大于0,A为真命题;对于B,正切函数的值域为R,B为真命题;对于C,对数函数的值域为R,故C为真命题;对于D,x=100时,(x-100)2 018=02 018=0,D为假命题.故选D.
()已知命题p:∀x>0,ln(x+1)>0;命题q:若a>b,则a2>b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
A.p∧q B.p∧(綈q)
C.(綈p)∧q D.((綈p)∧(綈q)
解:由x>0时x+1>1,知p是真命题,由-1>-2,(-1)2<(-2)2可知q是假命题,即p,綈q均是真命题.故选B.
命题“∀x∈R,|x-2|+|x-4|>3”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由定义知命题的否定为“∃x0∈R,|x0-2|+|x0-4|≤3”.故填∃x0∈R,|x0-2|+|x0-4|≤3.
已知命题p:∃x∈R,x2+2ax+a≤0,若命题p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因为p是假命题,则綈p为真命题,即 “∀x∈R,x2+2ax+a>0”为真命题,所以Δ= 4a2-4a<0,解得0<a<1.故填(0,1).
类型一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及其真假判断
(1)()设命题p:∃x0∈(0,+∞),x0+>3,命题q:∀x∈(2,+∞),x2>2x,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p∧(綈q) B.(綈p)∧q
C.p∧q D.(綈p)∨q
解:命题p:∃x0∈(0,+∞),x0+>3,当 x0=3时,3+>3,命题为真.命题q:∀x∈ (2,+∞),x2>2x,当x=4时,两式相等,命题为假.则p∧(綈q)为真命题.故选A.
(2)已知命题p:∀x∈N*,≥;命题q:∃x0∈N*,2x0+21-x0=2,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p∧q B.(綈p)∧q
C.p∧(綈q) D.(綈p)∧(綈q)
解: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可知命题p为真命题;由2x0+21-x0=2,得22x0-2·2x0+2=0,解得2x0=,即x0=(或2x0+21-x0≥2=2,当且仅当2x0=21-x0,即x0=时等号成立),命题q为假命题.所以只有p∧ (綈q)为真命题.故选C.
点 拨:
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判断复合命题的结构;第二步,判断构成这个命题的每个简单命题的真假;第三步,依据“或”:一真即真,“且”:一假即假,“非”:真假相反作出判断.
(1)已知命题p:∃x0∈R,x0-2>lgx0;命题q:∀x∈R,ex>1.则 ( )
A.命题p∨q是假命题
B.命题p∧q是真命题
C.命题p∧(綈q)是真命题
D.命题p∨(綈q)是假命题
解:取x0=10,得x0-2>lgx0,所以命题p是真命题;取x=-1,得ex<1,所以命题q是假命题.则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p∧(綈q)是真命题,p∨(綈q)是真命题.故选C.
(2)()命题p:存在x∈,使sinx+cosx>;命题q:“∃x0∈(0,+∞),lnx0=x0-1”的否定是“∀x∈(0,+∞), lnx≠x-1”,则四个命题:(綈p)∨(綈q),p∧q, (綈p)∧q,p∨(綈q)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
A.1 B.2 C.3 D.4
解:因为sinx+cosx=sin≤,所以命题p是假命题;又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因此命题q为真命题.则(綈p)∨(綈q)为真命题, p∧q为假命题,(綈p)∧q为真命题,p∨(綈q)为假命题,所以4个命题中正确的有2个.故选B.
类型二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综合问题
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f(x)的最小值;
(2)已知m∈R,p:关于x的不等式f(x)≥m2+2m-2对任意的m∈R恒成立,q:函数y=(m2-2)x是增函数,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1)函数f(x)在(-∞,-2)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f(x)的最小值f(x)min=f(-2)=1.
(2)由题意得,p与q一真一假.
若p为真,则m2+2m-2≤1,故-3≤m≤1;
若q为真,则m2-2>0,故m>或m<-.
则有
①p真q假,则解得-≤ m≤1;
②p假q真,则解得m<-3或m>.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1]∪(,+∞).
点 拨:
由“p或q”为真,“p且q”为假判断出p和q一真一假后,再根据命题与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求m的范围.逻辑联结词与集合的运算具有一致性,逻辑联结词中“且”“或”“非”恰好分别对应集合运算的“交”“并”“补”.
已知命题p:在x∈[1,2]时,不等式x2+ax-2>0恒成立;命题q:函数f(x)=log(x2- 2ax+3a)是区间[1,+∞)上的减函数.若命题“p∨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因为x∈[1,2]时,不等式x2+ax-2>0恒成立,
所以a>=-x在x∈[1,2]时恒成立,
令g(x)=-x,则g(x)在[1,2]上是减函数,
所以g(x)max=g(1)=1,
所以a>1.即若命题p真,则a>1.
又因为函数f(x)=log(x2-2ax+3a)是区间[1,+∞)上的减函数,所以u(x)=x2-2ax+3a是[1,+∞)上的增函数,且u(x)>0在[1,+∞)上恒成立,
所以所以-11时,原不等式等价于a≤=x-1+,由于x-1+≥2,当且仅当 x-1=,即x=2时等号成立,故a≤2.故选B.
7.已知命题p1:函数y=2x-2-x在R上为增函数;p2:函数y=x+在(0,+∞)上为减函数.则在命题q1:p1∨p2,q2:p1∧p2,q3:(綈p1)∨p2和q4:p1∧(綈p2)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
解:p1是真命题,则綈p1为假命题;p2是假命题,则綈p2为真命题,
所以q1:p1∨p2是真命题,q2:p1∧p2是假命题,
所以q3:(綈p1)∨p2为假命题,q4:p1∧(綈p2)为真命题.
所以真命题是q1,q4.故填q1,q4.
8.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q:不等式4x2+4(m-2)x+1>0的解集为R.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p为真命题,有 解得m>2.
q为真命题,有Δ=[4(m-2)]2-4×4×1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1章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重温,小题热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含详解),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学案6.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含详解),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