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青铜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 《青铜器与甲骨文》是一节文化史课, 着重为学生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青铜器与甲骨文。本课是学生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商周文化的重要的一课。只有认真学好本课,为以后学习文化史课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商朝时期典型青铜器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图片了解青铜器的种类丰富、工艺水平高超等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知道甲骨文是最早文字,认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以及甲骨文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青铜器、甲骨文2、难点:青铜器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他们难以理解青铜器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内涵。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知觉、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而且他们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对知识也有着强烈探索和了解的欲望,并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结合实际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五、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六、教具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羊方尊实物仿品七、教学过程:展示一组青铜器图片:1鼎 2簋 3尊 4钺 5编钟 6铲问题:青铜器主要有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等种类。你能分辨出上面青铜器所属的种类吗?设计意图: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成就一方面是种类丰富,另一方面是制作工艺高超。利用一系列青铜器图片,学生分辨青铜器的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等,体会商周时期,青铜器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会青铜时代青铜器的种类丰富。一、青铜器(板书)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是铜、锡、铅等金属的合金。材料:读一读:六份铜一份锡适宜铸钟鼎,五份铜一份锡适宜铸斧头,四份铜一份锡适宜铸戈戟,三份铜一份锡适宜铸刀剑。 ——改编自《考工记》问:读了《考工记》中的记载,你有什么想法?设计意图:从材料中抓住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1、后母戊鼎(板书),也叫:司母戊鼎原料需要1000多公斤,200、300人同时工作(协作能力) 商朝后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耳有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饰,耳内侧还有首尾相接的浮雕鱼纹饰。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此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后母戊鼎内壁刻有“后母戊”三字,推测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设计意图:讲述分析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学生感受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精湛,制作工艺水平高。算一算:浇铸后母戊鼎需要1000千克铜液,如果以每一坩埚(俗称:将军盔)一次熔铜12.5千克,至少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熔铜?每个坩埚需要3、4个人,要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同时进行?设计意图:对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的计算,学生感受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精湛,制作工艺水平高,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感受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协同合作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一个集体需要协作精神。展示2、四羊方尊(板书)想一想:四羊方尊为什么能称为商代青铜器的精品?设计意图:1)从文物实物(仿品)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讲述分析精品青铜器四羊方尊,感受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精湛,制作工艺水平高。展示:毛公鼎西周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铭文长,造型更加朴实、实用。周晚期的毛公鼎,是中国迄今出土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器物,共499个字。铭文追述了周朝先王的功绩,劝勉鼎的主人毛公辛劳勤政。设计意图: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再到毛公鼎,学生体会不同时期青铜器的不同,但共同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精湛,制作水平高超。二、甲骨文:(板书)什么是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2、甲骨文是如何发现的?(学生看书28页讲述)设计意图:对于甲骨文的认识,不用太深入,所以从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过程,学生自读书,分小组交流、讲述。播放甲骨文占卜视频问:当时的人们用甲骨文主要记录什么内容呢?设计意图:学生从视频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感知甲骨文的用途。(问题)猜一猜:你能猜出它们都是什么字吗?鼠 牛 虎 兔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甲骨文十二生肖设计意图:初一学生是感性的,激发学生学习甲骨文的兴趣。你怎么猜出来的呢?用甲骨文写自己的属性?设计意图:体验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试一试:你能尝试着把“日、月、人” 改写成甲骨文吗?设计意图:学生在做中学,在写甲骨文和创造甲骨文时,体会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今天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象形、会意。小结: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学习的哪些知识,既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又能暴露本课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理念,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当堂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