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初中人教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2. 分清有关数量关系,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工程问题”中数量关系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信心.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1课时,共4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螺钉和螺母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我们将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进行配套的问题,如课桌和凳子、螺钉和螺母、电扇叶片和电机等,大家能举出生活中配套问题的例子吗?(出示课件2)
(二)探索新知
1.师生互动,探究配套问题的解法
教师问1:一个油桶由两个圆形铁片和一个长方形铁片相配套.某车间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者长方形铁片80片.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圆形铁片,可使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刚好配套,请填写下表:
学生回答:
教师问2:你能找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回答:等量关系:
(1)每小时生产的圆形铁片=2×每小时生产的长方形铁片.
(2)生产的套数相等.
教师问3:你能列出方程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1)120x=2×80(42-x);(2)120x×12=80(42-x)
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出示课件4)
想一想:本题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题目中哪些信息能解决人员安排的问题?螺母和螺钉的数量关系如何?
如果设x名工人生产螺母,怎样列方程?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5)
列表分析:
等量关系:螺母总量=螺钉总量×2(出示课件6)
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2000(22-x)=2×1200x .
解方程,得 x=10.
所以 22-x=12.
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教师问4: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7)
列表分析: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得
2000(22-x)2=1200x
解方程,得x=10,所以22-x=12.
总结点拨:生产调配问题通常从调配后各量之间的倍、分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
解决配套问题的思路:
(1)利用配套问题中物品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2)利用配套问题中的套数不变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2.师生互动,探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
例: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出示课件13-15)
师生一起分析等量关系:
在工程问题中: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如果把总工作量设为1,则人均效率 (一个人 1 h 完成的工作量) 为140,x人先做 4h 完成的工作量为4x40,增加 2 人后再做 8h 完成的工作量为8(x+2)40,这两个工作量之和等于总工作量。
思考:如果设先安排 x人做4 h,你能列出方程吗?
工作量之和等于总工作量1
师生一起解答如下:
解:设先安排 x 人做4 h,根据题意得等量关系:
前部分工作总量+后部分工作总量=总工作量1
可列方程4x40+8(x+2)40=1
解方程,得4x+8(x+2)=40,
4x+8x+16=40,
12x=24,
x=2.
答:应先安排 2人做4 小时.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答练习题(出示课件第16-19)
总结点拨: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相等关系: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1)按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各时间段的工作量之和;
(2)按工作者,工作总量=各工作者的工作量之和.
3. 通常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把工作总量看作1.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2-27)
1.甲、乙两运动员在长为100m的直道AB(A,B为直道两端点)上进行匀速往返跑训练,两人同时从A点起跑,到达B点后,立即转身跑向A点,到达A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B点…若甲跑步的速度为5m/s,乙跑步的速度为4m/s,则起跑后100s内,两人相遇的次数为( )
A.5 B.4 C.3 D.2
2. 某人一天能加工甲种零件 50个或加工乙种零件20个,1 个甲种零件与 2 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30 天制作最多的成套产品,若设 x 天制作甲种零件,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 .
3. 一项工作,甲独做需18天,乙独做需24天,如果 两人合做8天后,余下的工作再由甲独做x天完成,那么所列方程为_________ .
4. 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
5.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 剩下的部分需要几小时完成?
6. 一个道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9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4天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共同施工3天,因甲另有任务,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7. 某糕点厂中秋节前要制作一批盒装月饼,每盒中装2块大月饼和4块小月饼,制作1块大月饼要用面粉0.05 kg,制作1块小月饼要用面粉0.02 kg,现共有面粉4500 kg,制作两种月饼应各用多少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
参考答案:
1.B 解析:设两人相遇的次数为x,依题意得:100×25+4x=100,解得x=4.5,因为x为整数,所以x取4.
2. 2×50x = 20(30-x)
3.818+824+x18=1
4. 解:设用 x 立方米的木材做桌面,则用 (10-x) 立方米的木材做桌腿.
根据题意,得 4×50x = 300(10-x),
解得 x =6, 所以 10-x = 4,
可做方桌为50×6=300(张).
答:用6立方米的木材做桌面,4立方米的木材做桌腿,可做300张方桌.
5. 解:设剩下的部分需要x小时完成,根据题意得:
120(4+x)+x12= 1
解得 x = 6.
答:剩下的部分需要6小时完成.
6.解:设乙队还需x天才能完成,由题意得:
19× 3+124(3+x)=1
解得 x = 13.
答:乙队还需13天才能完成.
7. 解:设制作大月饼用 x kg面粉,制作小月饼用(4500 – x) kg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 根据题意,得
x0.052=4500-x0.024
解得 x = 2500,4500 – x = 4500 – 2500 = 2000.
即制作大月饼用2500 kg面粉,制作小月饼用2000 kg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1.配套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2.工程问题:
(1)工程总量=效率×时间.
(2)各部分的工程和=工作总量=1.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3.4)的相关内容。
知道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利润问题的步骤.
七、课后作业
1、教材101页练习1,2
2、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展开,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然后通过例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通过猜测、验证、质疑、讨论、解疑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学习的乐趣.
人数
每小时生产铁片的数量
生产的套数
生产圆形铁片
x
生产长方形铁片
人数
每小时生产铁片的数量
生产的套数
生产圆形铁片
x
120x
120x×12
生产长方形铁片
42-x
80(42-x)
80(42-x)
产品类型
生产人数
单人产量
总产量
螺钉
x
1200
1200x
螺母
22-x
2000
2000(22-x)
产品类型
生产人数
单人产量
总产量
产品套数
螺钉
x
1200
1200x
1200x
螺母
22-x
2000
2000(22-x)
2000(22-x)2
人均效率
人数
时间
工作量
前一部分工作
140
x
4
4x40
后一部分工作
140
x+2
8
8(x+2)4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