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背景图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乘方的定义,知识点1,a的n次方,乘方的符号法则,知识点2,由上题中,你有什么发现,探究1,探究2,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都见过拉面师傅拉面,一次小明看到拉面师傅拉了6次,一碗面就拉好了,你能列出算式,帮他算算这碗面共有多少根吗?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乘方.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说出乘方运算、 幂、底数、指数等概念. 2.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做一做: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多次对折,所产生的纸的层数和对折的次数有关系吗?
如果对折n次,那么纸的层数是_____.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例1 说出下列乘方的底数、指数且计算:
(1) (-4)3; (2) (-2)4;(3) 07; (4) .
(2) (-2)4 =(-2)×(-2)×(-2)×(-2)=16;
(3) 07 =0×0×0×0 × 0×0×0=0;
1.在(-2)5中,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2.在-24中,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计算:102 , 103 , 104.
答:10的几次方,幂的结果中1后面就有几个0.
(1)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不计算下列各式,你能确定其结果的符号吗?从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⑴(-2)51; ⑵(-2)50; ⑶250; ⑷251;⑸(-1)2012;⑹(-1)2013;⑺02012;⑻12013.
归纳 (1)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 (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 是负数; (3)0的任何次幂等于零; (4)1的任何次幂等于1; (5)-1的偶次幂等于1;-1的奇次幂是-1.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 和 吗?
所以 (-8)5 = -32 768,(-3)6 = 729.
你能迅速判断下列各幂的正负吗?
(1)23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3)(-5)4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4) 中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2. (1)(—7) 5中,底数、指数各是什么?(2)(—10)8中―10叫做什么数?8叫做什么数?(—10)是正数还是负数? 8
【课本P42 练习 第1题】
3.计算:(1)(-1) 10;(2)(-1)7;(3)83; (4)(-5)3;
(5)0.13;(6)(- )4;(7)(-10)3;(8)(-10)5;
【课本P42 练习 第2题】
(4)(-5.6)3.
【课本P43 练习 第3题】
(3)-32=(-3)2. ( )
(4) ( )
(5) ( )
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32 =3×2=6. ( )
(2)(-2)3=(-3)2. ( )
6. (1)计算0.12,12,102,1002,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平方数的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2)计算0.13,13,103,1003,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的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
解:(1)平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2位.(2)立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3位.
1.5.1 乘方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在2+3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哪些运算?这些运算如何进行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 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
思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问题: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哪些运算?
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 与 有什么不同?
(2) 与 有什么不同?
(3) 与 有什么不同?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有括号的,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后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4.如有绝对值,先算绝对值.
【课本P44 练习 】
观察下列三行数,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4,-8,16,-32,64,… ①0,6,-6,18,-30,66,… ②-1,2,-4,8,-16,32,… 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1.计算式子(-1)3 +(-1)6的结果是( )A.1 B.-1 C.0 D.1或-12.设a=-2×32,b=(-2×3)2,c=-(2×3)2,那么a、b、c的大小关系是( )A.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5.1 乘方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举例说明,练一练,答案B,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1.5.1 乘方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忆一忆,×2×2,类比学习,可以简记为,想一想,认识概念,练一练,快速抢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