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观沧海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观沧海课后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时练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其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诗选自_________,是组诗_________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_________。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_________特点。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5.填写。(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6.选择。(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2)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参考答案1.《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3.以抒情为主 4.“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5.(1)观 (2)实景 虚景 (3)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1)C (2)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品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欣赏下列诗歌,完成问题,名句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词默写,填空,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阅读下面的散曲,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题,赏析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