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背景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主问题:《望海潮》是如何通过景语表达情感?
视角:由远及近 由点及面 动静结合
视角:由城内到城外 动静结合 拟人
时间 空间 虚实结合 多感官:视觉嗅觉
意象:珠玑 罗绮 物阜民丰 细节描写
官员:既富武略,又有文才 官民同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十景包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问题 上阕的三幅图和诗中的哪一句相呼应? 下阕最后写道“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用意何在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结合课下注解①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当时诗人途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两浙转运使孙何(也有人认为是杭州太守孙沔)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杨湜《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投赠之作(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词人对杭州城风貌的惊叹;2.对孙何治理有方得赞美;3.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希望得到提携奖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湖十景,婉约派四大旗帜,“点染”艺术,望海潮,总括钱塘繁华,表现官员之乐,因景明情,主旨分析,写作背景,干谒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望海潮,学习目标,慢词之祖婉约之宗,艺术特色之点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的基本常识,知人走近作者,品读诗歌感悟诗情,因景明情,上片小结,下片小结,惊叹赞美艳羡,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由“法”而入,“点染”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