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3.3 抛物线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3.3 抛物线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3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docx、3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3.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一、教学目标1.理解抛物线的定义2.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求法二、教学重难点1.轨迹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利用定义进行转化求焦半径三、教学过程1.抛物线定义的形成1.1回顾总结,引发思考【实际情境】前两节我们学习了椭圆、双曲线这两种圆锥曲线,它们有丰富的几何性质,也有多种定义形式,在3.1节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我们探究了如果动点 到定点 的距离与 到定直线 (不过点 )的距离之比为当时,点 的轨迹为椭圆;在3.2的例题中,延申后我们知道,当 时,点 的轨迹为双曲线;当时,即动点 到定点 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 的距离相等时,点 的轨迹会是什么形状?我们一起来探究.如图, 是定点, 是不经过点 的定直线,是直线上任意一点,过点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拖动点,点随之运动.问题1:它的轨迹是什么形状?你能发现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吗?【预设的答案】抛物线;【设计意图】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引出课题,自然顺畅,且可以让学生产生类比的想法.问题2:分别表示什么呢?【活动预设】引导学生关注动点到定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从而可以用几何特征表述抛物线的定义.问题3:说到抛物线,你能联想到哪些抛物线形状的图形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联想生活、科研和生产中的抛物线,并引导学生联想二次函数,产生思维冲突.1.2类比探究,建立方程问题4:1 比较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你认为如何建立坐标系,可能使所求抛物线的方程形式简单?【活动预设】(1)分组合作探究;(2)画图尝试,如何建系使得方程形式更简单.教师讲授:根据抛物线的定义中涉及的元素以及抛物线的形状,不难想到可以让准线平行于一条坐标轴,过焦点且与准线垂直的直线为另一条坐标轴,例如可以让准线平行于y轴,过焦点且与准线垂直的直线为x轴,这样仍然有3种情况,继续观察,容易想到,x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图中KF的中点,可将其设置为原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图尝试,可以逐渐感知如何建系使得各元素以及曲线的方程形式简单. 问题5:设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则焦点坐标,准线方程,以及抛物线上一点满足的方程如何表示?【设计意图】(1)体验将几何关系用代数表达式表示;(2)感受直接法求轨迹方程;(3)锻炼化简计算能力.问题6:上述方程就是抛物线方程吗?为什么?【预设答案】还不能确定.【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曲线的方程的充分性与完备性.问题7:在建立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选择不同的坐标系我们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哪些不同的形式?【预设答案】焦点在x轴的正负半轴,y轴的正负半轴.【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类比得到不同形式的标准方程.问题8:观察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的抛物线,它们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利用它们的联系如何得到它们的方程的联系?【设计意图】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让学生从旋转的角度,理解点的坐标的变换,再利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便可以利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获得旋转后曲线的方程,以免学生只是从形式上简单猜测其他几种形式的标准方程.问题9:你能说明二次函数的图象为什么是抛物线吗?指出它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预设答案】是,可以通过配方、平移变换成标准方程.【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思考,可以锻炼学生对式的运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的本质思考.2.初步应用,理解概念例1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求它的标准方程.【设计意图】(1)观察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形式,作图并找出对应的特征元素.(2)逆向运用,理解标准方程的对应形式. 例2 (1)抛物线上一点与焦点的距离是则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点的横坐标是 ;(2)抛物线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9的点的坐标是 ____ . 【设计意图】(1)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体会数形结合的应用;(2)从这个例题中归纳概括出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例3 一种卫星接收天线如下图左所示,其曲面与轴截面的交线为抛物线.在轴截面内的卫星波束呈近似平行状态射入形为抛物线的接收天线,经反射聚集到焦点处,如下图(1),已知接收天线的口径(直径)为4.8 m,深度为1 m.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焦点坐标.【设计意图】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抛物线的应用;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归纳小结,文化渗透思考: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哪几种形式?如何利用它们的位置关系求其标准方程?在证明二次函数是抛物线时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如何用坐标表示抛物线的焦半径?【设计意图】(1)梳理本节课对于抛物线的认知,总结本节课涉及的思想方法;(2)进行数学文化渗透,鼓励学生积极攀登知识高峰,进一步体会学习抛物线的应用价值 .四、课后作业:教科书第138页习题3.3第1、2(1)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3.3 抛物线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景导入,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定义,求轨迹方程,方法总结,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3 抛物线示范课课件ppt,共31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3 抛物线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