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四)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四)第1页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四)第2页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四)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四)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四),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检测卷(四)(教师独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报道,入侵中国的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红火蚁食性杂,能够以多种动物、植物及腐肉为食,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破坏力强。研究发现,蚤蝇可在红火蚁体内产卵,幼虫令红火蚁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火蚁与蚤蝇的捕食关系是通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建立起来的
    B.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入侵红火蚁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
    C.决定红火蚁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
    D.红火蚁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 D
    解析 “蚤蝇可在红火蚁体内产卵,幼虫令红火蚁死亡”,说明红火蚁与蚤蝇之间为寄生关系,A错误;因红火蚁活动能力强且个体较小,一般不适宜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B错误;决定红火蚁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是影响红火蚁种群数量的间接因素,C错误;据题干信息“红火蚁食性杂,能够以多种动物、植物及腐肉为食”,说明红火蚁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其中消费者的存在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2.《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春雨过后,白沙河入海口的长趾滨鹬回归。作为一种中小型涉禽,长趾滨鹬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湿地、沼泽、稻田与海滩等地,性较胆小而机警,以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为食,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能提高长趾滨鹬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长趾滨鹬相对集中的区域,采用标记重捕法以估算其数量
    B.长趾滨鹬种群数量增加说明该湿地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C.长趾滨鹬体内的碳元素能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绿色植物
    D.长趾滨鹬同化的能量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生长、发育和繁殖
    答案 D
    解析 要估算长趾滨鹬的种群数量,不能在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估算,A错误;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种群数量增加没有增加该群落的丰富度,B错误;长趾滨鹬体内的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长趾滨鹬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路,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生长、发育和繁殖,D正确。
    3.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迁入的某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
    B.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
    C.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
    D.甲种群的出生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K值时降为0
    答案 D
    解析 甲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数量增长呈“S”形,可知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A正确;根据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变化趋势,可知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B正确;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作为甲的天敌,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C正确;甲种群的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出生率不会降为0,D错误。
    4.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兴趣小组在相应条件下完成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0 h之后,a组的种群数量无K值
    B.随着时间的推移,d组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变大后不变
    C.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30~50 h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
    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计算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小
    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知,在40 h之前由于培养液中食物资源充足,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J”形,但由于空间的限制,40 h之后,a组的种群数量仍有K值,A错误;因环境条件有限,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故随着时间的推移,d组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变大后减少,B错误;根据曲线可知,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30~50 h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C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会将已死的酵母菌计数在内,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
    5.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形曲线,K值为环境容纳量,下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为200)。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C.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2点时是增长型,在S4点时是衰退型
    D.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S3点对应的时刻捕捞
    答案 A
    解析 图中的种群数量变化为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即增长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A正确;据图可知,(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种群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而种群增长速率不一定越大,种群增长速率在种群数量等于K/2(100)时最大,B错误;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2点和S4点时均为增长型,因为此时的种群数量还在K值之下,C错误;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此时的增长速率最大,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种群数量高于S3点时进行捕捞,捕捞后的数量保持在K/2,这样可以使种群数量快速增长,D错误。
    6.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侵入定居阶段到竞争平衡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并未改变
    B.成功定居的先锋植物可能会通过影响环境来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C.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竞争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可以达到相对平衡
    D.相对稳定阶段群落内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
    答案 A
    解析 水平结构是指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同时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7.我国部分地区弃耕农田被外来生物豚草入侵,某生态工作者调查了三个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入侵的群落物种数目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植物学家进一步研究表明,豚草能分泌某种刺激性物质引起动物对其躲避或拒食,同时还能抑制其他植物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不同群落物种数的动态变化
    A.曲线A、B、C分别表示重度、中度、轻度入侵的群落
    B.调查结果说明,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农田弃耕后所发生的演替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D.豚草分泌的物质属于植物激素,在此发挥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A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大,为轻度入侵区,可增加物种多样性,C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为重度入侵区,原因是重度入侵区已形成以豚草为优势的稳定群落,A错误;据图可知,弃耕农田被外来生物豚草入侵后导致物种数及优势种发生变化,说明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农田弃耕后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而沙丘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C错误;植物激素只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而豚草分泌的某种刺激性物质可引起动物对其躲避或拒食,说明该物质不属于植物激素,D错误。
    8.有一种植物叫列当,茎嫩而肉质化,直立伸出地面,偶有分枝,叶片退化为小鳞片,无叶绿素;无真正的根,只有吸盘吸附在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根表,以短须状次生吸器与该类植物根部的维管束相连。下列对该现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列当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列当与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C.列当的存在对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竞争者有利
    D.列当进入一个新的群落后不会对该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
    答案 C
    解析 列当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A错误;列当与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间为寄生关系,B错误;列当的存在对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有害,故对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竞争者有利,C正确;列当进入一个新的群落后会影响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生长繁殖,会对该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D错误。
    9.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的最小阈值。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
    B.同一生态系统的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C.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
    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易被淘汰
    答案 B
    解析 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的最小阈值,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般较强,A正确;同一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有的仅仅处于一个营养级,有的处于多个营养级,那么处于多个营养级的个体生态位会更大,因此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生态位可能不同,B错误;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比如生态位相似的生物草,不同的物种也会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C正确;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由于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来躲避敌害,一般不易被淘汰,D正确。
    10.胶州湾1万亩以上的海域准备推广“贝参藻多营养层次海洋牧场”这一养殖模式,它是指利用立体养殖技术,将藻类、扇贝和海参置于同一片海区养殖,达到生态互补、共生互促目的的养殖方式。鼠尾藻的枝条中上部生长着较窄的狭叶,下部生长着较宽的阔叶,可种植在表层,中层种植扇贝,底层播种海参。请分析此种养殖模式的可行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鼠尾藻枝条叶片有狭叶和阔叶,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水层的太阳光
    B.牧场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平衡的,不需要向海水中投放饵料
    C.藻类、扇贝、海参的分布可体现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D.扇贝和海参的代谢物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鼠尾藻吸收利用
    答案 B
    解析 鼠尾藻的枝条中上部生长着较窄的狭叶,下部生长着较宽的阔叶,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水层的太阳光,A正确;由于人类不断从牧场中收获产物,所以其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不平衡的,同时物质循环是在生物圈内,而不是在该“牧场”中,因此需要向海水中投放饵料,B错误;鼠尾藻种植在表层,中层种植扇贝,底层播种海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扇贝和海参的代谢物中的有机物需要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鼠尾藻吸收利用,D正确。
    11.某地区苹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区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同时提高了苹果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
    C.将废弃物加工的有机肥,能为果树等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D.研究果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错误;“生态桥”工程,可以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有机肥可以被分解者分解,促进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有机肥不能为果树提供能量,C错误;研究果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D错误。
    12.为保护鸟类多样性,某地依据下列示意图将荒草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以作为鸟类的栖息地。拟从“草本植物”“低矮灌木”“高大乔木”中选择适宜树种种植在水岸高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宜选择种植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
    C.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湿地建成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C
    解析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种子等,A正确;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的植物应选择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B正确;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建成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旅游观光价值),D正确。
    13.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上的小型植食性动物,可大量啃食牧草,其洞穴常成为小鸟赖以生存的巢穴。若小鸟发现附近有猛禽,就会立刻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为鼠兔示警。鼠兔是藏狐的主要食物来源,而藏獒经常咬死藏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鼠兔、藏狐和藏獒之间形成一条食物链
    B.小鸟为鼠兔传递的信息类型只有物理信息
    C.一只藏獒捕食一只藏狐,将获得其10%~20%的能量
    D.人类投放有毒物质控制鼠兔的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 D
    解析 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端必须为生产者,鼠兔、藏狐和藏獒都是消费者,不能形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小鸟为鼠兔传递的信息中高声鸣叫是物理信息,扑扇翅膀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此处的“营养级”是指位于食物链中某一级别的群体,而不是个体,因此一只藏獒捕食一只藏狐,藏獒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是藏狐所同化能量的10%~20%,C错误;人类投放有毒物质控制鼠兔的种群密度,是化学物质(有毒物质)直接杀死鼠兔,属于化学防治,D正确。
    14.目前,全国各城市均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协调原理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B
    解析 “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循环原理,A错误;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途径②③优于④,B正确;施用有机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能为农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矿质营养),但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但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改变,D错误。
    15.水葫芦(凤眼莲)是一种浮水植物,原产巴西,在当地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20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一定时期促进了我国畜、禽、渔养殖业的发展,并对水环境的污染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由于其繁殖速度极快,已在多地泛滥成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葫芦作为观赏性植物及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提高水葫芦与其捕食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控制水葫芦的繁殖速度
    C.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选择过程能改变本地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从水葫芦的实例可看出,在引入外来物种时不能选择繁殖能力强的物种
    答案 C
    解析 水葫芦作为观赏性植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水葫芦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缩短或延长食物链可以减少或增加能量的损耗,可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选择过程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改变该地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外来物种往往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引入外来物种需要经过慎重的设计,使其能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网)而相互制约,并非所有的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D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诗经》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体现了很多的生态学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雅·鹿鸣》中记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反映了典型的捕食关系,碳可在苹和鹿之间往复循环
    B.《诗经·国风》中记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其中的声音作为物理信息通过空气传播
    C.《邺风·简兮》中记载:“山有榛,隰有苓”(其中“隰”指低洼地)既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环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陈风·泽陂》中记载:“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反映的是秀美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
    答案 AC
    解析 鹿食用植物(苹)为捕食行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可构成一条简单的食物链,碳在苹和鹿之间单向流动,A错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声音属于物理信息,声音通过空气传播,B正确;“山有榛,隰有苓”,不同环境中分布着各自不同的生物,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生物(如榛、苓),表现出水平方向上有不同生物的分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C错误;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D正确。
    17.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当酵母菌总数为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及种群数量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可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
    B.该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
    C.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
    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 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
    答案 ABD
    解析 估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即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A正确;由题意可知,酵母菌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当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B正确;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酵母菌的K值与酵母菌的接种量没关系,因此培养条件不变,K值也不变,仍为a,C错误;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 mL,营养物质减少,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D正确。
    18.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表示土丘)。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种群的次生演替
    B.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
    C.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D.彻底消灭鼢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CD
    解析 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因为该条件下有土壤条件,种群没有演替的特点,A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但超过C密度值后,植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B错误;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生长,C正确;调查结果显示,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彻底消灭鼢鼠会使植物丰富度下降,进而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19.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被消化吸收的能量相等
    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b
    D.通过投放消化酶可能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D
    解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加上人工输入的能量,A错误;草鱼从第一营养级获得能量h,从人工饲料中获得能量g,这些同化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i),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a,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所获得的同化量为h,故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a,C错误;投放消化酶可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量,从而提高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
    20.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之一,下表为搜集的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资料,以研究环境污染对当地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RQ—风险商数,RQ750>1 050株/hm2 林分密度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 450 (5)整体
    解析 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据图可知,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林分密度450>750>
    1 050株/hm2。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分密度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图示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450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年龄小的数量多,为增长型,其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相关试卷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五):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五),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三):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三),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二):

    这是一份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模块检测卷(二),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