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设计,文件包含232氧化剂和还原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232氧化剂和还原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考点精讲
考点1: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含氧酸
浓硝酸、浓硫酸、稀HNO3
NO2、SO2、NO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盐
KMnO4、KClO3、
FeCl3
Mn2+、Cl-、Fe2+
含高价态元素的氧化物
MnO2
Mn2+
2.常见还原剂及氧化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活泼金属单质
Al、Fe、Zn
Al3+、Fe2+、Zn2+
某些非金属单质
H2、C
H2O、CO2
3.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的得电子的性质
(2)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的失电子的性质
(3)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典例1】已知:氮元素有-3、0、+1、+2、+3、+4和+5七种化合价,试据此判断下列六种化合物:①NO;②N2O3;③N2O4;④HNO3;⑤NH3;⑥N2O中:
(1)氮元素只能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可能是HNO2还原产物的是_____________。
(3)不可能是N2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
(4)已知CuO具有氧化性,能够和氨气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在加热条件下CuO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只能作还原剂;(2)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为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发生还原反应时,化合价要降低,所以NO、NH3和N2O都可能是HNO2的还原产物;(3)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为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发生氧化反应时,化合价要升高,所以氮元素化合价比0价低的NH3不可能是N2的氧化产物;(4)氧化铜具有氧化性,能够把氨气氧化成N2,自己被还原成CuO,同时H和O结合生成水,据此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⑤ (2)①⑤⑥ (3)⑤
(4)2NH3+3CuON2+3Cu+3H2O
【举一反三】(1)N2O4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什么?
提示:N2O4作还原剂时氮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5价,其可能的产物是N2O5或HNO3。
(2)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能够把碳单质氧化成CO2,自身被还原成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C+4HNO3(浓)CO2↑+4NO2↑+2H2O。
【技巧与方法】常见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特点
(1)金属单质只有氧化性
(2)非金属单质中除了F2只有氧化性外,其他一般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在Cl2与H2O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在合成氨反应中,N2为氧化剂,而在N2和O2的反应中,N2为还原剂。
【针对训练】
1.(2020·长沙学业水平模拟)下列物质常用作还原剂的是( )。
A.硝酸 B.高锰酸钾 C.氯气 D.硫酸亚铁
【解析】选D。亚铁盐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是常见的还原剂。硝酸、高锰酸钾和氯气是常见的强氧化剂。
2.对下列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B.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C.氧气通常具有氧化性而不具有还原性
D.盐酸只具有氧化性
【解析】选D。盐酸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因为HCl中H元素化合价可由+1价→0价,Cl元素化合价可由-1价→0价。所以D错。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表现强还原性。CO2可与C反应生成CO表现CO2的氧化性,O2可将一些单质氧化成氧化物,表现氧化性,它一般不具有还原性。
3.(2021·延安高一检测)为了治理废水中Cr2O72-的污染,常先加入试剂使之变为Cr3+,该试剂为( )。
A.NaOH溶液 B.FeCl3溶液
C.Al2(SO4)3溶液 D.Na2SO3和H2SO4
【解析】选D。在Cr2O72-→Cr3+变化过程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变成+3价,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所加入的试剂为强还原性物质,Na2SO3中的硫元素为+4价,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
4.(2021·潍坊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Na+、K、HCl B.Cl2、Al、H2
C.NO2、Na、Al3+ D.O2、SO2、H2O
【解析】选A。B项,Cl2、H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NO2中N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项,SO2中S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H2O中H元素为+1价,处于最高价态,O元素为-2价,处于最低价,故SO2、H2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H+、Cu、Mg、S2-、Zn、O2、SO2在化学反应中能失去电子的有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_性;能获得电子的有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_性;不同反应中,既能失去电子又能获得电子的有_________,表现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解析】能失去电子的粒子,在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显示还原性:一般元素化合价不处于最高价。元素化合价不是最低价,即能得电子,在反应中可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处于中间化合价的元素的原子,既可以失去电子显示还原性,又可以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
【答案】Cu、Mg、S2-、Zn、SO2,还原性;H+、O2、SO2,氧化性;SO2,氧化性,还原性
考点2: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1)根据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2)根据非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1)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2)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如:
(1)比较KMnO4和MnO2氧化性强弱:KMnO4>MnO2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比较Na、Mg、Al的还原性强弱:Na>Mg>Al
①Na与冷水剧烈反应
②Mg与水加热才反应
③Al与水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1)方法:同种物质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2)实例:2Fe+3Cl22FeCl3,Fe+SFeS,氧化性:Cl2>S。
【典例2】(2021·长沙高一检测)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lO3->BrO3->Cl2>Fe3+>I2
B.BrO3->Cl2>ClO3->I2>Fe3+
C.BrO3->ClO3->Cl2>Fe3+>I2
D.BrO3->ClO3->Fe3+>Cl2>I2
【思路点拨】解答有关氧化剂、还原剂强弱比较题目的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①中BrO3-是氧化剂,Cl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O3->ClO3-,②中ClO3-是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3->Cl2,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BrO3->ClO3->Cl2。
【举一反三】(1)反应3I2+Cl-+3H2O=ClO3-+6I-+6H+能否发生?
提示:不能发生。因为若此反应能够发生,则氧化性I2>ClO3-,这与前面的结论矛盾。
(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I-和Fe2+混合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发生的反应是什么?
提示:因为氧化性Cl2>Fe3+>I2,所以还原性I->Fe2+>Cl-,则通入少量Cl2时,Cl2先和还原性强的I-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技巧与方法】氧化还原中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
一般来说,含多种还原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离子)先被氧化;反之,含多种氧化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离子)先被还原
【针对训练】
1.(2020·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检测)金属单质四兄弟W、X、Y、Z不小心掉到稀盐酸池中,反应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W>Z>Y B.Z>X>W>Y
C.W>X>Y>Z D.Y>Z>X>W
【解析】选B。Y没有发生反应,所以Y是还原性最弱的。其他三个可以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Z最剧烈,所以是最活泼的;X比W反应剧烈些,所以X的还原性大于W,所以还原性Z>X>W>Y。
2.在AgNO3、K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属是( )。
A.Cu和Ag B.Cu C.Ag D.K
【解析】选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在题中的盐溶液中加入铁粉,可发生置换反应的有AgNO3和Cu(NO3)2,而KNO3溶液不能;反应后的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还有AgNO3存在,因为Cu、Fe都能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故反应后析出的金属不可能有Cu和Fe,因此本题答案为C。
3.(2021·塘沽高一检测)已知还原性I->Fe2+>Br->Cl-,氧化性Cl2>Br2>Fe3+>I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
A.Br2+2HII2+2HBr
B.2FeCl2+Cl22FeCl3
C.2FeCl2+2HCl+I22FeCl3+2HI
D.Cl2通入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I-先被氧化
【解析】选C。根据Br2+2HII2+2HBr可知氧化性Br2>I2,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成立,故A不符合题意;根据2FeCl2+Cl22FeCl3可知氧化性Cl2>Fe3+,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成立,故B不符合题意;根据2FeCl2+2HCl+I22FeCl3+2HI可得氧化性I2>Fe3+,与题干已知条件矛盾,所以化学方程式不成立,故C符合题意;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Br-,氯气作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即优先氧化I-,叙述成立,故D不符合题意。
4.(2021·宝鸡高一检测)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C.反应②中若得到6.72LCl2(标准状况),则电子转移个数为3.01×1023
D.③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解析】选B。②中生成物有单质但反应物没有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①Cl2+2KBr=2KCl+Br2中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是溴,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是氯酸钾,氧化产物是氯气,氯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气,③2KBrO3+Cl2=Br2+2KClO3中氧化剂是溴酸钾,氧化产物是氯酸钾,所以溴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酸钾,总之,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BrO3>KClO3>Cl2>Br2,故B正确;反应②中若得到6.72LCl2(STP),则电子转移个数=×1×(5-0)×NA=9.03×1023,故C错误;反应2KBrO3+Cl2=Br2+2KClO3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0)×2=10mol,故D错误。
5.(2021•菏泽高一检测)已知: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
MnO2+4HClMnCl2+Cl2↑+2H2O
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的盐酸(>6mol•L-1)反应,MnO2需和浓盐酸(>8mol•L-1)反应。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
B.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C.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
D.盐酸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
【解析】选C。这三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且都有离子参加,所以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故A正确;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0-(-1)]NA=2NA,故B正确;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二氧化锰的氧化性大于氯气,故C错误;盐酸的浓度越大,氯离子的浓度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则氯离子的还原性越强,故D正确。
合格考达标练
1.(2020年7月·湖南合格考真题)可用反应2Al+WO3W+Al2O3制取高熔点的钨,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A.Al B.WO3 C.Al2O3 D.W
【解析】选B。在该反应中钨元素的化合价由WO3中的+6价降低到W中的0价,所以WO3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2.(2021·宿迁高一检测)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包装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为真空包装,如香肠、盐水鸭、月饼等食品,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并放入一小包铁粉。那么铁粉的主要表现的性质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
【解析】选B。铁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防止食品被氧化而变质,Fe没有漂白性和酸性。
3.下列物质中均含有锰元素,其中在反应中锰元素只能被还原的是( )。
A.MnO2 B.KMnO4 C.MnCl2 D.K2MnO4
【解析】选B。锰元素只能被还原说明该物质中锰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四个选项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依次是+4、+7、+2、+6,B选项符合。
4.(2021·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CO2作氧化剂的是( )。
A.Ca(OH)2+CO2CaCO3↓+H2O
B.CO2+2MgC+2MgO
C.2Fe2O3+3C4Fe+3CO2↑
D.C+H2O(g)H2+CO
【解析】选B。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作氧化剂,故B选;CO2为生成物,不作氧化剂,故C不选;CO2为生成物,不作氧化剂,故D不选。
5.(2021·深圳高一检测)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相遇时,存在“争先恐后,强者优先”的现象。请预测,在含FeCl2、MgCl2和HCl的溶液中加入适量Zn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
A.Fe B.H2 C.Mg D.不能确定
【解析】选B。因为氧化性H+>Fe2+>Zn2+>Mg2+,所以Zn粉先跟氧化性最强的H+发生置换反应,然后再与Fe2+发生置换反应。
6.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①Ce4++Fe2+=Fe3++Ce3+;②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 、Sn2+ D.Fe2+、Sn2+、Ce3+
【解析】选A。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反应:Ce4++Fe2+=Fe3++Ce3+,还原性是Fe2+>Ce3+,根据反应:Sn2++2Fe3+=2Fe2++Sn4+,还原性是Sn2+>Fe2+,所以还原性顺序是:Sn2+>Fe2+>Ce3+。
7.氮化铝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半导体材料,可通过氧化铝在一定条件下碳热氮化合成,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l2O3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
B.N2的氧化性大于CO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
D.每生成1个AlN转移的电子数为6个
【解析】选B。Al2O3+N2+3C2AlN+3CO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N2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升高,C为还原剂,Al2O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N2的氧化性大于CO,故B正确;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O,还原产物为AlN,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故C错误;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3,则每生成1个AlN转移的电子数为3个,故D错误。
8.(2021·杭州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
A.2H2+O2=2H2O
B.Na2O+H2O=2NaOH
C.2NaCl+2H2O2NaOH+H2↑+Cl2↑
D.Cl2+H2O=HCl+HClO
【解析】选C。H2O为产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即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B不符合题意;根据反应方程式,H2O中的H→H2,化合价由+1价→0价,化合价降低,即H2O为氧化剂,故C符合题意;根据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为歧化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不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故D不符合题意。
9.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1)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Cu、Ag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其还原性铁>铜;铜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银附在铜丝表面呈银白色,该反应说明还原性铜>银。
【答案】(1)Fe+Cu2+=Fe2++Cu
(2)红色铜丝上有白色金属Ag附着;Cu+2AgNO3=Cu(NO3)2+2Ag
(3)Fe>Cu>Ag;Ag+>Cu2+>Fe2+
10.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为我们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______电子,发生______反应。
(2)理论上,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______剂。
(3)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有______;常作氧化剂的有______(均填序号)。
①KMnO4 ②铝 ③氯水 ④FeCl3 ⑤一氧化碳 ⑥Na2S
(4)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在该反应中,若消耗3molFe,则转移的电子为_____mol。事实证明,钠的还原性比铁的还原性______(填“强”或“弱”)。
【解析】(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2)因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能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则具有还原性,常作还原剂;(3)②中Al为0价,⑤中C为+2价,⑥中S为-2价,均能失去电子,则可作还原剂,而①中Mn为+7价,③为Cl为0,④中Fe为+3价,均能得电子,常作氧化剂;(4)钠与水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而铁与水蒸气反应为3Fe+4H2O(g)Fe3O4+4H2,由电子守恒可知,得失电子数目相同,3molFe反应时生成4molH2,转移的电子为4mol×2×(1-0)。
【答案】(1)得;还原(2)还原;还原(3)②⑤⑥;①③④
(4)2Na+2H2O=2NaOH+H2↑;8;强
等级考提升练
1.(2021·厦门高一检测)在下列反应中,盐酸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CaCO3+2HClCaCl2+H2O+CO2↑
C.Zn+2HClZnCl2+H2↑
D.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解析】选D。NaOH+HClNaCl+H2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Cl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CaCO3+2HClCaCl2+H2O+C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Cl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Zn+2HClZnCl2+H2↑中,HCl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为0,作氧化剂,HCl表现氧化性,故C错误;MnO2+4HCl(浓)MnCl2+Cl2↑+2H2O,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Cl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故D正确。
2.有下列反应:
①2Na2SO3+O22Na2SO4(时间不长)
②2H2SO3+O22H2SO4(时间较长)
③2SO2+O22SO3
说明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Na2SO3、H2SO3、SO3、SO2 B.SO2、H2SO3、Na2SO3
C.H2SO3、SO2、Na2SO3 D.Na2SO3、SO2、H2SO3
【解析】选B。①“时间不长”,说明Na2SO3能被O2快速氧化;②“时间较长”,说明H2SO3能被O2缓慢氧化;③需要条件“加热、催化剂”,反应条件很高,说明SO2难以氧化。
3.(2020~2021学年佛山高一上期中)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得电子越多,其氧化性越强
B.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在反应中易失电子的物质
D.在反应中易结合电子的物质
【解析】选D。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故A错误;氧化剂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氯气,故B错误;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故C错误;氧化剂在反应中为易结合电子的物质,故D正确。
4.(2021年1月·浙江选考真题)关于反应8NH3+6NO2=7N2+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中H元素被氧化
B.NO2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
【解析】选D。NH3中H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其未被氧化,被氧化的是N元素,A不正确;NO2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B不正确;该反应中,NH3是还原剂,NO2是氧化剂。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C说法不正确;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N2。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因此,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D说法正确。
5.(2021·梅州高一检测)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NO3在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出酸性
B.每生成22.4LNO(标准状况)有3mol电子转移
C.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molCu还原8mol的HNO3
D.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molCu还原2mol的HNO3
【解析】选C。通过分析化合价可知硝酸有一部分被还原为NO,表现氧化性,有一部分生成了Cu(NO3)2,表现酸性,因此A选项正确;通过分析化合价HNO3→NO(+5→+3)可知每升成1molNO有3mol电子转移,因此B选项正确;通过分析化合价可知虽然参与反应的铜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但是硝酸分为2部分参加反应,被还原的硝酸与表现酸性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2:6,因此铜作还原剂,3molCu还原2mol的HNO3。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6.(2020·北京顺义区高一检测)为了防止钢铁零件生锈,常采用化学处理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Fe3O4的致密保护层--“发蓝”。化学处理过程中其中一步的反应为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Fe的还原性最强
B.上述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NaNO2的氧化性最强
C.上述反应中,铁是还原剂,NaNO2和NaOH是氧化剂
D.NO2-的氧化性大于FeO22-的氧化性
【解析】选C。在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反应中,Fe是还原剂,还原性最强,故A正确;NaNO2是氧化剂,氧化性最强,故B正确;NaOH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NO2-是氧化剂,FeO22-是氧化产物,所以NO2-的氧化性大于FeO22-的氧化性,故D正确。
7.(2021·温州高一检测)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SO42-+4H++2Fe2+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2H++SO42-=SO2+O2+2H2O
D.2Fe3++2I-=2Fe2++I2
【解析】选C。反应中还原剂为二氧化硫,还原产物为亚铁离子,还原性二氧化硫大于亚铁离子,符合,故A正确;反应中还原剂为二氧化硫,还原产物为碘离子,还原性二氧化硫大于碘离子,符合题中还原性的式子,故B正确;反应中还原剂为双氧水,还原产物为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大于双氧水的,故反应不发生,故C错误;反应中还原剂为碘离子,还原产物为亚铁离子,还原性碘离子大于亚铁离子,反应可以发生,故D正确。
8.(2021·大庆高一检测)Cl2是常见的氧化剂,可氧化Fe2+、Br-、I-等离子,且已知还原性顺序是:I->Fe2+>Br->Cl-。在FeI2和FeBr2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组不合理的是( )。
A.Fe3+、Br-、Cl- B.Fe2+、Br-、Cl-
C.Fe2+、Br-、Cl-、I- D.Fe2+、Cl-、I-
【解析】选D。根据还原性顺序I->Fe2+>Br->Cl-,可以判断氧化性顺序是:Cl2>Br2>Fe3+>I2,氧化性强的先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则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Cl2+2I-=I2+2Cl-,2Fe2++Cl2=2Fe3++2Cl-,Cl2+2Br-=Br2+2Cl-。在FeI2和FeBr2混合溶液中存在I-、Fe2+、Br-、Cl-,通入Cl2,先I-被氧化,其次是Fe2+,然后是Br-。A选项,溶液中存在Fe3+、Br-、Cl-,说明Fe2+被完全氧化,此时I-也被完全氧化,正确;B选项,溶液中存在Fe2+、Br-、Cl-,说明I-被完全氧化,此时Fe2+和Br-可能被氧化,也可能没有被氧化,正确;C选项,溶液中存在Fe2+、Br-、Cl-、I-,说明I-没有被完全氧化,其他离子也不可能被氧化,正确;D选项,溶液中存在Fe2+、Cl-、I-,说明Br-被完全氧化,此时Fe2+、I-被完全氧化,不可能存在于溶液中,错误。
9.(2021·陕西榆林高一期末)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O3在发生器中作氧化剂
B.吸收塔中1molH2O2得到2mol电子
C.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会导致H2O2的分解
D.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2SO4
【解析】选B。根据流程图,NaClO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Na2SO4+2ClO2,其中NaClO3作氧化剂,故A说法正确;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1molH2O2失去2mol电子,故B说法错误;H2O2在高温下易分解,故吸收塔的温度不能太高,故C说法正确;根据选项A的分析,母液中溶质主要为Na2SO4,故D说法正确。
11.(2020·北京丰台区高一检测)双氧水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基础和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H2O2的性质
序号
实验
实验现象
ⅰ
向5%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A.溶液紫色褪去
B.有大量气泡产生
ⅱ
向5%H2O2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C.溶液变蓝
①从理论上看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能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可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
①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84消毒液的溶液在浸泡餐具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CO2消毒杀菌能力增强,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3)2016年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的原因是NaClO与H2O2反应产生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
①该反应说明氧化性:NaClO_______H2O2(填“>”或“<”)。
②当有0.1molO2生成时,转移电子_______mol
【答案】(1)①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化合价可升高被氧化,具有还原性②1;ab
(2)①Cl2+2NaOH=NaCl+NaClO+H2O ②酸;盐;酸;盐
(3)①>②0.2
【解析】(1)①H2O2分子中,O呈-1价,且可升高被氧化,故H2O2具有还原性;②实验I中的KMnO4是强氧化剂,实验II中的KI是强还原剂,故实验I能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现象ab可作为证据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①Cl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②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CO2+H2O+NaClO=HClO+NaHCO3,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合规律是强酸制弱酸,即酸+盐=酸+盐;(3)①NaClO一般做氧化剂,还原产物是Cl-,故NaClO与H2O2反应产生的O2是由H2O2被氧化而来,即H2O2作还原剂,所以氧化性:NaClO>H2O2;②生成O2,O的化合价由-1变为0,则生成0.1molO2,转移电子0.2mol。
12.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已知:氧化性Cu2+>I2>Cu+,还原性Cu>I->Cu+。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还原产物+较弱氧化产物。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______I-(填“>”、“<”、“=”);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_____(填“高”、“低”、“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转移电子2mol
【解析】(1)根据题意:还原性Cu>I->Cu+,碘离子对应的氧化产物是单质碘,铜离子做氧化剂时被还原为低价的亚铜离子;(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其中的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的缘故,加入金属铜,金属铜可以和碘单质反应,即2Cu+I2=2CuI↓;(3)碘离子的还原性比硫离子的还原性弱,所以碘单质可以和硫化氢反应生成单质硫和碘化氢,这种方法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得到的HI溶液浓度更高;(4)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化合价升高的汞元素,故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Cu元素所在的反应物CuI是氧化剂,故b正确;化合价升高的汞元素所在产物Cu2HgI4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铜元素所在的产物Cu2HgI4是还原产物,所以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2,故d正确。
【答案】(1)CuI;I2(2)2Cu+I2=2CuI↓(3)>;高(4)ac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132气体摩尔体积-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132气体摩尔体积-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节 铁的多样性导学案,文件包含311铁与铁盐-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11铁与铁盐-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硫的转化学案设计,文件包含322硫酸及其酸雨-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22硫酸及其酸雨-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