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5.1生物多样性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5.1生物多样性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
    15.1生物多样性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
    15.1生物多样性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优秀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优秀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1生物多样性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入侵会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异地保护
    D. 生物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下列关于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 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C.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南靖乐土热带原始雨林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动植物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条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条纹既可产生视觉假象以迷惑捕食者,又可使斑马比纯色马更能有效抵御蚊虫的叮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斑马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对其有利的
    B. 条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C. 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D. 每匹斑马的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印度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A. 基因多样性 B. 生物种类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生活环境多样性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生长距离迁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
    B. 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移行为
    C. 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 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中储存有不同生物的基因样本超过1000万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基因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C. 基因库中储存的基因都相同 D. 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5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
    B.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一个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标志是(    A. 分解者大量减少 B. 生产者大量减少 C. 动物大量减少 D. 生物种类的减少下表各选项中概念间的关系与下图不相符的是(       选项1234A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微生物真菌大型真菌灵芝C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菜豆DA. A B. B C. C D. D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遗传资源的是(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以上三项都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出,倡导节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B. 水稻加工成的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口腔、胃和小肠
    C. 水稻加工成的大米种下去不能萌发的原因是胚乳不完整
    D. 一粒水稻就是一个种子,它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2019年被誉为“长江淡水鱼之王“的长江白鲟宣告灭绝,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C. 为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到动、植物园是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实质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C.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韩城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东部,是黄土高原上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具有原始性的一片天然林区。保护区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194种,昆虫432种(数据截止到2010年)。除栖息着褐马鸡外,还有金钱豹、金雕、黑鹳、白肩雕、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相关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保护区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194种,昆虫432种”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B. 褐马鸡吃植物的叶、嫩茎、幼芽、花蕾、浆果、种子,也吃动物,既属于植食动物,也属于肉食动物
    C. 自然保护区是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D. 褐马鸡、金钱豹等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态系统海洋热带雨林其他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25220073022321478592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
    3)建立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保护生物______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_____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材料二:人类目前所认识和利用的生物资源只是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还有待开发,这些生物在提取新药、改良生物品种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材料三: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原因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的影响其他原因鸟类20%60%12%8%哺乳类31%32%17%20%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在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2)由材料二可知,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价值;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调节器”,这是因为森林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3)分析材料三,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选填“迁地保护”或“就地保护”),其主要场所是_____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云南省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主要有169类,占全国的80%,灌丛生态系统4类,草甸生态系统3类,还有高原湖泊、冰山遗迹、稀树灌木草丛等生态系统。为了保护云南省典型生态系统,云南省已建立了161处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
    资料二: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式依然严峻,原始天然林面积减少,部分高山草甸不同程度退化。自然湿地的占用和垦殖现象还未得到根本遏制,28%的湿地外来生物入侵严重,25%的湿地污染威胁加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濒危程度尚未得到有效减缓:3625种生物物种处于受威胁状态,其中云南特有种891种。单花百合、云南刺果藓、大鳞白鱼、异龙鲤、滇池蝾螈等8个物种于2017年已宣布灭绝。
    1)资料一中的数据展示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的多样性。
    2)滇池蝾螈属于两栖动物,曾经主要生活在滇池沿岸的湿地,成体蝾螈用______呼吸,______可辅助呼吸。分析资料二,造成滇池蝾螈灭绝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综合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生物入侵会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的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D正确。
    故选:C
    1)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
    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2.【答案】B 【解析】解: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A正确;
    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B错误;
    C、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正确;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正确。
    故选:B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共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斤。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的分类等知识。
     3.【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的丰富性, 题干中南靖乐土热带原始雨林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 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4.【答案】C 【解析】A、斑马产生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A错误;
    B、斑纹的变异是斑马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C正确;
    D、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起着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5.【答案】A 【解析】解: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印度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故选: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6.【答案】C 【解析】解:A、象群具有社会行为,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A正确;
    B、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移行为,B正确;
    C、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D正确。
    故选:C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7.【答案】C 【解析】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正确;
    B、基因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正确;
    C、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储存的基因多种多样,错误。
    D、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正确;
    故选: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8.【答案】C 【解析】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A错误。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错误。
    C、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故选:C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9.【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绿色植物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受到严重破坏时,生态系统的功能就难以维持,生物种类将减少,食物网将简化,大量生物的死亡甚至绝灭,整个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资源。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解:A、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正确;
    B、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而胃不能消化淀粉,错误;
    C、水稻加工成的大米基本只剩下胚乳部分,胚不完整,故种下去不能萌发,错误;
    D、水稻的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离,一粒水稻就是一个果实,它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错误。
    故选:A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①种子具有完整的胚;②胚是有生命的;③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本题涉及知识面广,解答时注意结合实际,灵活解答。
     13.【答案】B 【解析】解: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A错误;
    B、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熟记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保护措施是解答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错误;
    B、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B正确;
    C、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尽相同,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C正确;
    D、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正确。
    故选: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15.【答案】B 【解析】解: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分析题干中的资料可知,保护区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194种,昆虫432种”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A正确;
    B、褐马鸡吃植物的叶、嫩茎、幼芽、花蕾、浆果、种子,也吃动物,属于杂食性动物,B错误;
    C、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是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C正确;
    D、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因此褐马鸡、金钱豹等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正确。
    故选:B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天然实验室”,是“活的自然博物馆”.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6.【答案】1)大于
    2)减弱
    3)自然保护区
    4)基因
    5)多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存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生态系统的调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保护,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解答】
    1)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大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所以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多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存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故答案为:
    1)大于
    2)减弱
    3)自然保护区
    4)基因
    5)多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存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17.【答案】1)加快;
    2)潜在;  间接;
    3)栖息地丧失;
    ​​​​​​​4)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由材料二可知,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调节器”,这是因为森林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由上表材料三可知,栖息地丧失分别占哺乳类和鸟类丧失原因的32%60%,故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其场所是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加快;(2)潜在;间接;(3)栖息地丧失;(4)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识表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理解保护生物栖息环境的意义。
     18.【答案】1)生态系统;
    2)肺;皮肤;外来生物入侵严重,湿地污染威胁加大;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主要有169类,占全国的80%,灌丛生态系统4类,草甸生态系统3类,还有高原湖泊、冰山遗迹、稀树灌木草丛等生态系统。展示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滇池蝾螈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分析资料二,造成滇池蝾螈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外来生物入侵严重,湿地污染威胁加大。
    3)综合资料分析可以看出,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相关试卷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多样性第十五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多样性第十五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当堂检测题,共8页。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精品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