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无题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为朦胧诗鼻祖。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尤其写一些爱情诗。
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 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无 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 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困难,离别时也更加痛苦。又兼暮春时节,春风无力,百花凋零。
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映衬爱情的艰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与“思”谐音,暗喻相思之意
春蚕只有到死的时候才会停止吐丝,蜡烛只有化成灰时才会没有了泪水。
“丝”字与“思”谐音双关,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表现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现在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两句就“合掌”,就是说意思太接近了。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一联中对仗的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妻子早晨照镜子,只担心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容颜逐渐消失。男子夜晚读书时,应该感觉到清冷的月光寒气袭人。
如云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应”是估计、料想的意思,表明这一切都是女子有自己转向对对方的想象,想象着对方别后的生活,表现了思念之深。
“寒”是寒冷、凄凉之意,一语双关,渲染了凄清寒冷的环境,烘托出了悲凉伤感的心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好在)蓬莱山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可以让青鸟一样的信使热情而周到地为我探寻、察看,传递消息。
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指信使。
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一来,倾诉了自己绝对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二来也让这个愿望带上了相对渺茫的意味。
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从而让全诗从头至尾 融铸出了一段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与相思之苦。
李商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 他九岁时父亲去世了,死在浙江,他是家里最大的男孩,于是“躬奉板舆”。但他们那时已经离开河南老家很久了,“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 历史上记载,他十几岁就写过《才论》《圣论》。 但他只活了四十几岁,历经六个皇帝,仕宦之路坎坷。当时牛、李两党之争,李党人王茂元是他的岳父,李商隐从而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带着一颗“夙心”,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所有的哀怨和苦闷只能被委婉曲折地表达在诗作里。
他所写的世界,永远是一个失落的世界,永远是在追寻跟哀悼之间的怅惘,永远是在追寻跟失落之间。 ——叶嘉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无题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无题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商隐,知人论世,朗读诗歌,理解大意,体悟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测,寻读诗眼,品读意象揣摩虚词,首联东风无力百花残,情景交融,自然环境,爱情艰难,内心凄楚,思谐音,吐丝绵绵不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无题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无题背景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人简介,朗读诗歌,艰难悲苦的爱,向死而生的爱,双重叠加的爱,无望而望的爱,积累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