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12教材基础实验分类归纳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12教材基础实验分类归纳试题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12教材基础实验分类归纳试题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12教材基础实验分类归纳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12教材基础实验分类归纳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12教材基础实验分类归纳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跟踪检测(十二)一、选择题1.(2021·广东梅州市·高三一模)下列实验与所用试剂对应正确的是( D )A.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糖含量——双缩脲试剂B.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酒精——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观察生活状态的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健那绿染液D.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解析】 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糖含量——斐林试剂,A错误;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B错误;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C错误;观察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时,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正确。2.(2021·山西晋中市·高三二模)在生物学实验中,下列有关冲洗或漂洗操作错误的是( C )编号实验名称冲洗或漂洗的时间用于冲洗或漂洗的试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前蒸馏水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解离后清水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卡诺氏液固定后清水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染色后酒精A.实验   B.实验C.实验   D.实验【解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残留盐酸,便于染色,正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后需用清水漂洗,目的是洗去残留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并便于染色,正确。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利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正确。3.(2021·山东枣庄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泡过卡诺氏液的根尖B.无水乙醇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D.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解析】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A正确;由于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B正确;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以免腐烂,C正确;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错误。4.(2021·重庆巴蜀模拟)有些实验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以避免人体受到伤害。下列措施主要不是为了达成该目的的是( D )A.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用培养皿盖住倒入了层析液的小烧杯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来到调查地点后先大致观察地形C.检测酒精的产生时,缓慢往试管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水解后用缓水流冲洗涂片【解析】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用培养皿盖住倒入了层析液的小烧杯,是因为层析液会产生挥发性物质,避免伤害身体,A项不符合题意;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来到调查地点后先大致观察地形,避免地形原因造成人身伤害,B项不符合题意;检测酒精的产生时,因为浓硫酸对身体有害,故应缓慢往试管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避免接触身体,C项不符合题意;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水解后用缓水流冲洗涂片是为了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避免解离过度且避免冲走细胞,不是避免人体受到伤害,D项符合题意。5.(2021·湖北高三一模)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C.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上清液检测结果的影响相同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解析】 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不相同,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A错误;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不相同,解离时间太短则组织细胞没有完全分离开,解离时间过长会导致根尖过于酥烂,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都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C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不相同,若间隔时间太短,被标记的个体没有与未被标记的个体充分混合均匀,这会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D错误。6.(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三月考)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C )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多次计数取平均值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对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标志物不能过于明显【解析】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正确;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B正确;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对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观察的是细胞原样、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目的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不能过于明显,否则易被天敌捕食,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7.(2021·山东泰安高三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解析】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占细胞周期中比例越大的时期,处于该时期的细胞数目就越多,反之较少,所以能根据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时间长短,A正确;因为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与琼脂块的大小无关,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表示的是运输效率,不是运输速率,B错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应该在培养期的不同时间点内多次取样,并且每个时间点要多次取样,以求平均值,C错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适宜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而不是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D错误。8.(2021·吉林市高三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C )A.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生长素在尖端发生了横向运输B.在鉴定还原糖时,为了避免样液本身颜色对实验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C.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后,个体较大的可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D.使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可以观察到新鲜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内部结构【解析】 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A错误;甘蔗含有丰富的蔗糖,蔗糖为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后,对于个体较大的小动物可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C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不能观察到新鲜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内部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新鲜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内部结构,D错误。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A.用甲基绿染液单独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染色,观察细胞内DNA分布,也可用二苯胺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直接鉴定DNA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进行体验细胞膜制备实验C.用苏丹或苏丹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D.用卡诺氏液对低温处理的根尖进行固定后,直接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解析】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若单独使用,每种染色剂都能使两种核酸着色,A错误;体验细胞膜制备实验中,需先用生理盐水对猪血细胞进行稀释处理,即在血液中加适量的生理盐水,B错误;用苏丹或苏丹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用卡诺氏液对低温处理的根尖进行固定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接着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错误。10.(2021·山东潍坊高三一模)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编号实验名称实验操作或现象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蝗虫精巢切片时,能看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低倍镜下可观察到: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均一致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滴加培养液时,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让其渗入A.实验   B.实验C.实验   D.实验【解析】 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是经过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精巢是一个既有减数分裂又有有丝分裂的场所,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正确;不同的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不同,所以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情况不同,B错误;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先用低温处理材料,再制成装片进行观察,C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记数前,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D错误。11.(2020·开封三模)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导致滤纸条上出现明显的色素带重叠C.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以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D.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解析】 盐酸处理细胞导致细胞水解死亡,而健那绿染液是对活细胞中线粒体进行染色的试剂,A错误;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变浅,B错误;预实验可以为正式实验摸索实验条件和范围,C正确;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错误。12.(2021·奉新高三月考)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RNA只有mRNA和tRNA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体现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D.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解析】 培养时间越长,复制的次数越多,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A错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涉及的RNA有mRNA、tRNA、rRN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B错误;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发生中心法则中的RNA逆转录、RNA复制,C错误;若培养时间过短,绝大部分的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则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中,若培养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则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中,D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21·山东高三三模)下图表示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三个实验的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A表示研磨提取洋葱叶肉细胞中的色素,研磨后过滤获得滤液。从安全和实验效果角度考虑,在研钵中可以加入的以及要将色素提取液进行过滤时漏斗中要放入的分别是__①②③④__(填序号)。弄碎的洋葱叶   少量的二氧化硅少量的碳酸钙  无水乙醇丙酮   单层尼龙布定性滤纸   单层纱布步骤A、B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滤纸条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洋葱叶放置时间过久发黄(叶绿素没有了或因缺光、缺镁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或被强光被分解了)__。(2)用洋葱根尖做有丝分裂实验中的C操作包括__解离漂洗染色制片__等步骤,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是应处于__细胞分裂间(答间就给分)__期的细胞。(3)假设图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显示细胞所处的状态以及处此时充满的溶液分别为__质壁分离、蔗糖溶液__,某学生在进行D步骤时,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细胞失水过多(细胞质壁分离时间过长)死亡__。(4)在利用洋葱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__洗涤剂和食盐__,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以便进行DNA的提取和鉴定。除了上述实验以外,洋葱可作为实验材料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实验有__①③⑤__(填序号)。探究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探究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5)有资料表明,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萌发。现欲探究300 mg/L赤霉素溶液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取同种花生种子若干,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用等量的300_mg/L赤霉素溶液、蒸馏水进行相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观察并统计两组花生种子的萌发率(要有选材、分组、处理条件含自变量及无关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五个点)__。【解析】 (1)在研磨提取洋葱叶肉细胞中的色素时,应向研钵中加入洋葱的绿叶并用剪刀剪碎,再加入SiO2使研磨更充分,加入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加入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研磨后过滤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图中所示滤纸条上只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两条色素带,缺少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已知步骤A、B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则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洋葱叶放置时间过久,叶绿素被分解而导致叶片发黄。(2)用洋葱根尖做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步骤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最长,故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应是处于间期的细胞。(3)图显示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处为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故处充满的是外界溶液,即蔗糖溶液。D步骤为将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若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细胞质壁分离时间过长)已死亡。(4)在利用洋葱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加入食盐有利于DNA的溶解。除了上述实验以外,洋葱可作为实验材料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实验有:用无色的根尖细胞探究是否含有脂肪;用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探究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用来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5)欲探究300 mg/L赤霉素溶液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300 mg/L赤霉素溶液,因变量为花生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情况和培养条件等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实验的主要思路是取同种花生种子若干,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用等量的300 mg/L赤霉素溶液、蒸馏水进行相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观察并统计两组花生种子的萌发率。14.(2021·江西高三)同位素示踪法能有效的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该方法的使用,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叶绿体中发生的光合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给小球藻提供C18O2和H2O,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__C18O2中的部分氧转移到HO中,H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反应生成的18O2__。(2)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了如下实验,以14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不断缩短用煮沸的甲醇杀死小球藻的时间,再将提取物经过纸层析法进行__分离__,根据__14C标记的化合物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__,推测出了C的转移过程。反应时间14C标记的化合物30 s多种5 s14C3,14C5,14C6<1 s90%14C3(3)在此实验之后,卡尔文通过类似的实验方法进一步找出了与CO2反应的物质,请根据暗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规律,推测出卡尔文所用的实验方案__取两组培养有小球藻的试管分别标记为甲乙两组,甲组在培养过程的某时刻用煮沸的甲醇杀死小球藻,乙组则在同时突然减少或停止(增加)供应14CO2,之后短时间内也用甲醇杀死小球藻,通过层析法比较找出相对于甲组,乙组提取液中含量明显增加(减少)的化合物即为固定CO2的化合物_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解析】 (1)给小球藻提供C18O2和H2O,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由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可知,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C18O2中的部分氧转移到HO中,H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反应生成的18O2。(2)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了如下实验,以14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不断缩短用煮沸的甲醇杀死小球藻的时间,再将提取物经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带14C标记的化合物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推测出了C的转移过程。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暗反应中14CO2经固定成214C3,再还原成14C6H12O6和C5。在1 s内主要是碳的固定,产物是C3。(3)在此实验之后,卡尔文通过类似的实验方法进一步找出了与CO2反应的物质,请根据暗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规律,推测出卡尔文所用的实验方案可能为:取两组培养有小球藻的试管分别标记为甲乙两组,甲组在培养过程的某时刻用煮沸的甲醇杀死小球藻,乙组则在同时突然减少或停止(增加)供应14CO2,之后短时间内也用甲醇杀死小球藻,通过层析法比较找出相对于甲组,乙组提取液中含量明显增加(减少)的化合物即为固定CO2的化合物。15.(2021·天津高三一模)请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或分析与讨论:(1)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时的操作。若直接从静置锥形瓶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计数,其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会__偏大或偏小__。若计数时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偏大__。(2)某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取材位置不合适;取材时间不合适;视野选择不合适__(答出2点即可)。(3)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__。(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__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__。为什么?__因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更多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__。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解析】 (1)进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若直接从静置锥形瓶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计数,如果是从静止的酵母菌培养液底部取样统计,会导致计数结果偏大;如果是从静止的酵母菌培养液澄清液取样统计,会导致计数结果偏小。操作时应先盖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酵母菌液,然后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如果先将培养液滴加到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计数,由于已加入的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盖玻片未能严密的盖到计数板表面上,使计数室内的体积增大,从而使计数结果偏高。(2)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而图中有些细胞呈长方形,可能是取材位置不合适,也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合适,图中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也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3)验证某种激素的作用实验操作设计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注射胰岛素)出现相应激素缺乏对应的病症(低血糖)推知该种激素的生理功能(降低血糖浓度)再次注射这种激素或相应的物质(葡萄糖)实验动物病症的恢复充分说明该激素的生理功能;因此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因为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更多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测实验结果: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 二轮专题跟踪练习19 基础实验专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 二轮专题跟踪练习19 基础实验专题(含答案解析),共8页。

    一、教材中的实验归纳(知识归纳与讲解)-高考生物实验专题:

    这是一份一、教材中的实验归纳(知识归纳与讲解)-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操作步骤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教材中的实验剖析(知识归纳与讲解)-高考生物实验专题:

    这是一份二、教材中的实验剖析(知识归纳与讲解)-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镜头区别, 有关放大倍数的问题,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视野中污点的判断,5 cm见方的“井”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