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 厘米、分米、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一 厘米、分米、米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实践应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3 认识线段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经历直观认识、测量和画线段的过程,体会画线段的方法。
2、初步认识线段,能用直尺准确测量线段的长度。
3、在用直尺测量纸条、毛线、线段等学习活动中,体会线段的特征,感受学习的乐趣。
重点
难点
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线段的画法。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拿出一支新铅笔,用直尺量一量。
二、探究体验
(一)、用直尺测量
1、引导学生测量彩色纸条的长。
教师课件演示测量纸条的方法。明确:一般情况下,在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把直尺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测量一段毛线的长度。
(1)教师提出测量毛线长度的要求。讨论:怎样测量弯曲毛线的长度?
(2)组织学生实际测量并交流结果。
3、认识线段。
(1)组织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并说一说毛线拉直后的样子。
(2)教师讲解: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
(二)组织学生试一试。
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教材中两条线段的长度,并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三)组织学生画一画。
1、教师说明,用直尺可以画一定长度的线段,让学生讨论一下怎样画。
教师明确: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要求画几厘米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
2、组织学生用直尺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教师示范画出一条4厘米长度的线段。
三、实践应用。
组织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习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测量的方法。可能说出:在测量时,把直尺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讨论后自己测量。
(3)组织学生汇报。学生汇报时可能说出:这个纸条的长是8厘米。
学生可能说出:把直线拉直,再量。
学生独立测量后班内交流,可能说出:这条毛线长7厘米。
学生在同桌内互相比划。
学生自己独立测量,然后班内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可能说出:第一条线段长3厘米,第二条线段长4厘米。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班内交流时可能说出: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
学生独立画线段后在组内交流画法,然后在班内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班内交流。
学生自主汇报收获。
也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测量。
板
书
设
计
认识线段
线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线段的初步认识_冀教版 (2),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语,引入新课,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一 厘米、分米、米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预设,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材简读,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二年级下册一 厘米、分米、米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线段的特征,学习画线段,练习巩固,拓展提升,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