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共11页。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www*.@z~z#st^ep.com]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 一、基础训练营。(31分)[www.*z%zstep#.~co^m]1. 看拼音,写词语。(5分)一年级时,稚嫩的我tǎn tè bù ān( ),地跨进校门,方老师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我望着qiǎn xiào yíng yíng ( )的她,一字一顿地念着“方——老——师”。写字课上,我急于模仿,一笔一画却是wāi wāi niǔ niǔ( )的,方老师yǔ zhòng xīn cháng( )地对我说:“zì rú qí rén ( ),写字不能一味地模仿,还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2. 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承载(zǎi) 友谊(yì)B. 脸颊(jiá) 颤抖(zhàn)C. 琴弦(xuán) 俯下(fǔ)D. 轨道(guǐ) 时间轴(zhó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朝西相处 依依不舍B. 桃里满门 尾尾动听C. 戛然而止 寂静无人D. 身临其镜 迫不急待(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没有使用其比喻义的一项是( )A. 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B. 老师,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C. 我们失去了一个奖杯,但收获了同学的友谊,收获了宝贵的真情。D. 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二重唱的两个声部。(4)下列不适合用于赞美教师的精神品质的诗句是( )A.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源#:中教&~网%]D.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5)同学请你在毕业纪念册上留言,下列诗句中最适合用来表达你们的深情厚谊的一项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源:*#z~zste@p.^com](6)一位同学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下列最适合的一项是[w*ww.~z@zs%tep.co#m]( )A. 花香馥郁今日情 春光洋溢赤子心B. 不舍青青校园草 难忘款款恩师情C. 树下芳草春来绿 坛前鲜花别样红D. 花草逢霖示我心 书案载语传深情3. 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成语或名句。(6分)(1)“________________”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一心想做成一件事却没有做成,不经意做的事情反而顺利地取得了好的结果。(3)六年的小学时光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时间,勤奋学习。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1)老师把我带到座位上,对我说:“我是方老师。”(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师,您帮助我们提高了知识和能力。(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师的爱犹如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身心;老师的爱犹如春天的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爱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二、综合展示厅。(16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5. 时光荏苒,六年的小学时光转瞬即逝。在这六年里,我们经历过风雨挫折,我们收获了真挚友情……为了给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六(1)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练习。(1)[忆往昔感慨万千]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仿照例子,将下面的“成长之藤”补充完整。(3分)(2)[做策划细致周到]假如你是活动的策划人,请开动脑筋,把下面的策划书补充完整。(8分)毕业联欢会策划书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分工整体统筹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场具体布置:李晴和金晶负责悬挂气球与彩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邀请嘉宾人员名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教*育^出版网~]活动主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秩序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教@育出#~版&网](3)[写寄语畅所欲言]请任选一位老师和同学,给他(她)们写几句毕业赠言。(5分)写给(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给( )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本直通车。(4分)6. 选择正确的答案。(1)《老师领进门》说明了( )(2)《作文上的红双圈》说明了( )(3)《给老师的一封信》表达了( )(4)《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告诉我们( )A. 要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已有的经验,再继续前进。B. 才华横溢的田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C. “我”对方老师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D. 老师的激励能开启学生文学创作的大门。四、阅读检阅台。(19分)(一)材料阅读。(8分) 7. 节目《高山流水》出自一个典故,讲述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故事。后来人[中^国教育出版*#~%网]们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8. 下列哪位同学的说法有误?( )(2分)A. 白玲:晚会的节目种类真丰富,有歌舞表演、相声、小品、互动游戏等。B. 蒋佳:晚会以大合唱开场,以师生互赠寄语收场。C. 秦南:晚会后半场的诗朗诵和相声表演节目,会惹得全场师生一会儿哭,一会儿笑。9. 第5个节目和第6个节目之间需要一段串词,请你试着写一写。(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zstep&.c%o*m](二)课外阅读。(12分)第十一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有一所小学。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断言:第十一位教师也不会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的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她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了一起。三个月后,女大学生所在城市的正式工作单位发来了通知。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到村外,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响亮的声音久久回荡着。代课教师忍不住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正齐刷刷地站在高坡上向她深深地鞠躬。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九十度鞠躬和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停住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教师。往后的日子,她在这所小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种种原因导致没能去成。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临走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这所小学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规定,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第二天,我早早赶往学校,刚走到院墙外,就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有删改)10. 女大学生起初要离开学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最终留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1. 文中两次写孩子们背诵白居易的那首诗,这两次背诵分别是为了什么?请你在文旁的方框里批注出来。(2分)12. 第2自然段中孩子们一齐向女教师深深鞠躬的一幕,催人泪下。请你发挥想象,用学过的描写方法将这一场面描写得更具体。(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文中的女教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教#育^@出*版网]14. 说说你对短文题目“第十一位”的理解。(2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百花园。(30分)15. 六年的小学时光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如今,就要离开母校了,你最想写些什么?生活中的感动、朋友间的情谊、难以割舍的师生情、特点鲜明的人……让我们拿起笔来写写我们脑海中的美好,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一、1. 忐忑不安 浅笑盈盈 歪歪扭扭 语重心长 字如其人2. (1)D (2)C (3)C (4)D (5)B (6)B3. (1)桃李满天下 (2)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3)示例: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 (1)老师把我带到座位上,对我说,她是方老师。(2)老师,您帮助我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3)示例: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黑夜里的一盏灯 照亮着我们脚下的路二、5. 示例:(1)伤心 不小心把同桌送给我的水晶球打碎了 后悔 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向老师撒了谎 感动 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2)“挥别童年,拥抱未来”毕业联欢会[中国教育出版&网^*@#]1号教学楼会议厅本周五下午2:00~4:00班主任老师、文娱委员[中%国教育^@*出版网#]林枫和李卫负责布置讲台和摆放观众席桌椅等;张佳和金敏负责接待参会老师;王静和刘云负责茶水供应等。校长、政教处老师、六(1)班各科任老师学习委员王宁、卫生委员林丽丽张君、王威、张冬冬(3)示例:王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涤荡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激起我前进的勇气。王老师,我永远感激您!江天 不管未来多么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身处何地,我们都是好朋友。愿你学业有成,前程似锦!三、6. (1)B (2)D (3)C (4)A四、(一)7. 伯牙 锺子期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8. C9. 示例:同桌,陪伴我们走过了快乐的童年,让我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同桌!”在毕业之际,这两位同学也有些话想说,下面请欣赏相声《今天我就要毕业了》。(二)10. 她所在城市的正式工作单位发来了通知 她被孩子们的真诚和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11. 孩子们为送别代课女教师背诵起她第一节课教的古诗,表达对她的感谢和不舍。 为怀念女教师,迎接新教师的到来,在新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们都会背诵这首古诗。12. 示例:代课教师听到孩子们的朗诵声,内心像被什么猛地一击,她忍不住回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齐刷刷地站在高坡上的二十几个孩子,他们一齐把腰弯成了九十度,一齐深深地低着头,代课教师再也忍不住了,两行热泪夺眶而出。13. 女教师给我留下了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美好印象。[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4. 示例:“第十一位”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即那位无私奉献的女大学生代课教师。同时,“第十一位”也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以及继任的教师。五、15. 略。[ww*w.z~z#st%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