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自学课文,再次默读课文,学习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
课 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型
讲读课
方案课时
3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⑴ 会写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⑵ 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入的句子。
⑶ 通过详细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才能。
⑷ 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络,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才能。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清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
重
难点
体会含义深入的句子意思。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清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板
书
设
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的多
为自己想的少
爱戴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自主学习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合作学习
1、分小组交流预习;
2、小组代表汇报预习情况;
3、搜集小组遇到问题。
质疑展示
搜集学生提出问题
师生解疑
一、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
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⑴ 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⑵ 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阅读一遍:
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
总结归纳段意。
〔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鞭挞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刚大家用比拟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老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
老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老师小结。
?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二、再次默读课文
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说明中心的句子。
〔确实,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
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⑴ 谈?水浒传?局部。
〔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有关语句。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假如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
〔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擅长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说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⑵ 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搜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
〔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挽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沉感情。
⑶ 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从阿三的话中我们清楚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三、总结
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
〔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外表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搜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终究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络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
〔生考虑、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络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群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 ,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局部。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读。
拓展学习
1、伯父为什么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
2、鲁迅先生是 怎样一 个 人?
3、写一写你心目中的一个人得外貌。
达标检测
完成练习册。
教
学
后
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入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清楚、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上完课后,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觉得在第二课时教学时,假如采用另外一种教法,可能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会更容易一些。像先让学生找出第二局部中含义深入的句子时,引导学生体会伯父关心青少年,擅长教育的层次上。再由扶到放,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学法来学习剩余的几个局部。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开展,但由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能有待进步,课堂气氛不活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