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2《再别康桥》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2《再别康桥》   教案01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2《再别康桥》   教案02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2《再别康桥》   教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资料卡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

      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教学方法】

    本文是高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首新诗,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养起对新诗的欣赏兴趣,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断,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

      情境营造: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

      1.朗读指导: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注音:荇(xìng)斓(lán)畔(pàn)溯(sù)篙(gāo)

      语气: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

      新诗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诸如语言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现在,请大家任选一个学习主题,认真研读课文。研读过程中,在笔记本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学生交流。

      可以将问题细化为:(1)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沉淀: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首尾分别用了轻轻悄悄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两个比喻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拟人手法:夏虫也为我沉默。

      (2)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青荇。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夏虫。连虫子也在这宁静而充满深情的意境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仿佛知道诗人的心声,为他它停止了夏夜的例行歌唱。在有情人的笔下,虫声会报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花鸟会哭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与上面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在古典诗歌中,彩云、金柳、青荇、天上虹等意象具有怎样的文化传统?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是形容美丽而倔强的晴雯的;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是描写纯洁善良的迎春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柔顺飘拂的荇菜用来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

      (4)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开头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伦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些如今都已成幻梦,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象,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3.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这首《再别康桥》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请说说本诗最打动你的地方。

      举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夕阳里再见金柳的羞涩和喜悦;

      理想破灭的伤感。等等。

    四、对比赏析与结构重组

      1.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感伤,也充满了依恋,更让许多东西变得美好。离别也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回顾我们学过的经典诗词,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离别诗篇是什么?《再别康桥》跟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

      学生背诵离别诗名句: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在这首诗里:

    (1)告别对象由人间转向天空的云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3)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见机器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2.这首诗中,引用最多的诗句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学过的唐诗中,有没有见过挥手?请把有挥手的唐诗背诵出来。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现在请仿照《送友人》,把《再别康桥》改写成一首五言律诗。参考答案:再别康桥康桥夕阳中,晚云红似火金柳荡艳影,青荇摇柔波清泉彩虹梦,星辉长篙歌挥手悄离别,夏虫也沉默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离愁、旧梦

      爱══

      (喜悦、依恋)(意象、语言)

      (说明:板书设计力求简洁而含蓄。既是徐志摩的人生追求,也是《再别康桥》一诗给人的最主要印象,徐对康桥的爱体现在再聚康桥之时的喜悦与再别时的依恋,而本诗的意象、语言均给人极美的享受。而萦绕在诗人心头和诗句行间的是挥不去的离愁和别不了的旧梦。)

    【资料卡片】

      1.关于志摩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其他名诗

      《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评说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仔细的观察,抓住最有代表的一瞬。)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新奇而准确的比喻。)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直抒胸臆。)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复杂的情感。)

      沙扬娜拉!(照应题目,无奈分别,珍重,珍重。)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6.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6.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概述,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意象,如何正确把握意象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