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句型综合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语文句型综合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胞,古诗词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频字音1.同胞( ) 2.哺育( ) 3.剥皮( ) 4.薄纸( )5.并行不悖( )6.蓓蕾( )7.投奔( ) 8.迸发( ) 9.包庇( ) 10.刚愎自用( )11.屏气( )12.淡薄( )13.剥削( ) 14.挨饿受冻( ) 15.狭隘( ) 古诗文1.选出下面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这首小令是叙事写景作品,生动地描绘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B.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C.布局上前三句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个景物细节都意味他的存在。D."断肠人在天涯",结尾抒情揭示主题,全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巧妙结合。2.古诗词填空(1)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6)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语法1.下面选项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走、想、喜欢、房子 B.水、前、精神、想念C.左、北、躺下、发生 D.来、肯、可以、佩服2.下列有关词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如“最深远”中的“最”是表范围的副词。B.介词跟名词或动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C.“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和“钟南山爷爷虽然八十多岁了,依然很精神”中的“精神”词性是一样的。D.“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句中加点的两个“了”是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修改语病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盐城南洋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排序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答案】1.bāo 2.bǔ 3.bāo 4.báo 5.bèi 6.bèilěi7. bèn8. bèng 9.bì 10. bì 11.bǐng 12 .bó13.bōxuē 14. ái 15. ài【答案】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不是“叙事”。故选A。【答案】(1)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2)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 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在天涯 (4) 随君直到夜郎西 (5) 东临碣石 风正一帆悬 1【答案】DA.“表范围的副词”错误,“最深远”中的“最”是表程度的副词。B.“或动词”错误,介词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C.“词性是一样的”错误,“时代需要雷锋精神”中的“精神”是名词,“钟南山爷爷虽然八十多岁了,依然很精神”中的“精神”是形容词。故选D。2.【答案】DA.“房子”是名词,其他的是动词;
B.“想念”是动词,其他的是名词;
C.“左”“北”是名词,“躺下”“发生”是动词;
D.均为动词;故选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A项错误,两面对一面,应将“能不能”删去;B项错误,成分残缺,应改为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的行为;C项错误,语义重复,应将“不要”或者“切忌”删去。【答案】 B【解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①总起,点出竹“入诗入画”;③解释提出的观点;②竹子的特点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⑤以郑板桥苏东坡为例;④写人格。整个语段的顺序,是由竹的“入诗入画”写到人的品格。因此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升初语文基础复习(句型综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小升初综合练习试卷2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名著导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小升初综合练习试卷2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