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搭石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平衡”、“清波漾漾”5个词语,并理解“挽”、“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
2.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境中,感受乡亲们走搭石的音乐美和画面美,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搭石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4、学习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教学重点: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境中,感受乡亲们走搭石的音乐美和画面美,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突破方法: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理解,摆搭石,走搭石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突破方法:引导阅读,合作交流探究
教法:给学生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课文
学法: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请看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他每忆起自己的家乡,觉得最美得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板书课题)——《搭石》。齐读课题,质疑。 请同学们读一下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 (1)读词: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写字:学生找容易写错的字,老师板书指导。(汛)
2.什么是搭石? (师预设表扬:你真会读书!原来答案就在书上。)
3、句子训练,感受搭石的重要。 同学们,如果没有搭石,村中的人们会怎样过小溪的?(点击幻灯片,出现句子训练: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如果没有搭石,人们 ———————— ,就必须 —————— 。想一想还有谁要做什么,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不方便,麻烦) 回到原句再读读。
4、初步感知: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精读课文,欣赏搭石
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眼里不仅仅是过小溪的工具,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道风景吧!
为了方便人们过小溪,让我们先来摆摆搭石
1、摆搭石 同位交流摆放方法,师提醒:根据什么是搭石摆一摆,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会怎样做?心灵美—心想他人(板书 心想他人)
2、走搭石
学习重点句 随机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出示三个词语: 师:这里有几个生词呢(点击屏幕,“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三个词语变红色),谁来读?男同学读一遍。(注意读正确读整齐)(女同学读。) (2)理解“协调有序”,感受动作美 师:“协调有序”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呀?这样吧,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指这组问)我先问问你们,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的同学走前面,这边的同学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的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他们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真好啊! (3)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再来看“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生活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每天走上62次搭石,每走一次,他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年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学习重点句 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风景,那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从课文中找句子 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师,找学生表演面对面走搭石,从而感受到乡亲们互相谦让(板书谦让)
学习重点句 老人遇到年轻人走搭石 再一次模仿动作 俯下—弯下腰,老人趴在年轻人的背上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小溪了。什么叫“理所当然”?文中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老人需要向年轻人道谢么?为什么?从而感受到尊老这种传统美德。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3、赞搭石
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师:这一排排搭石,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所以刘章爷爷对它们念念不忘,所以作者深情地说——(学生接读最后一自然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迁移训练 走向生活——发现美
1.师: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 身边的美
板书:
搭 石
美
家 乡 的 一 道 风 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俯下身子,背着过溪……这是《搭石》这篇课文给我们的欣赏画面。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深奥,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一开始,我就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美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体会搭石的自然美的基础上,挖掘出其蕴涵的情感美。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海中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就根据不同内涵的美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以达到学生与文字的心灵对话。如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种和谐之美,我就采用男女生滚读后齐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体验了行人走搭石的和谐,更使学生亲身感受朗读中的和谐之美;再如体验“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的助人之美时,我让学生自己实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是啊,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知识拓展是本节课又将诠释的一个层次。我在引导学生寻找美、欣赏美了之后,将这一深刻的感悟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希望通过学生的慧眼让学生找到自己身边的美,欣赏这些不起眼的美,珍藏这些细微之处见真情的美。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搭石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搭石教学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波光粼粼,任人踏反复我们的问候,协调有序轻快的音乐,人影绰绰,清波漾漾,请八路军战士喝井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学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给文章划分层次,阅读时长,主要内容,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4,第三部分5,协调有序,人影绰绰,脱鞋挽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5 搭石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搭石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搭石第一课时pptx、2搭石第二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