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01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02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差异。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极地相关地图和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等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最新优秀的教学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主学习《极地地区》的教材内容,感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倒霉熊和QQ图标引导学生认识北极南极主人,以旅游考察探究方式进入极地地区的学习。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他们分别生活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学生:北极熊、企鹅。分别生活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陌生的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师:我们把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统称为极地地区.结合图片讲解两极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并讲明要带学生去极地地区参观考察。进入新课学习 。

    学习新课

    任务安排:

    将全班同学分为6组,分别思考去南极考察队和北极考察应该考虑的6个问题:时间、路线、装备、交通工具、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请6组同学花5分钟时间结合课本内容及已经学习的地理知识分别思考讨论6个问题,并解释为什么。

     

    一、   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与范围

    教师: 展示相关资料,分别提问6组同学,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纠正直到得出共同的结论。

    教师提问时间组同学:展示全球气温分布图、五带划分图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学生分别回答到两极地区参观考察的时间并解释原因。

    学生:时间南极:11月到次年3

              北极:6月到8  

    设计意图: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及时复习地球运动的内容与气温的分布的内容。

    教师:提问路线组同学:展示我国与两极地区相对位置示意图,由学生说明行走的路,及到极地区后方向的判定。

    学生:方向南极:向南最终到南极点,极点四周均朝北,并以经纬线判定方向,顺时针朝东

              北极:向北最终到北极点,极点四周均朝南,并以经纬线判定方向,逆时针朝东

    教师总结:南极点的位置和指向:四面朝北(即四面一方);经线指示南北向,纬线指示东西向,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以南极为中心点,有“内南外北、顺东逆西”的定向法则。

    提示:北极地区的方向和南极地区相反。

    设计意图:把知识落实到图上,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南极地区方位图,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采用一步步深入提问的办法引导学生辨别方向,培养了学生阅读方位投影图的能力。

    教师:在启程之前我们所需要准备的物品有哪些?

    学生:服装、食品、定位仪、破冰船……

    教师:一切准备就绪,让我们坐上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或直升飞机,一路进发,到极地亲手插上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吧!

    教师:我们的船一路往北开,在极地地区,我们看到了北极迷人的自然景观。随后,考察船转换航向,一直往南开,最终看到了这块被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南极洲,瞧,可爱的企鹅正向我们走来······

    教师:两极地区永恒的基色是什么?最普遍的景观是什么?

    学生:白色,冰雪覆盖。

    教师: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字──冷。极地地区为什么这么寒冷呢?试着从纬度位置、地势等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学生: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教师:阅读课文和有关材料,合作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 

    学生分析归纳:两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区域,而南极地区比北极还要冷。

    教师总结:南极地区三大气候特征:酷寒(“世界寒极”)、干燥(“白色沙漠”)、大风(“风库”)。北极地区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

    设计意图:通过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讨论和思考,最后汇报。小组活动和集体讨论相结合,学生能够充分地思考,在比较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2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五、教学步骤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承接过渡语,板书:科学考察的宝地。

    1、阅读自学104—106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

    总结:科考环境也是一种宝贵资源。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板书:天然实验室。

    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2、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长城站在西经60º,南纬60º附近。中山站在东经70º,南纬70º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小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用经纬线来确定,南极的气候与北极相反。

    3、自学105页阅读材料《穿越南极》,体会南极考察队员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阅读课本秦大河的描述,体会极地的科考价值。

    南极考察如火如荼,自读课本106页内容,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越来越频繁?(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二战之后,又在北极地区发现和开采了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5、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两极地区必将为人类提供宝贵的财富。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我们以展示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国际社会方,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国际方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辩论材料。各组派代表发言、辩论,气氛热烈,精彩之处鼓掌欢迎。日本方的辩论中心:捕鲸是为了搞科研,鲸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国际社会方的辩论中心:进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规模捕鲸,况且,现代科学技术并不需要杀死鲸鱼来搞科研。)

    板书: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滥捕、滥杀。

    2、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书:南极条约。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极地地区教学设计</a>,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突破,教学准备,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本课目标,课前准备,知识建构,课堂小结,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