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探究,例题讲解 及巩固练习,小组合作,课堂小结,能力提升,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会推导平方差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感悟数与形的关系,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教学重点
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新知探究
1.活动一
a
a
b
b
a-b
a-b
(1)怎样计算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将图中的纸片只剪一刀,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可以如何表示?
(3)你有何发现?
1.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得到面积为a2-b2;
2.第二问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操作、观察、思考并交流,从而得到以下两种拼法:
从而发现面积还可以表示为(a+b)(a-b);
3.学生较易发现:
(a+b)(a-b)=a2-b2.
此环节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并让不同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与反思中感悟“图形变化,面积相等”,体会变中存在的不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从图形中直观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
2.活动二
(1)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说明(a+b) (a-b)=a2-b2的正确性,从而得出平方差公式.
(2)判断下列各式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吗?为什么?
= 1 \* GB3 ①(5x+y)(5x-y);
= 2 \* GB3 ②(a+2b)(2a-b);
= 3 \* GB3 ③(2n+m)(-m+2n);
= 4 \* GB3 ④(c+d)(-c-d);
= 5 \* GB3 ⑤(2a+b)(2a-c);
= 6 \* GB3 ⑥(3y-x)(-x-3y).
(1)学生借助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说明结论的正确性,再归纳并相互完善得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学生观察后判别,并讲述理由.
参考答案: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6 \* GB3 ⑥
让学生经历合从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将情境引入中的猜想以及活动一得到的发现加以论证,从而感悟数学的严谨性.
通过判断引导学生认识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为:
两个二项式相乘,其中一项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二、例题讲解 及巩固练习
例1 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5x+y)(5x-y);
(2)(2n+m)(-m+2n);
(3)(3y-x)(-x-3y).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参考答案:
(1)25x2-y2;
(2)4n2-m2;
(3)x2-9y2.
利用活动二(2)中的问题作为例题解答,既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的资源,又可以即时巩固新知;教师的板书能及时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练习巩固
1.(1)(1+x)(1-x)
(2)(a+3b)(-3b+a)
(3)(-3+2a)(-3-2a)
(4)(0.5x-2y)(-2y-0.5x)
由学生分组板演并集体纠错.
与例题类似的练习提,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巩固新知
2、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学生口答)
(1)(x+2)(x-2)=x2-2
(2)(a+b)(b- a)=a2-b2
(3)(2x+3)(2x-3)=2x2-9
(4)(x+5)(x-6)=x2-30
(5)(-1+4b)(-1-4b)=1-16b2
改错题主要针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让学生进行识别和改正,纠正错误认知;
例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01×99;
(2)×.
参考答案:
(1)9999;(2).
巩固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
×
(1)22×18;
(2)
可由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分析算式的特点,找出方法后再借助平方差公式加以计算,有可能有学生直接计算,要加以引导必须看清题目,用简便方法加以计算.
练习由学生解答,投影纠错.
设计这道例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公式何以让计算更简单。
观察式子的特征,对题目进行适当变形,转化为两数和与两数的差的积加以计算,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小组合作
1.小组内相互列举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算式;
2.小结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1.学生相互列举算式,并判别;
2.集体反思归纳得出利用公式解答时的注意点.
巩固平方差公式.可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安排小组讨论集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对平方差公式理解的偏差,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进一步加深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回忆、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思想进行整理,建构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迁移。
同时,学习过程中不时小结,让学生养成经常整理和反思的思维习惯。
五、能力提升
1、填空:
(1)(x+ )(x - )=x2-36
(2)(m+ )(m - )=m2-25n2
(3)(a+b)( - )=b2-a2
(1)( )(1- x2)=x4-1
2.求图中梯形的面积
a
b
a-b
此部分旨通过灵活应用公式达到对公式的深入理解。
填空题从方法上来讲总是要通过右边的结果先确定a,b,再进行缺项填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公式中a,b的确定是解题的关键。
通过填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并为后续因式分解的教学埋下伏笔.
求梯形面积体现了知识最终是服务于生活的,利用公式解决具体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
1.课内作业
《课课练》 例1、例2、解答6
2.课外作业
补充、公式对比
完全平方公式:
(a+b)2=a2 + 2ab + b2
(a-b)2=a2 - 2ab + b2
平方差公式:
(a +b)(a -b)=a 2-b 2
用公式计算
1.(3+2a)(3+2a)
2.(-3-2a)(-3-2a)
3.(-3+2a)(-3-2a)
4.(3-2a)(-3-2a)
此部分不要求课堂解决,只是给学生提供思考,把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
另为下节课做思维上的准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探索新知,范例点睛,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9.4 乘法公式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