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1.梳理节选部分的情节,概括每一章节的内容。2.领略、感受边城的美。3.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自称“乡下人”。有“文字魔术师”“风俗画家”“文体作家”的美誉。
一: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二: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 “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长篇小说:《长河》。
在沈从文众多的作品中,《边城》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等。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边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即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边城》开头)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抓住一些关键句子,梳理情节,概括每一章节的内容。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当地端午节的风俗 ——(第三个端午节)翠翠与傩送的相识 ——(第二个端午节)翠翠巧遇天保 ——(第一个端午节)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 —— (现在)
沈从文说:“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都是罪恶,却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高尚的情操。”沈从文崇尚美,喜欢美,文章中也处处充满了不同的美,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边城”美在哪些方面?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围绕“美”字圈点勾画写点评,以便交流。
P31: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晴朗。
作用:(1)展示了湘西边城特有的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2)提供了人物活动的背景。(3)烘托了翠翠的性格和心理。
P33: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的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边城》第一章第二段
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已渐渐洪大。两山深翠逼人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鸣叫。(《边城》第十一章)
青山、绿水、竹篁、白塔、吊脚楼、菜园、 草丛、蚱蜢、新蝉、鸟雀……
清新、纯净、古朴、自然、平和、充满生机
P29-30(3-5段)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 P35中秋节:男女对歌,倾诉爱慕P35新年十五:舞龙耍狮、锣鼓喧天、炮仗烟火
这些风俗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和对生活的爱,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的风貌,充满了诗情画意。)中秋节:男女对歌,倾诉爱慕新年十五:舞龙耍狮、锣鼓喧天、炮仗烟火 边城不仅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相应地保持着古老的风俗习惯。表现出边城人民的自然、和谐、安宁、质朴。
P30(顺顺)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古朴、热情、纯真、无私,洋溢着人性美。作者赞美了人性的淳朴和善良,认为帮助人是最本质的特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是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P36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
P37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非要把钱送给老人不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清新、秀丽,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这里的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就是一片世外桃源,是童话故事中的理想国度,而翠翠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灵。请细读文中关于翠翠的描写,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P34 “是谁?” “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 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P35(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一段描写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另外,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朦胧的。“大鱼咬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边城》第一章)
①美丽纯洁,天真善良。②活泼可爱,善解人意。③温柔乖巧,情窦初开。④懵懂羞涩,内心孤寂。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描绘这样一个理想世界,意图何在?
其一,《边城》展现一幅幅宁静淳朴的田园诗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和人生理想: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二,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如虚伪、自私的市侩。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到了冬天,这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小说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天保闯滩死了,傩送带着愧疚之心出走了,爷爷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留下翠翠守着渡船等待一个未知的明天。一个如梦如幻的爱情故事陷入悲剧结局,令读者陷入无边的惆怅。为什么呢?边城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第一,这是一种自然、原始的人性所带来的悲剧。(原生态)(1)这种自然、原始,是源于边城的偏远,闭塞;这种人性是“未经城市文明污染”的纯净的人性,是源自人本性的自然而然。(2)无欲无争是一种美,同时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可能错失良机,酿成悲剧。如翠翠明明喜欢傩送,却羞涩腼腆不说出来。爷爷不知,傩送先前也不知。(3)内心的孤寂。爷爷虽然对翠翠无比慈爱,却不了解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翠翠也不了解爷爷内心在经历了女儿爱情的悲剧后,想要极力促成翠翠幸福的无比渴盼的心思。这种自然、原始的人性,是纯净的,也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第二,这是一种因“爱”而深情,因“爱”而绝望,因“爱”而矛盾,因“爱”而有所顾忌,符合“爱”的逻辑,不悖乎人性的悲剧。(1)深情,绝望:爷爷对翠翠的宠爱,深情而毫无保留;像老船夫对女儿的爱一样深情,女儿未婚怀孕,“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殉情,老船夫一句“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有多深的无奈与绝望。而当翠翠的幸福同样无望时,老船夫终于在绝望中死去。傩送对翠翠的爱是深情的,不要碾坊,只愿做个摆渡的人。翠翠在大老和二老之间,只认定自己所爱。翠翠父母的爱同样是深情而绝望的。
(2)矛盾、有所顾忌:傩送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哥哥的死的内疚感之间矛盾挣扎;天保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弟弟的手足亲情之间矛盾挣扎;爷爷宠爱翠翠,为她的婚事操心,想要促成翠翠的幸福,可又不懂得翠翠少女的心思;翠翠内心对爱的憧憬,这种含蓄羞涩,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有所顾忌。边城的人是可爱的,他们因爱而勇敢,有时为爱而奋不顾身,有时又因亲情而对爱有所顾忌,所有的悲欢离合生死都因真挚的爱而起,而不是因罪恶邪念,最终悲剧的结局符合“爱”的逻辑,是不悖乎人性的“爱的悲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部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目录,新课导入,陶渊明《桃花源记》,湘西风光,作者及背景介绍,沈从文故居,故事背景,字词认读,美好的爱情,边城风光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课堂教学课件ppt
2021学年5.2 *边城(节选)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5.2 *边城(节选)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