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详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详解)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详解)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详解)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福建四地六校联考]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小农经济的阻碍

    C.精耕细作的需要   D.耕牛的极度缺少

    答案 B

    解析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改进生产工具的需求并不是很强烈,这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2[石家庄一中期末]《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县官鼓铸铁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等信息可知,铸铁官营产品低劣,影响了农业生产,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管理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价格的问题,排除B项;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秦汉时期科技发达   B.大米成为了主要的商品

    C.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D.政府推行抑制商业政策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可见当时关卡林立,且对商品征收重税,从本质上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

    4[湖北孝感四校联考]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民本发展为君本 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错误,人文主义是强调人性,汉代儒学开始扼杀人性;正确,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由民本发展到君本;正确,先秦儒学重点在于主张仁政,反对暴政,汉代儒学则是强调维护君主的统治作为自己的目标;是二者的共同点,排除。故选B项。

    5[广东东莞期末]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  )

    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加浓厚

    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

    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

    D.便于汉武帝假借来巩固统治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董仲舒的思想是针对加君权提出的,与民间封建迷信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错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不同于道家的顺其自然,故C项错误;该理论把皇权与上天意志联系起来,加强了皇权的神秘色彩,增加了权威性,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故D项正确。

    6[石家庄一中期末]著名学者余英时在《东汉生死观》中写道:战国文献中被描绘为漫游空中的隐居的个人,与人间毫无联系。但在东汉文献中,我们开始发现也享受家庭生活,他们不仅将家人带到天堂,而且把在人间的所有动产、不动产也带到天堂。对这段话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战国典籍中仙人超脱尘世,自由自在,折射出民众对残酷社会现实的厌恶

    B.汉代文献中仙人世俗化,反映出在两汉稳定的社会秩序下民众眷恋现实生活

    C.东汉时道教兴起,为吸引底层民众,在仙道传说中增加了世俗化的成分

    D.汉代商品经济发展,宗教信仰和学术文化受市民文化影响逐渐走向世俗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民厌恶至极,寄托于仙人的自由自在的生活,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代的时候,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BC两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宋代以后,世俗文化才发展起来,符合题意,故选D项。

    7.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四人都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词藻华丽,描绘了气势恢弘的时代,故B项正确。《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A项错误;宋词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C项错误;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D项错误。

    8[河南南阳期末]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由此可知(  )

    A.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

    B.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

    C.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

    D.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可知,西汉时期蜀锦就已经闻名了,并被文学作品所记录,故A项正确;依据题干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可知,蜀锦起源时间不能确定,排除B项;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依托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但存在部分虚构成分,不能完全反映历史事实,不可作为信史,C项错误;学术研究固然需要查找资料,埋首文籍,但这仅仅是一种方式,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正途,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后代经过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2)作者: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

    (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儒学开始确立独尊地位。

    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1)问,根据材料一、二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两则材料体现了君臣、父子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和《春秋繁露》分析,应是董仲舒;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的意思君权神授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儒学变化发展的主要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要根据第一小问中的地位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概括;第三小问回答要言之有理、答之有据。

     

    相关试卷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04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_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时检测:04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_word版含解析,共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04《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04《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含详解),共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5.2《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5.2《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详解)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