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04《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04《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04《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04《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04《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04《酶与ATP》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答案:D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B.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D.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解析:人是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影响,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不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错误;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它们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C正确;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D错误。答案:C3.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温度或pH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B和酶C的最适温度相似,但最适pH一定不同B.图甲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C.图乙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破坏D.酶A、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答案:C4.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化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酫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A   B     C   D解析:甲醇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变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由于乙醇能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使用乙醇前,甲醛能正常产生,而使用乙醇后,乙醇与甲醇竞争,导致甲醛产生减少,但仍有产生,不会降至零,且两曲线均从原点开始。 答案 C18.某科研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酶液对大豆根和叶片组织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酶解时间/h原生质体产量(105/每克鲜重)原生质体活力/%621.069.660.579.21241.1417.459.270.31661.4616.959.171.21881.2215.352.168.620101.3110.250.150.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豆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酶液中含有多种酶其中必需含有纤维素酶、果胶酶B.大豆根的相对最佳酶解时间是16 h理由是 16 h的酶解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都较高C.大豆原生质体的产量先升后降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内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产量提高酶解时间过长导致较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重新形成了新的细胞壁D.影响大豆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因素除了酶解时间外还有酶浓度、酶解温度等答案 C19.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解析 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作用A错;酶的本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的本质多样B错;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作用C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均分解失活D错。答案 C20.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3%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找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 方法观察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2常温下加入Fe3氧气泡稍多而小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的作用条件温和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答案 C21.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酶量减少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升高温度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答案 B22.下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神经细胞吸收K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H2O2酶为实验材料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但温度为m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解析 图甲中A代表ATPB代表ADPC代表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P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神经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而细胞中ATPADP之间是不断相互转化的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也加速。由于H2O2不稳定随着温度升高H2O2分解加快在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不能选择H2O2H2O2酶为实验材料。答案 D23.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B.若温度上升5 B点向下方移动C.减少麦芽糖量C点的催化速率一定下降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答案 B24.下列生理过程中会使ATP中高能磷酸键断裂的是(  )A.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      B.线粒体内膜上水的合成C.细胞膜上水的渗透       D.核糖体上水的生成解析 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不消耗ATPA错误;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B错误;细胞膜上水的渗透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ATPC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该过程需要消耗ATPD正确。答案 D25.为了探究Cl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实验步骤    12341%NaCl溶液/mL1   1%CuSO4溶液/mL 1  1%X溶液/mL  1 蒸馏水/mL   1pH 6.8缓冲液/mL11111%淀粉溶液/mL1111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A.3号试管加入的X物质是Na2SO4B.本实验结果可用斐林试剂鉴定C.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该酶的最适pHD.4支试管需在37 恒温水浴一段时间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和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分析3号试管加入的X物质是Na2SO4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NaSO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斐林试剂中的Cu2对本实验有干扰B错误;加入pH 6.8缓冲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该酶的最适pHC正确;4支试管需在37 恒温水浴一段时间目的是在最适宜温度下让反应有充足的反应时间,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正确。 答案 2 mL斐林试剂60 水浴加热2 min后 (1)α­淀粉酶催化效率 (2)0.6 0.4 0 (3)是否存在还原糖 (4)3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时,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实验步骤: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被破坏而失活。(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实验结果如图。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 mol/L 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___解析 (1)沸水浴处理时高温能够使酶分子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的活性永久丧失。(2)根据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所以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荧光素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由图解的横坐标可知实验中荧光素酶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结果表明:图中EFG点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表明达到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时ATP已经全部水解即使继续增加酶浓度由于受ATP数量限制发光强度也不再增加因此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4)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可以根据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细菌的数量。答案 (1)空间结构(2)荧光素 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荧光素酶E ATP全部水解(ATP数量限制)(4)大致相同(且相对稳)34.现有两种淀粉酶A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步骤     12345678、设置水浴缸温度/2030405020304050、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 min1010101010101010、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 minAAAABBBB、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 min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出2种)。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A20oC条件时活性较高B.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C.酶B40oC条件时活性较高D.大于50oC条件时,酶A部分失活3)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温度、酶的种类 溶液的量、反应时间、pH2C3)不能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4)在3050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5用某种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成________该产物可与________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2)该实验中以________作为因变量;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3)若在t1之前乙组实验温度提高10 那么乙组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会________(4)若在t2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丙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7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因此若在t2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丙组产物总量不变。@科网答案:(1)葡萄糖 斐林(2)应物的浓度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加快或降低或不变(4)不变 70 条件下t2时酶己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36如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装置ABCDEF水浴温度()102030405060凝乳时间(min)很长7.04.01.54.0不凝固(1)解释以下两种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装置A中的混合物加温至40 乳汁凝固时间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 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将酶和乳汁先混合再进行F组实验实验结果会不准确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表格简要写出探究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酶具有高效性若将酶和乳汁先混合再进行F组实验会因为发生凝固反应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 50 之间,若探究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 50 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进行实验凝乳时间最短对应的温度接近最适温度。答案:(1)明显缩短 40 时凝乳酶活性高乳汁凝固时间最短 乳汁不能凝固 因为60 时凝乳酶已失活将温度降至40 时不会恢复活性 (2)酶具有高效性若将酶和乳汁先混合再进行F组实验会因为发生凝固反应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3)30 50 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进行实验凝乳时间最短对应的温度接近最适温度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共12页。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9《免疫调节》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9《免疫调节》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某学生体检报告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0《基因的表达》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0《基因的表达》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共1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