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三物理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11.2滑轮(含答案)

    【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三物理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11.2滑轮(含答案)第1页
    【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三物理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11.2滑轮(含答案)第2页
    【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三物理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11.2滑轮(含答案)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达标测试,共35页。
    2节 滑轮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F,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P.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FPP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FFP=P BFFPPCFFP=P DFFPP2.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A.动滑轮 B.定滑轮 C.轮轴 D.斜面3.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4.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A B C D5.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动滑轮重100N,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  )A1000N B1200N C900N D1100N6.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承重绳为(  )A.两端 B.三段 C.四段 D.五段7.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0N力刚好提起重20N的简单机械,下面不可能的是(  )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C.杠杆D.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测力计AB的读数分别为(  )A10N20N B10N10N C10N0 D009.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机械模型.推动硬棒CDEF,使它们在水平面内绕轴O转动,即可将绳逐渐绕到轴O上,提升重物G.以下正确的是(  )A.滑轮B为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B.硬棒CD是费力杠杆C.滑轮A是动滑轮,它的作用是省力D.重物上升过程中,轴O上增加的绳长小于重物上升的高度10.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质量分别为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已知Mm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质量,则(  )A.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M+mgB.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mgC.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g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M+mg11.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均为G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3F1=G B3F2=G CF3=2G DF4=2G12.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都吊着相同的物体,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若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13.如图,用滑轮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14.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在几种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是(  )A B C D15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  )A BF CF DF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如图所示,图甲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匀速提升重30N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图乙杠杆水平平衡,则AB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A=     FB17.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18.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力为     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19.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200N的物体,匀速提高5m,不计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     N.若实际拉力F60N,则实际拉力F所做的功为     J20.如图(a)、(b)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牛的物体,图     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图(a)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     牛,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为     牛.2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健身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臂的肌肉.使用时,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使总重为G的物体匀速上升,若每个滑轮重,则FB=     ;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仍使该重物匀速上升,则FA=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2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物重都是600 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绳子的拉力F     NF     N.若将重物提高1 m,则甲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乙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23.小明和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拉动他们.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     .若小华所用的拉力为10N,则小明和小杰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N     N(摩擦忽略不计).24.(1)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它     (选填不能)省力.2)认真分析如图,物体的重力都是20N,(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的大小分别是FA=     NFB=     N25.螺丝钉是被拧成圆柱形的类似     的机械,螺丝钉上的螺纹就像图(甲)中形成的纹路,一圈圈螺纹的长相当于斜面的长度.仔细观察如图(乙、丙)所示的两个螺丝钉,你认为,使用      更省力. 三.作图题(共5小题)26.如图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27.要用最省力的方式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28.如图,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作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按要求作图(所有作图题均作在答题纸上)29.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30.如图所示,小颜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试画出此滑轮组最省力时的绕线情况.四.计算题(共4小题)31.小康站在水平地面上要提起重12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500N1)他最好选择图中哪个滑轮组?2)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绕绳方法.3)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4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所用动滑轮的质量是多少?32.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动滑轮重;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33.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拉动一重为50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动重为200N的物体上升0.1mg10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求:1G2)拉力F的大小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3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重及摩擦不计.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00N,平均每个动滑轮重40N,则货物重G是多少?物体升高1m,绳子自由端拉上多少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7•宁波)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F,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P.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FPP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FFP=P BFFPPCFFP=P DFFPP【分析】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对于动滑轮,F=2GF=G;根据P=Fv比较甲乙的功率.【解答】解: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F=2G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G,故FFAD错误;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vv=2v甲图拉力的功率:P=Fv=2G×v=Gv乙图拉力的功率:P=Fv=G×2v=Gv,故P=PC正确,B错误;故选C【点评】知道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力时,求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和P=Fv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7•桂林)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A.动滑轮 B.定滑轮 C.轮轴 D.斜面【分析】根据简单机械的特点,以及使用特点,判定出属于那种简单机械.【解答】解:A、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连接在横梁上与晾衣架一起升降的滑轮为动滑轮,故A不符合题意;B、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滑轮为定滑轮,故B不符合题意;C、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固定在墙上有摇臂的为轮轴,故C不符合题意;D、从晾衣架的结构图上看,没有用到斜面,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几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对于每种机械的使用要建立在它特点的基础上,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在了解各类简单机械的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 3.(2017•台州)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分析】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力但要费距离.【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错误;B、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2m,故B错误;C、不计摩擦和滑动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N,则拉力为200N,故C正确;D、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4.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简单机械的原理:不省功和杠杆平衡条件,分别求出四个力,再确定最小的动力.【解答】解: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图中为斜面,F1×4m=G×2m,得到F1=0.5GB、图中为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是3,因此F2=G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D、由图可知,动力臂为1m+3m=4m,阻力臂为1m,则F4×4m=G×1m,解得F4=0.25G因此动力最小的是D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各种简单机械省力情况及省力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关键掌握各简单机械的省力特点. 5.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动滑轮重100N,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  )A1000N B1200N C900N D1100N【分析】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比较同学的体重和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得出绳端的最大拉力,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提升物体的重力最大,根据F=G+G)求出最大物重.【解答】解:由图可知,n=2G=500NF=600N所以,绳端的最大拉力F=G=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提升物体的重力最大,由F=G+G)可得,最大物重:G=nF﹣G=2×500N﹣100N=900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的应用,正确的确定绳端的最大拉力是关键,要注意绳端的最大拉力不大于施力者的体重. 6.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承重绳为(  )A.两端 B.三段 C.四段 D.五段【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解答】解: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一种是由两根绳子承担重物,另一种是由三根绳子承担重物;若要最省力,应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的绕法,即从动滑轮开始绕线,如图所示:故选B【点评】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其实就是寻找连接动滑轮最多的绳子的段数,明确了这一点,滑轮组的绕法就变得非常简单. 7.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0N力刚好提起重20N的简单机械,下面不可能的是(  )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C.杠杆D.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分析】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增大各种机械的省力情况.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绳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解答】解: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A、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用动滑轮提起20N的物体所用的力为10N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若用定滑轮则拉力为20N.因此使用定滑轮不可能.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若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则能用10N的拉力刚好提起20N的物重.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则能用10N的拉力刚好提起20N的物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工作特点,本题的关键知道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缺点;会根据已知的滑轮组分析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并能区分杠杆和滑轮组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机械.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测力计AB的读数分别为(  )A10N20N B10N10N C10N0 D00【分析】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解答】解:弹簧测力计A受到向右10N的拉力,保持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10N,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10N同理,弹簧测力计B两端受的力都是10N,仍然保持静止,则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也为10N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得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同时涉及到了定滑轮的特点.本题容易产生的错误是:认为弹簧测力计B读数是20N 9.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机械模型.推动硬棒CDEF,使它们在水平面内绕轴O转动,即可将绳逐渐绕到轴O上,提升重物G.以下正确的是(  )A.滑轮B为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B.硬棒CD是费力杠杆C.滑轮A是动滑轮,它的作用是省力D.重物上升过程中,轴O上增加的绳长小于重物上升的高度【分析】1)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2)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解答】解:AC、图中AB都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故A正确、C错误;B、推动硬棒CD,使它们在水平面内绕轴O转动,支点在O点,阻力作用在轴上,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硬棒CD属于省力杠杆,故B错误;D、在重物上升的过程中,AB都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所以轴O上增加的绳长等于重物上升的高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和定滑轮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0.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质量分别为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已知Mm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质量,则(  )A.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M+mgB.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mgC.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g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M+mg【分析】1)图中所示为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并不能省力,因此左右两端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是一样的;2)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此时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合力为零.【解答】解:1)由图可知是定滑轮的使用,则每股绳子上的拉力为物体B的重力mg,则转轴O与滑轮之间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滑轮受转轴O对滑轮向上的拉力和两股绳子的拉力,所以物体受力平衡可知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mg,故A错误,B正确;2)物体A受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重力:G=Mg,绳子的拉力F=mg和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N,由于问题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所受的三个力的合力为0,即:F+N=G,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的大小为:N=G﹣F=Mg﹣mg=M﹣mg,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作用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相等,为(M﹣mg.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定滑轮的使用,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和理解各个力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均为G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3F1=G B3F2=G CF3=2G DF4=2G【分析】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直接提升物体时F=G,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因此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解答】解: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A.该选项中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所以拉力F1=G,即2F1=G.故A错误;B.该选项中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所以拉力F2=G,即3F2=G.故B正确;C.该选项中滑轮组,使用的是2个定滑轮,所以拉力F3=G.故C错误;D.该选项中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所以拉力F4=G,即2F4=G.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应掌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利用好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F=G;二是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 12.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都吊着相同的物体,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若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分析】相同滑轮组的动滑轮重力相等,提升物体的重力也相等,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F=G+G)比较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关系.【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图中动滑轮的重力G、物体的重力G都相等,由图可知,n=3n=2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由F=G+G)可知,F1F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大小的比较,明确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13.如图,用滑轮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解答】解: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假设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左滑轮为定滑轮,F1处于绳端,所以F1=f中滑轮为动滑轮,F2处于绳端,则F2=f右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物体匀速运动,滑轮受到向左的力2f等于向右的拉力F3,即F3=2fF2F1F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要利用好条件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属于基础题目. 14.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在几种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是(  )A B C D【分析】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因此单独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都不能既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而滑轮组是动滑轮、定滑轮的组合,可以省力,也可能改变力的方向.【解答】解:A、图是滑轮组,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有两段,可以省力,拉力方向与重物被提升的方向相反,改变了力的方向,故A符合题意.B、图是滑轮组,虽然可以省力,但拉力的方向和重物的提升方向相同,没有改变力的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C、图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只改变力的方向,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直接提升物体,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会结合图片进行分析是解答的关键. 15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  )A BF CF DF【分析】根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F=G+G)逐级分析,找出规律.【解答】解: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可设它们的重力均为G第一个动滑轮,拉力F1=G+G=G+G=G第二个动滑轮,拉力F2=F1+G=G+G=G第三个动滑轮,拉力F3=F2+G=G+G=Gn个动滑轮,拉力Fn=Fn﹣1+G=G++G=G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则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时,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仍为F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利用公式F=G+G)找出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2017•海南)如图所示,图甲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匀速提升重30N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0 N,图乙杠杆水平平衡,则AB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A= 2 FB【分析】1)由图甲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不计滑轮重与摩擦,根据F=G求出拉力的大小;2)由图乙可知,AB两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比较AB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n=3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则拉力的大小:F=G=×30N=10N2)图乙杠杆水平平衡,设杠杆上每个格的相等为L,则A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A=2LB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B=4LF1L1=F2L2可得,FALA=FBLB===2,即FA=2FB故答案为:102【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明确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17.(2017•济宁)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100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20 N【分析】1)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根据F=G求出拉力;2)根据F=G+G)求出动滑轮重.【解答】解:(1)因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拉力F=G=×200N=100N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时,根据F=G+G)得G=2F﹣G=2×110N﹣200N=20N故答案为:100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滑轮组省力情况的掌握,基础性题目. 18.(2017•绥化)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力为 100 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4 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分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1)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拉力F=G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解答】解: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1)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拉力F=G=×200N=100N2)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s=2h=2×2m=4m故答案为:1004【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和拉力端移动距离的计算,确定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关键. 19.(2017•黑龙江)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200N的物体,匀速提高5m,不计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 50 N.若实际拉力F60N,则实际拉力F所做的功为 1200 J【分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1)不计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拉力F=G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4h,利用W=Fs求实际拉力做功.【解答】解: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1)不计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拉力F=G=×200N=50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4h=4×5m=20m实际拉力做功:W=F′s=60N×20m=1200J故答案为:501200【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和功的计算,确定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关键. 20.(2017•上海)如图(a)、(b)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牛的物体,图 b 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图(a)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 10 牛,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为 0 牛.【分析】1)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费距离;【解答】解:1a是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b是动滑轮,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2)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F1=G=10N匀速提升物体,则a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的大小为0牛.故答案为:b100【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属于力学基础内容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2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健身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臂的肌肉.使用时,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使总重为G的物体匀速上升,若每个滑轮重,则FB= 2.5G ;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仍使该重物匀速上升,则FA= G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分析】1)由图可知,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时,A端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G相等,物体G匀速上升时中间的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可知绳端B的拉力;2)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时,该图中滑轮均为定滑轮,根据定滑轮不省力可知绳端A的拉力.【解答】解:1)由图知,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时,A端的拉力F和物体的重力G相等,物体G匀速上升时,中间的滑轮处于平衡状态,中间的滑轮受向上的拉力FB2段绳子向下的拉力2F和向下的重力G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B=2F+G=2G+G=2G+G=2.5G2)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时,该图中所有滑轮均为定滑轮,则FA=G故答案为:2.5GG【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关键是使力端不同时滑轮组状态的判断. 2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物重都是600 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绳子的拉力F 200 NF 300 N.若将重物提高1 m,则甲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3 m;乙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2 m【分析】根据图上滑轮组装形式,甲图n=3,乙图n=2,然后利用F=S=nh两个公式计算就可.【解答】解:F==×600N=200NF==×600N=300NS=nh=3×1m=3mS=nh=2×1m=2m故答案为:200N300N3m2m【点评】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确定绳子段数n等于几,只要确定了n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就可. 23.小明和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拉动他们.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 滑轮组 .若小华所用的拉力为10N,则小明和小杰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60 N 70 N(摩擦忽略不计).【分析】1)根据木棍和绳子的使用情况,确定机械的类型;2)根据与木棍相连的绳子段数计算小明和小杰的拉力大小.【解答】解:(1)从使用的情况看,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简单机械是滑轮组;2)小华的拉力是10N,由图可见小明那端木棍有6段绳子相连,因此小明的拉力为10N×6=60N;小杰那端木棍有7段绳子相连,因此小杰的拉力为10N×7=70N故答案为:滑轮组;607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简单机械类型的分析,重点是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注重了学以致用. 24.(1)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定 滑轮,它 不能 (选填不能)省力.2)认真分析如图,物体的重力都是20N,(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的大小分别是FA= 20 NFB= 10 N【分析】1)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等臂杠杆,它的特点是: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2)动滑轮时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解答】解: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旗杆顶部的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2)左图为两个定滑轮,不省力,FA=G=20N右图重物与动滑轮相连接,FB=G=×20N=10N故答案为:(1)定;不能;(220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5.螺丝钉是被拧成圆柱形的类似 斜面 的机械,螺丝钉上的螺纹就像图(甲)中形成的纹路,一圈圈螺纹的长相当于斜面的长度.仔细观察如图(乙、丙)所示的两个螺丝钉,你认为,使用 乙  更省力.【分析】螺丝钉上的螺纹就像图(甲)中形成的纹路,一圈圈螺纹的长相当于斜面的长度,斜面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使用时越省力;在斜面长一定时,斜面越平缓(即斜面高越低),使用时越省力.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螺丝钉上的螺纹就像图(甲)中形成的纹路,一圈圈螺纹的长相当于斜面的长度,斜面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因此螺丝钉是被拧成圆柱形的类似斜面的机械;由图知,乙、丙螺丝钉高度相同,乙螺丝钉螺纹密、螺线长,相当于斜面较长.因为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使用起来越省力.所以乙螺丝钉使用起来更省力.故答案为:斜面;乙.【点评】斜面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机械,而螺旋作为斜面的一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电钻钻头. 三.作图题(共5小题)26.如图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向下,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奇数段绳子承担物重.【解答】解: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据题意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可知,是有两股绕线的这种方法.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省力程度也不同.关键是知道绳子最后通过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通过定滑轮可以改变的力的方向. 27.要用最省力的方式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分析】要使滑轮组省力,就是使最多的绳子段数来承担动滑轮的拉力,图中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有两种绕线方法.若n为偶数,绳子固定端在定滑轮上;若n为奇数,绳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即:奇动偶定【解答】解:一动一定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段数最多为3段,此时最省力,根据奇动偶定,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如图所示:【点评】查了滑轮组的组装.滑轮组的组装有两种方法,从定滑轮绕起或从动滑轮绕起.从动滑轮开始绕,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多. 28.如图,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作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按要求作图(所有作图题均作在答题纸上)【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通过比较提升物体绳子条数的多少确定最省力的绕法.【解答】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省力程度也不同,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 29.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可以从定滑轮或动滑轮绕起.要知道从动滑轮绕起比从定滑轮绕起多中间一根绕线承担物重,更省力.【解答】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滑轮组最省力,则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此时动滑轮上的有效股数为3.如图所示:【点评】最省力的滑轮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 30.如图所示,小颜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试画出此滑轮组最省力时的绕线情况.【分析】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在此题中,人在地面用力,所以拉力方向下.【解答】解: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并且人站在地面上,绳子自由端向下,所以要从动滑轮上面的挂钩绕起.如下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滑轮组的组装有两种方法,从定滑轮绕起或从动滑轮绕起.从动滑轮开始绕,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多. 四.计算题(共4小题)31.小康站在水平地面上要提起重12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500N1)他最好选择图中哪个滑轮组?2)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绕绳方法.3)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4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所用动滑轮的质量是多少?【分析】1)根据省力公式F=求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从而确定动滑轮的个数;2)根据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选择合适的即可.3)根据F=G+G)得,G=nF﹣G可求得,再利用G=mg可求得其质量.【解答】解:1)根据滑轮组省力公式F=可得,ac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3,滑轮组至少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3个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分别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可知,拉力方向需向下,从上图可以看出,只能采用c图所示的滑轮组.2)绕线方法如图所示.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G+G),所以动滑轮的重:G=nF﹣G=3×450N﹣1200N=150NG=mg可得,动滑轮的质量:m===15kg故答案为:(1c;(2)见上图;(3)所用动滑轮的质量是15kg【点评】有关滑轮组的绕线问题,或是根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或是根据绳端的拉力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使用滑轮提升物体时,不仅要克服物体的重力,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以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 32.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动滑轮重;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分析】1)根据F=G+G)进行计算;2)先根据v=求出物体的速度,然后根据v′=nv求出自由端移动的速度;3)根据F=G+G)计算拉力的大小.【解答】解:(1)由F=G+G)可知,G=3F﹣G=3×200N﹣480N=120N2)物体移动的速度:v===0.1m/s;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3v=3×0.1m/s=0.3m/s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G′+G=480N+150N+120N=250N答:(1)动滑轮重为120N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3m/s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为250N【点评】计算拉力时要考虑到动滑轮自身的重力,弄清物体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是关键. 33.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拉动一重为50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动重为200N的物体上升0.1mg10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求:1G2)拉力F的大小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析】1)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由F=G+G)计算动滑轮的重力;2)由F=G+G)计算拉动重为200N的物体时拉力F的大小;3)由s=nh计算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解答】解:1)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3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由F=G+G)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3F﹣G=3×20N﹣50N=10N2)拉动重为200N的物体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G′+G=×200N+10N=70N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0.1m=0.3m答:(1)动滑轮重G=10N2)拉力F的大小为70N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3m【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中动滑轮重、绳子自由端拉力以及绳子自由端通过距离的计算,正确找到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和用好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是解题的关键. 3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重及摩擦不计.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00N,平均每个动滑轮重40N,则货物重G是多少?物体升高1m,绳子自由端拉上多少米?【分析】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5,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上升高度的5倍;绳重及摩擦不计,拉力F=G+G动总),据此求货物重.【解答】解:由图可知,n=5绳重及摩擦不计,拉力F=G+G动总),则货物重力:G=5F﹣G动总=5×200N﹣40N×2=920N物体升高1m,则绳子移动的距离:s=5h=5×1m=5m答:货物重G920N;物体升高1m,绳子自由端拉上5m【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端移动距离和货物重力的计算,确定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关键.

    相关试卷

    九年级全册2 滑轮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2 滑轮课后练习题,共39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