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中考训练 专题六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训练 专题六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第1页
    2022年中考训练 专题六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第2页
    2022年中考训练 专题六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训练 专题六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训练 专题六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次函数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六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2020·台州)如图1,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到达底端后又沿着右侧斜坡向上滚,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速度v(单位:m/s)与运动时间t (单位:s)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该小球的运动路程y(单位:m)与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2.(2020·湖州)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和直线 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B.则下列直线中,与x轴的交点不在线段AB上的直线是(   )
    A.                      B.                      C.                      D. 
    3.(2020·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函数y=ax+a(a≠0)的图像经过点p(1,2),则该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4.(2020·温州模拟)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且过点A(2a,4)和B(2,a),则k的值为(   )
    A. ﹣2                                         B. 2                                         C. ﹣1                                         D. 1
    5.(2019·衢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6.(2019·金华)如图是雷达屏幕在一次探测中发现的多个目标,其中对目标A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南偏东75°方向处         B. 在5km处         C. 在南偏东15°方向5km处         D. 在南偏东75°方向5km处
    7.(2019·杭州)已知一次函数y1=ax+b和y2=bx+a(a≠b),函数y1和y2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8.(2019·湖州)在数学拓展课上,小明发现:若一条直线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平分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如图是由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P是其中4个小正方形的公共顶点,小强在小明的启发下,将该图形沿着过点P的某条直线剪一刀,把它剪成了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剪痕的长度是(   )

    A. 2                                     B.                                      C.                                      D. 
    9.(2019·湖州)已知a,b是非零实数,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1=ax2+bx与一次函数y2=ax+b的大致图象不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2020·金华·丽水)点P(m,2)在第二象限内,则m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  
    11.(2019·金华)元朝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一书记载:“今有良马目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日追及之,”如图是两匹马行走路程s关于行走时间t的函数图象,则两图象交点P的坐标是________ .

    12.(2019·杭州)某函数满足当自变量x=1时,函数值y=0;当自变量x=0时,函数值y=1.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
    13.(2018·义乌)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15cm,底面的长是30cm,宽是20cm,容器内的水深为xcm,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定点A的三条棱长分别是10cm,10cm,ycm(y≤15),当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2cm时,x,y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

    14.(2018·温州)如图,直线 与 轴、 轴分别交于A,B两点,C是OB的中点,D是AB上一点,四边形OEDC是菱形,则△OAE的面积为________.

    15.(2018·杭州)某日上午,甲、乙两车先后从A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甲车8点出发,如图是其行驶路程s(千米)随行驶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乙车9点出发,若要在10点至11点之间(含10点和11点)追上甲车,则乙车的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的范围是________。

    16.(2018·绍兴)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15cm,底面的长是30cm,宽是20cm,容器内的水深为xcm。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顶点A的三条棱的长分别是10cm,10cm,ycm(y≤10),当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2cm时,x,y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

    17.(2018·绍兴)过双曲线 上的动点A作AB⊥x轴于点B,P是直线AB上的点,且满足AP=2AB,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C,如果△APC的面积为8,则k的值是________。

    18.(2018·衢州)星期天,小明上午8:00从家里出发,骑车到图书馆去借书,再骑车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上午8:45小明离家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三、综合题
    19.(2020·衢州)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C分别是直线y= x+4与坐标轴的交点,点B的坐标为(-2,0)。点D是边AC上的一点,DE⊥BC于点E,点F在边AB上,且D,F两点关于y轴上的某点成中心对称,连结DF,EF。设点D的横坐标为m,EF2为l,请探究:

    ①线段EF长度是否有最小值。
    ②△BEF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
    小明尝试用“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的方法进行探究,请你一起来解决问题。
    (1)小明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观察,测量,得到l随m变化的一组对应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各对应值为坐标描点(如图2),请你在图2中连线,观察图象特征并猜想l与m可能满足的函数类别。

    (2)小明结合图1,发现应用二角形和函数知识能验证(1)中的猜想.请你求出l关于m的函数表达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求出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
    (3)小明通过观察,推理,发现△BEF能成为直角三角形。请你求出当△BEF为直角三角形时m的值。
    20.(2020·衢州)   2020年5月16日,“钱塘江诗路”航道全线开通.一艘游轮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线路如图1所示。当游轮到达建德境内的“七里扬帆”景点时,一艘货轮沿着同样的线路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已知游轮的速度为20km/h;游轮行驶的时间记为t(h),两艘轮船距离杭州的路程s(km)关于t(h)的图象如图2所示(游轮在停靠前后的行驶速度不变)。

    (1)写出图2中C点横坐标的实际意义,并求山游轮在“七里扬帆”停靠的吋长。
    (2)若货轮比游轮早36分钟到达衢州。问:
    ①货轮出发后几小时追上游轮?
    ②游轮与货轮何时相距12km?
    21.(2020·温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DE,BF分别平分∠ADC,∠ABC,并交线段AB,CD于点E,F(点E,B不重合)。在线段BF上取点M,N(点M在BN之间),使BM=2FN.当点P从点D匀速运动到点E时,点Q恰好从点M匀速运动到点N。记QN=x,PD=y,已知y=- x+12,当Q为BF中点时,y= 。

    (1)判断DE与B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DE,BF的长。
    (3)若AD=6。
    ①当DP=DF时,通过计算比较BE与BQ的大小关系。
    ②连结PQ,当PQ所在直线经过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x的值。
    22.(2020·温州)某经销商3月份用18000元购进一批T恤衫售完后,4月份用39000元购进一批相同的恤衫,数量是3月份的2倍,但每件进价涨了10元。
    (1)4月份进了这批T恤衫多少件?
    (2)4月份,经销商将这批T恤衫平均分给甲、乙两家分店销售,每件标价180元。甲店按标价卖出a件以后,剩余的按标价八折全部售出;乙店同样按标价卖出a件,然后将b件按标价九折售出,再将剩余的按标价七折全部售出,结果利润与甲店相同。
    ①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
    ②已知乙店按标价售出的数量不超过九折售出的数量,请你求出乙店利润的最大值。
    23.(2020·绍兴)我国传统的计重工具——秤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1,可以用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来得出称钩上所挂物体的重量。称重时,若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x(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为y(斤),则y是x的一次函数。下表中为若干次称重时所记录的一些数据。
    x(厘米)
    1
    2
    4
    7
    11
    12
    y(斤)
    0.75
    1.00
    1.50
    2.75
    3.25
    3.50

    (1)在上表x,y的数据中,发现有五对数据记录错误。在图2中,通过描点的方法,观察判断哪一对是错误的?
    (2)根据(1)的发现,问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多少?
    24.(2020·宁波)A,B两地相距200千米.早上8:00货车甲从A地出发将一批物资运往B地,行驶一段路程后出现故障,即刻停车与B地联系.B地收到消息后立即派货车乙从B地出发去接运甲车上的物资.货车乙遇到甲后,用了18分钟将物资从货车甲搬运到货车乙上,随后开往B地.两辆货车离开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通话等其他时间忽忽不计)

    (1)求货车乙在遇到货车甲前,它离开出发地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因实际需要,要求货车乙到达B地的时间比货车甲按原来的速度正常到达B地的时间最多晚1个小时,问货车乙返回B地的速度至少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25.(2020·金华·丽水)某地区山峰的高度每增加1百米,气温大约降低0.6℃.气温T(℃)和高度h(百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求高度为5百米时的气温.
    (2)求T关于h的函数表达式.
    (3)测得山顶的气温为6℃,求该山峰的高度.
    26.(2020·金华·丽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OC的两直角边分别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分别过OB,OC的中点D,E作AE,AD的平行线,相交于点F, 已知OB=8.

    (1)求证:四边形AEFD为菱形.
    (2)求四边形AEFD的面积.
    (3)若点P在x轴正半轴上(异于点D),点Q在y轴上,平面内是否存在点G,使得以点A,P, Q,G为顶点的四边形与四边形AEFD相似?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27.(2020·温州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B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BC>AB),OA=2OB,边CD交y轴于点E,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E出发沿折线段ED﹣DA向点A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0≤t<6)秒,设△BOP与矩形AOE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求点D的坐标;
    (2)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使△BE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2019·温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分别交x轴、y轴于点B,C,正方形AOCD的顶点D在第二象限内,E是BC中点,OF⊥DE于点F,连结OE.动点P在AO上从点A向终点O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在直线BC上从某点Q1向终点Q2匀速运动,它们同时到达终点.

    (1)求点B的坐标和OE的长;
    (2)设点Q2为(m , n),当 tan∠EOF时,求点Q2的坐标;
    (3)根据(2)的条件,当点P运动到AO中点时,点Q恰好与点C重合.①延长AD交直线BC于点Q3 , 当点Q在线段Q2Q3上时,设Q3Q=s , AP=t , 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②当PQ与△OEF的一边平行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P的长.
    29.(2019·台州)如图1某商场在一楼到二楼之回设有上、下行自动扶梯和步行楼梯、甲、乙两人从二楼同时下行,甲乘自动扶梯,乙走步行楼梯,甲离一楼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下行时间x(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 乙离一楼地面的高度y(单位:m)与下行时间x(单位:s)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谁先到达一楼地面。

    30.(2019·宁波)某风景区内的公路如图1所示,景区内有免费的班车,从入口处出发,沿该公路开往草甸,途中停靠塔林(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第一班车上午8点发车,以后每隔10分钟有一班车从入口处发车.小聪周末到该风景区游玩,上午7:40到达入口处,因还没到班车发车时间,于是从景区入口处出发,沿该公路步行25分钟后到达塔林。离入口处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1)求第一班车离入口处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的函数表达式
    (2)求第一班车从人口处到达塔林所蓄的时间。
    (3)小聪在塔林游玩40分钟后,想坐班车到草甸,则小聘最早能够坐上第几班车?如果他坐这班车到草甸,比他在塔林游玩结束后立即步行到草甸提早了几分钟?(假设每一班车速度均相同,小聪步行速度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C
    3. A
    4. D
    5. C
    6. D
    7. A
    8. D
    9. D
    二、填空题
    10. 如-1等(答案不唯一,负数即可)
    11. (32,4800)
    12. y=-x+1或y=-x2+1或  等
    13.y=(0BE
    ②(i)当PQ经过点D时(如图3),y=0,

    ∴x=10.
    (ii)当PQ经过点C时(如图4),

    ∵FQ∥DP,
    ∴△CFQ∽△CDP


    解得x=
    (iii)当PQ经过点A时(如图5),

    ∵PE∥BQ,
    ∴△APE∽△AQB,

    ∵AE= ,
    ∴AB=10 ,

    解得x=
    由图可知,PQ不可能过点B
    综上所述,当x=10, , 时,
    PQ所在的直线经过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
    22. (1)解:设3月份进了x件T恤衫,则4月份进了2x件T恤衫,根据题意,得
    =10,解得x=150.
    经检验,x=150是所列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2x=300
    答:4月份进了300件T恤衫。

    (2)解:①按标价出售每件利润为180-130=50元,
    按标价九折每件利润为180×0.9-130=32元,
    按标价八折每件利润为180×0.8-130=14元,
    按标价七折每件利润为180×0.7-130=-4元。
    由题意得50a+14(150-a)=50a+32b-4(150-a-b),
    ∴a,b的关系式为a+2b=150,∴b=
    ②由题意得b≥a,
    ∴ ≥a,解得a≤50
    ∵乙店利润与甲店相同,
    ∴乙店利润为50a+14(150-a)=2100+36a
    ∵a≤50,∴最大利润为3900元。
    答:乙店利润的最大值为3900元。
    23. (1)解:观察图象可知: , 这组数据错误.


    (2)解:设 ,把 , , , 代入可得 ,
    解得 ,

    当 时, ,
    答: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4.5斤.
    24. (1)解: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把(1.6,0),(2.6,80)代入y=kx+b,得
    解得
    ∴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y=80x-128(1.6≤x≤3.1)

    (2)解:当y=200-80=120时,
    120=80x-128,
    解得x=3.1,
    货车甲正常到达B地的时间为200-50=4(小时),
    18÷60=0.3(小时),4+1=5(小时),5-3.1-0.3=1.6(小时),
    设货车乙返回B地的车速为v千米/小时,
    1.6v≥120,
    解得v≥75
    答:货车乙返回B地的车速至少为75千米/小时
    25. (1)解:由题意得 高度增加2百米,则温度降低2×0.6=1.2(℃).
    ∴13.2-1.2=12
    ∴高度为5百米时的气温大约是12℃.

    (2)解:设T=kh+b(k≠0),
    当h=3时,T=13.2,
    13.2=-0.6 3+b,
    解得 b=15.
    ∴T=-0.6h+15

    (3)解:当T=6时,6=-0.6h+15,
    解得h=15.
    ∴该山峰的高度大约为15百米.
    26. (1)证明:∵DF∥AE,EF∥AD,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OC是正方形,
    ∴OB=OC=AB=AC,∠ACE=∠ABD=Rt∠.
    ∵点D,E是OB,OC的中点,
    ∴CE=BD,
    ∴△ACE≌△ABD(SAS),
    ∴AE=AD,
    ∴□AEFD是菱形.

    (2)解:如图1,连结DE.

    ∵S△ABD= AB·BD= ,
    S△ODE= OD·OE= ,
    ∴S△AED=S正方形ABOC-2 S△ABD- S△ODE
    =64-2 -8=24,
    ∴S菱形AEFD=2S△AED=48.

    (3)解:由图1,连结AF与DE相交于点K,易得△ADK的两直角边之比为1:3.
    1)当AP为菱形一边时,点Q在x轴上方,有图2、图3两种情况:
    如图2,AG与PQ交于点H,

    ∵菱形PAQG∽菱形ADFE,
    ∴△APH的两直角边之比为1:3.
    过点H作HN⊥x轴于点N,交AC于点M,设AM=t.
    ∵HN∥OQ,点H是PQ的中点,
    ∴点N是OP中点,
    ∴HN是△OPQ的中位线,
    ∴ON=PN=8-t.
    又∵∠1=∠3=90°-∠2,∠PNH=∠AMH=90°,
    ∴△HMA∽△PNH,
    ∴ = = ,
    ∴HN=3AM=3t,
    ∴MH=MN-NH=8-3t.
    ∵PN=3MH,
    ∴8-t =3(8-3t),解得t=2.
    ∴OP=2ON=2(8-t)=12,
    ∴点P的坐标为(12,0).
    如图3,△APH的两直角边之比为1:3.

    过点H作HI⊥y轴于点I,过点P作PN⊥x轴交IH于点N,延长BA交IN于点M.
    ∵∠1=∠3=90°-∠2,∠AMH=∠PNH,
    ∴△AMH∽△HNP,
    ∴ = = ,设MH=t,
    ∴PN=3MH=3t,
    ∴AM=BM-AB=3t-8,
    ∴HN=3AM=3(3t-8) =9t-24.
    又∵HI是△OPQ的中位线,
    ∴OP=2IH,
    ∴HI=HN,
    ∴8+t=9t-24,解得 t=4.
    ∴OP=2HI=2(8+t)=24,
    ∴点P的坐标为(24,0).
    2)当AP为菱形一边时,点Q在x轴下方,有图4、图5两种情况:
    如图4,△PQH的两直角边之比为1:3.

    过点H作HM⊥y轴于点M,过点P作PN⊥HM于点N.
    ∵MH是△QAC的中位线,
    ∴HM= =4.
    又∵∠1=∠3=90°-∠2,∠HMQ=∠N,
    ∴△HPN∽△QHM,
    ∴ = = ,则PN= = ,
    ∴OM= .
    设HN=t,则MQ=3t.
    ∵MQ=MC,
    ∴3t=8- ,解得t= .
    ∴OP=MN=4+t= ,
    ∴点P的坐标为( ,0).
    如图5,△PQH的两直角边之比为1:3.

    过点H作HM⊥x轴于点M,交AC于点I,过点Q作NQ⊥HM于点N.
    ∵IH是△ACQ的中位线,
    ∴CQ=2HI,NQ=CI=4.
    ∵∠1=∠3=90°-∠2,∠PMH=∠QNH,
    ∴△PMH∽△HNQ,
    ∴ = = = ,则MH= NQ= .
    设PM=t,则HN=3t,
    ∵HN=HI,
    ∴3t=8+ ,解得 t= .
    ∴OP=OM-PM=QN-PM=4-t= ,
    ∴点P的坐标为( ,0). 
    3)当AP为菱形对角线时,有图6一种情况:

    如图6,△PQH的两直角边之比为1:3.
    过点H作HM⊥y轴于点M,交AB于点I,过点P作PN⊥HM于点N.
    ∵HI∥x轴,点H为AP的中点,
    ∴AI=IB=4,∴PN=4.
    ∵∠1=∠3=90°-∠2,∠PNH=∠QMH=90°,
    ∴△PNH∽△HMQ,
    ∴ = = = ,则MH=3PN=12,HI=MH-MI=4.
    ∵HI是△ABP的中位线,
    ∴BP=2HI=8,即OP=16,
    ∴点P的坐标为(16,0).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12,0),(24,0),( ,0),( ,0),(16,0).
    27. (1)解:∵x2﹣7x+12=0,
    ∴x1=3,x2=4,
    ∵BC>AB,
    ∴BC=4,AB=3,
    ∵OA=2OB,
    ∴OA=2,OB=1,
    ∵四边形ABCD是矩形,
    ∴点D的坐标为(﹣2,4)

    (2)解:设BP交y轴于点F,
    如图1,当0≤t≤2时,PE=t,
     

    ∵CD∥AB,
    ∴△OBF∽△EPF,
    ∴ = ,即 = ,
    ∴OF= ,
    ∴S= OF•PE= • •t= ;
    如图2,当2<t<6时,AP=6﹣t,

    ∵OE∥AD,
    ∴△OBF∽△ABP,
    ∴ = ,即 = ,
    ∴OF= ,
    ∴S= •OF•OA= × ×2=﹣ t+2;
    综上所述,S=

    (3)解:由题意知,当点P在DE上时,显然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
    当点P在DA上运动时,设P(﹣2,m),
    ∵B(1,0),E(0,4),
    ∴BP2=9+m2 , BE2=1+16=17,PE2=4+(m﹣4)2=m2﹣8m+20,
    ①    当BP=BE时,9+m2=17,解得m=±2 ,
    则P(﹣2,2 );
    ②当BP=PE时,9+m2=m2﹣8m+20,解得m= ,
    则P(﹣2, );
    ③当BE=PE时,17=m2﹣8m+20,解得m=4± ,
    则P(﹣2,4﹣ );
    综上,P(﹣2,2 )或(﹣2, )或(﹣2,4﹣ )
    28. (1)解:令y=0,则- x+4=0,∴x=8,∴B为(8,0).
    ∵C为(0,4),在Rt△BOC中,BC= .
    又∵E为BC中点,∴OE= BC=

    (2)解:如图1,作EM⊥OC于点M,则EM∥CD,

    ∴△CDN∽△MEN,∴
    ∴CN=MN=1,∴EN=
    ∵EN·OF=ON·EM,
    ∴OF= ,
    由勾股定理得EF= ,
    ∴tan∠EOF= ,∴
    ∵n=- m+4,∴m=6,n=1,
    ∴Q2为(6,1)

    (3)解:①∵动点P,Q同时作匀速直线运动,
    ∴s关于t成一次函数关系,设s=kt+b,
    将 和 代入得 ,解得 ,
    ∴s= .
    ②(i)当PQ∥OE时(如图2),

    ∠QPB=∠EOB=∠OBE,
    作QH⊥x轴于点H,则PH=BH= PB.
    ∵BQ=6 -s=6 - +
    =7 - ,
    又∵cos∠QBH= ,
    ∴.BH=14-3t,∴PB=28-6t,
    ∴t+28-6t=12,∴t=
    (ii)当PQ∥OF时(如图3),过点Q作QG⊥AQ3于点G,过点P作PH⊥GQ于点H,

    由△Q3QG~△CBO得Q3G:QG:Q3Q=1:2: ,
    ∵Q3Q=s= ,
    ∴Q3G= t-1,QG=3t-2,
    ∴PH=AG=AQ3-Q3G
    =6-( t-1)=7- t,
    QH=QG-AP=3t-2-t=2t-2.
    ∵∠HPQ=∠CDN,
    ∴tan∠HPQ=tan∠CDN= ,
    ∴2t-2= (7- t),∴t=
    (iii)由图形可知PQ不可能与EF平行.
    综上所述,当PQ与△OEF的一边平行时,AP的长为 或
    29. (1)解:根据图像可知是一次函数,设y=kx+b,将(0,6)(15,3)代入y=kx+b求出k=- 、b=6,所以函数解析式是y=- x+6
    (2)解:甲:当h=0时,x=20
    乙:当y=0时,x=30
    所以甲比乙先到达一楼地面
    30. (1)解:由题意得,可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把(20,0),(38,2700)代入y=kx+b,得 ,
    解得
    ∴第一班车离入口处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的函数表达式为y=150x-3000( ).(注:x的取值范围对考生不作要求)

    (2)解:把y=1500代入y=150x-3000,解得x=30,
    30-20=10(分)。
    ∴第一班车到塔林所需时间10分钟.

    (3)解:设小聪坐上第n班车.
    30-25+10(n-1)≥40,解得n≥4.5,
    ∴小聪最早坐上第5班车.
    等班车时间为5分钟,
    坐班车所需时间:1200+150=8(分),
    ∴步行所需时间:1200+(1500+25)=20(分)
    20-(8+5)=7(分)。
    ∴小聪坐班车去草甸比他游玩结束后立即步行到达草甸提早7分钟。

    相关试卷

    (全国通用)中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10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12个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中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10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12个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原卷版+解析),共78页。

    中考数学专题练——专题6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试题精选,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专题练——专题6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试题精选,含答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次函数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专题】专题10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专题10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全国通用)(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y=kx+3经过点,如图,在矩形AOBC中,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