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观察物体 课件+教案+测试题
展开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而设立的。教材中以由立方块组成的立体图形为主要观察对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正确的观察平面图。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概念,教材中又设置了根据指令和观察图搭建物体的活动。通过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双向活动,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力,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的观察生活中的简单物体,为本课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打下了基础。本单元虽然是继续观察物体,但在观察对象和要求上有了提升。学生的经验既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可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性阻碍。因此要认识到学生由观察物体到立体图形的转化,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存在一定的难度。
单元教学目标:
1、观察物体时,观察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要综合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所有形状,才能确定原来立体图形是什么形状。
班级 |
| 学科 | 数学 | 主备人 |
| 使用人 |
| |
课题 | 看一看 | 课型 | 新授 | 教学时数 | 1 | |||
教学内容 | 课本53—54页 | |||||||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 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情景不一样 | ||||||
过程方法 | 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开发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 |||||||
教学重点 | 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 |||||||
教学难点 | 体会不同距离观察物体形状的变化。 | |||||||
教学准备 | 教具准备 | 课件 | ||||||
学具准备 | 正方体 | |||||||
教学过程(总第 72 课时) | 二次备课 | |||||||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板书看一看。并小黑板出示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 观察课本53页情境图,说说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淘气和笑笑从正面分别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 2.观察课本53页“练一练”情境图,用直线连上他们分别看到的情景。 (二)小组展示成果 三、点拨升华 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看到不同的形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 五、当堂训练 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我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_________;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___________,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说一说。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六、知识拓展 小红站在A处看到一颗松树,又向前走到B处看这颗松树,她在A处比在B处看到的松树_______(大或小)。 先独立做。最后全班交流。 七、作业布置:完成练一练3、4题。 |
| |||||||
教学反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