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探究,惯性,课堂,知识,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危害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理想实验的实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危害的方法。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观念,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使用器材小车、木块、斜面、木板、毛巾、棉布、棋子、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问题1:水平向右推着小车前进,分析小车受力:问题2:撤去推力,分析小车受力,小车的运动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问题3: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 观察、思考、交流、回答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来分析创设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二、探究新知问题引入◆探究活动1: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设计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实验设计思路: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观察小车运动的情况。3.相同条件(1)相同小车;(2)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让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4.不同条件表面材料不同,即阻力不同5.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棉布、斜面、刻度尺实验装置: 6.记录表格7.实验分析现象: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说明:小车受阻力越小,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8.科学推理现象: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说明:小车受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________。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学史介绍:笛卡尔 牛顿(1642~1727)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理解(1)一切: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可见,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一种理想情况。(3)总保持:是指“与原来相同”。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科学推理概括得出的。 4.意义: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1)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无论受力与否、速度大小)都具有惯性; (2)物体抵制其运动状态改变的本能反应(类似惰性);(3)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注意: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作用”或“受到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探究活动2:将棋子叠放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用力击打这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观察现象,并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原因。 3.惯性现象及解释(1)急刹车时,乘客会向__倾倒。解释: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刹车前乘客和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刹车时脚随车突然停止运动,身体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倒。(2)车突然启动时,乘客向后倾倒。(3)扔出去的铁饼会继续向前飞行。……明确:解释惯性现象分三步,即“三步法”。(1)明确研究对象,开始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2)观察这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受到外力作用时突然改变了运动状态,并指明其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3)分析研究对象由于惯性怎样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从而出现题上所给的现象。惯性对我们来说是利还是弊呢?4.利用惯性的现象(1)拍打衣服,使衣服上的灰尘脱落;(2)泼水;(3)使锤头套紧在手柄上;(4)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5.防止惯性的危害的实例(1)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2)行驶汽车间的车距…… 讨论、分析、归纳、回答 思考、实验、总结 讨论、分析、推理、总结 了解学史 讨论、总结 观察、思考、分析、交流 观察、思考、合作、实验、讨论、分析 总结方法 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 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 转变学生的经验观念,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利用演示实验推进课程,使教学进程层层递进,同时纠正学生在生活中所形成的错误观点。 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有机的结合,对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辩证分析问题。三、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都有相同的初始速度的措施是 。(2)初速度相同时,平面越光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填“长”或“短”) ,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当阻力为零时,小车将 。3.有经验的汽车司机在车进站前十几米就关闭油门,这样做的理由和优点是什么? 4.小娅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果撤销这个力,物体的运动就会立刻停止。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娅的结论是不正确的。(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思考、回答 创设问题情景,置疑引新。四、课堂小结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和理解 3.惯性:定义和现象 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更具系统性。五、知识延展社会调查:生活中惯性的现象,并对利用惯性的现象和惯性带来危害的现象进行分类,得出减小惯性带来危害的具体措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六、布置作业《一课一练》本节习题板书 设计8.1 牛顿第一定律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 2.理解三、惯性1.定义 2.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3.惯性现象及解释 4.利用惯性的现象5.防止惯性的危害的实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ppt图片,利用ppt图片讲解,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教师归纳,交流与讨论,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提示,教学流程,中考宝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