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
展开
这是一份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文件包含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解析版docx、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小溪\泛尽\却山行 B.绿阴\不减来时\路 C.春风\送暖\入屠苏 D.爆竹声中\一岁除【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断句,要注意结合整句话的含义,以及每个字词的含义进行断句,在本题中,不正确的是B项,应该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意为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2.爆竹声中一岁除( )A.去掉 B.不计算在内 C.逝去3.路上行人欲断魂( )A.欲望 B.将要 C.想要;希望4.独在异乡为异客( )A.不同的 B.奇异;特别 C.另外的;别的【答案】2.C3.B4.C【解析】2.此题考查对诗句加点字的字词的识记,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的意思。本句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3.此题考查对诗句加点字的字词的识记,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的意思。本句意思是: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4.此题考查对诗句加点字的字词的识记,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的意思。本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按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A.唐 李白 B.唐 王维 C.唐 杜甫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九月九日”指的是( )A.教师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答案】5.B6.B【解析】5.略6.略二、诗词曲鉴赏阅读课内文段和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7.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是哪位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这首诗的题目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8.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以及家乡的思念。【解析】7.本题考查诗词的识记。本文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8.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与分析。“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此诗题目中“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登高、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所以本诗写的是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以及家乡的思念。阅读杜牧的《清明》,回答问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9.杜牧字( ),( )(朝代)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 )并提,称他为“( )”,称杜甫为“老杜”.10.理解词语①清明 ――( )②欲断魂――( )③借部――( )④纷纷――( )11.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牧之 唐代晚期 杜甫 小杜 杜甫10.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④纷纷:形容多。11.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12.“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解析】9.略10.略11.略12.略三、填空题13.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__________。________是春联的前身。(2)借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杏花村。后人多用“________”作酒店名。(3)每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总会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 新桃换旧符 新桃 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 杏花村 遥知兄弟登高处【解析】此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此句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此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桃符就是春联的意思。(2)此句出自杜牧的《清明》,此句意思是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3)此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句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14.比一比,组词语。符______ 欲______ 魂______ 借______ 酒______付______ 浴______ 魄______ 惜______ 洒______何______ 牧______ 独______ 异______ 佳______河______ 物______ 浊______ 导______ 挂______【答案】 符号 欲望 灵魂 借钱 酒家 付款 淋浴 魂魄 可惜 洒水 如何 牧童 独自 异乡 佳节 河流 物品 混浊 指导 挂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