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课件pptx、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练习docx、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学案doc、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教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2)学习目标1.经历用计算器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的过程,更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的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用计算器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锐角.例2涉及的知识较多,思路不易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习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问题: 如图,根据图中已知数据,求AD.反过来如果已知tan x=0.7410,那么锐角x是多少度呢? 2. 复习回顾,巩固已学我们来先看下:已知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度数(逆向思维)能否填好.对于不是特殊角的那些三角函数值如何求它们的度数呢?可以利用科学计算器来求吗?如果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角的度数呢? 【做一做】1.sin30°=;cos45°=;tan60°=.2.已知cosα=,则锐角α=;已知tanα=,则锐角α=.问:由“做一做”可知,已知一个锐角的三角形函数特殊值,可求出相应的特殊角的度数.那么当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不是特殊值时,如何求这个角的度数呢?例如,已知sinα=0.2974,如何求锐角呢?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度数,这类问题可以通过计算器来解决,此时用到“”,“”,“”键的第二功能“”,“”,“”.例如:已知,求锐角.按健顺序为: SHIFT sin 0 . 2 9 7 4 = 【例2】根据下面的条件,求锐角的大小(精确到1ʺ)(1); (2); (3).解:(1)β≈26°48ʹ51ʺ;(2)β≈38°12ʹ52ʺ;(3)β≈54°31ʹ55ʺ.介绍用计算器求锐角时,如果学生所用的计算器型号不同,同样可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修改课本中介绍的按键顺序.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如果是30°,45°和60°角的三角函数值,应要求学生不用计算器,直接说出它所对应的角,而对于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用计算器求锐角,如果问题中没有特别说明,通常将计算结果精确到1ʺ.【比一比】已知下列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的大小·(精确到1ʺ).(1)sinα=0.6841; sinβ=0.5136; sinγ=0.0526.(2)cosα=0.3241; cosβ=0.2839; cosγ=0.5412.(3)tanα=3.2672; tanβ=2.3780; tanγ=57.82.解:(1)α ≈43°9ʹ53ʺ;(2)β ≈30°54ʹ14ʺ;(3)γ ≈3°0ʹ55ʺ.(2)α ≈71°5ʹ20ʺ;(2)β ≈73°30ʹ25ʺ;(3)γ ≈57°14ʹ5ʺ.(3)α ≈72°58ʹ56ʺ;(2)β ≈67°11ʹ32ʺ;(3)γ ≈89°0ʹ33ʺ.【例3】如图,一段公路弯道呈圆弧形,测得弯道两端的距离为200m.的半径为1000m.求弯道的长(精确到0.1m).解:作OC⊥AB于点C,则OC平分∠AOB.在Rt△OCB中,BC=AB=100m,OB=1000m,则sin∠OBC=,得≈5.7392,即n≈11.4784.∴l=≈200.3(m).答:弯道的长约为200.3m.讲解此例时可进行下述步骤进行(1)以引导学生回顾弧长的计算公式.(2)启发学生把问题归结为只需求圆心角的度数.(3)把问题进一步归结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求这个锐角.小结时教师可指出从本例可以看到,今后有关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不再局限于特殊角的圆心角,半径和弦长之间的互相推算.在Rt△ABC中,∠C=Rt∠.根据下列条件求各个锐角(精确到1ʹ).(1)AB=3,AC=1.(2)AC=5,BC=4.解:(1)∠A=70°32ʹ,∠B=19°28ʹ.(2)∠A=38°40ʹ,∠B=51°20ʹ.如图,测得一商场自动扶梯的长l为8m,该自动扶梯到达的高度h为5m.问:自动扶梯与地面所成的角θ是多少度(精确到1ʹ).解:由sinθ===0.625,得 θ=38°41ʹ.答:自动扶梯与地面所成的θ角是38°41ʹ.如图,一个钟摆的摆长OA为1.5m,摆幅(两端的距离)为20cm.求钟摆每摆动一次摆端经过的路程(结果精确到1cm).解:在Rt△OAC中,∵AC=10cm=0.1,OA=1.5m=150cm,∴sin∠AOC===,∴∠AOC≈3.8°,∴∠AOB=7.6°,∴=≈20cm.答:所以钟摆的摆端摆一次经过的路程约为40cm.如图,在Rt△ABC中,∠ACB=Rt∠,D是AB的中点,tan∠ACD=.求∠A,∠B的度数(精确到1ʹ).解:∠A=18°26ʹ,∠B=71°34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A是多少度呢,SHIFT,sin,一起探究,≈2003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页。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课件pptx、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学案doc、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教案docx、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