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2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2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通过“推荐候选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到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是有用的.
二、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确定元旦联欢会的主持人,由于咱班口才好、有组织能力的同学很多,老师一个人很难决定,所以请同学们帮忙决策.首先,请同学们提名,我们确定出几名候选人(经同学们提议,确定出四人:袁儒非,陈茜,王娅菲,杜婧);然后,我们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出最佳人选。同学们写选票,生活委员郑英姿收选票,学习委员王剑峰唱票,体育委员王常琳监票,数学课代表记票如下:
(由袁儒非、王娅菲、杜婧,三名同学担任联欢会的主持人)
师:由于同学们的帮忙,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谢谢同学们,同时,你能发现,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吗?
生1:因为谁的选票多,说明谁的人缘好.
生2:谁的票多,说明谁有能力.
生3:因为选票最多,说明人心所向.
师:对,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者说,群众的眼睛是亮的,这里众字的含义是什么?
生4:众就是多的意思.
师:对,把很多人的意见收集上来,作为参考,用数学语言讲,就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帮助老师或者领导者,作出了决策.(出示课题:数据的收集)
师:现在,我们再回头来感受收集数据的全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的问题(出示课件)——
生齐:谁当候选人最合适.
师: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
生齐:全班每位同学(生说得不准确时,老师讲解).
师: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投票的调查方法.(生齐)
师: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中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放入投票箱.(生齐)
师:第五步,记录结果.(写出得票数)
第六步,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再观察黑板上出现的数据,袁儒非、杜婧、王娅菲,这三个名字出现的次数要多一些,而陈茜同学的名字出现的次数要少一些,每一个对象出现的次数,我们给它起个名称,叫做频数(同时,在大屏幕上出现频数的概念).这是一个描述某一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的频繁程度的量.我们也可以用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即频率,来描述一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比如(演示课件)一个同学随手写了下面一长串数字:
10100100011001100101011011000111000110110100101100.
访问0和1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
生5:0出现的频数是26.
生6:1出现的频数是24.
生7:0出现的频率是0.52.
生8:1出现的频率是0.48.
师:假如,抛硬币10次,有2次出现正面,8次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多少?
生9:2
师:出现反面的频数是多少?
生10:8.
师: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多少?
生11:0.2.
师:出现反面的频率是多少?
生12:0.8.
师:请拿出一枚硬币,让我们每四位同学一组,做“抛硬币”的游戏.游戏时,每组派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数.游戏结束后,四位同学一起计算一下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率.(学生分组抛硬币)全班52人共分13组.
以抛10次为准,记录如下:
师:请同学们计算我们全班共抛了多少次?
生13:130次.
师:出现正面的总次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
生14:67次,频率是52%.
师:通过这两个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15:出现正面的机会多.
生16:出现正反面的机会差木多是正、反各占一半.
师:下面,请再举一些利用数据得出结论的例子.
生17:选三好学生.
生18:全国人口普查.
生19:学校有多少个教学班.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收集数据所用的方法有几种.(课件重放)
生20:民意调查.
师:那么,全国人口普查和学校有多少个教学班的调查用什么方法?
生18:实际调查.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潘际光同学回答说:可以通过看报纸、电视和上网的方法.(教师最后打出课件)
教师小结:本课我们体会到收集数据的必要性,知道了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1.民意调查;2.实地调查;3.媒体查询.还有其他方法,有机会我们再探讨.
姓 名
陈 茜
杜 婧
王娅菲
袁儒非
唱票记录
正
正正正
正正正
正正正正
得 票 数
5
15
15
20
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正面
3
8
7
6
5
2
7
4
5
3
6
6
5
反面
7
2
3
4
5
8
3
6
5
7
4
4
5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 数据的收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数据的收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2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