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学案教案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学案教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学案教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学案教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影响。(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综合思维)3.依据资料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城市的文化差异,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交通、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影响。(综合思维)1.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有何特点?如何感受地域文化?2.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有何影响?一、地域文化1文化2地域文化(1)含义: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2)特点:地域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3)感受途径——从景观入手分类含义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影响的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也称文化景观(4)主要体现:城乡景观的差异[特别提醒]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域文化只是指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 (×)(2)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3)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4)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具体体现例证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建筑遵循严格的礼制城镇的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微思考] 欧洲城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这是为什么?提示: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问题1 (区域认知)词中描述的区域属于我国的哪个文化区?提示:属于我国的南方文化区。问题2 (综合思维)判断分析词中反映出的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有哪些?提示:稻田、茅店、社()、溪桥。问题3 (综合思维)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句反映出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提示:稻花香里说丰年反映出乡村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农业劳作,由此形成的稻田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1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下图所示:2地域文化的特点(1)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2)地域文化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3)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地域文化的地域性4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乡村景观是集合聚落景观经济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包含美丽的田园风景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广阔的乡村空间孕育了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农业景观:如农田牧场等(2)民居和建筑:如四合院窑洞等(3)民族服饰:如各类少数民族的服饰(4)节日与运动:如赛龙舟泼水节等(5)宗教景观:如寺庙祠堂等1马千台村是远近闻名的玉米村,玉米楼子是该村传统的农户储粮装具,历史极为久远,但因其结构上的缺陷,防护效果不佳。近年来该村引进新型玉米仓,新型玉米仓长4米,宽1.5米,高1.8米,为钢骨架,里面是一层钢板网和一层细密的防鼠钢丝网。它具有防霉、防鼠、防虫等作用,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实现增产增收。据此完成(1)(3)玉米楼子      新型玉米仓(1)和传统玉米楼子相比新型玉米仓(  )A有明显的通风防雨效果B防鼠防虫害效果显著C可以减少自然水分损失D能大大提高粮食的储备量(2)新型玉米仓的宽度在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主要是根据(  )A降水量多少    B.风力大小C玉米产量   D.地势起伏(3)马千台村最可能位于(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1)B (2)B (3)C [(1)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新型玉米仓里面是一层钢板网和一层很细密的防鼠钢丝网。它具有防霉、防鼠、防虫等作用,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实现增产增收,因此,和传统玉米楼子相比,新型玉米仓防鼠、防虫害效果显著。第(2)题,新型玉米仓主要是为了自然晾晒,有利于储存玉米,而玉米仓的宽度在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风力大小来确定的,与降水量、产量和地势起伏无关。第(3)题,马千台村是传统的玉米村,且由图可知,玉米楼子上有积雪覆盖,不可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玉米储存一般不需要考虑防潮发霉问题,加之玉米的主产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所以马千台村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古希腊城市广场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为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则是与西方城市明显有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问题1 (区域认知)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形式存在着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什么方面存在差异?提示:中西方的地域文化存在差异。问题2 (综合思维)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在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外不允许有围墙这体现出中西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提示: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问题3 (综合思维)材料图中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提示: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建筑表现原因建筑格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城市发展历史短经济发展快欧洲城市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建筑风格杭州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建筑结构中国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另外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如沿海沿江沿湖城市多利用水体表现城市特色在水体的边缘有的形成重要的商务区如美国芝加哥市密歇根湖畔上海黄浦江两岸;有的发展为风景旅游区如我国的杭州西湖等2下图为纽约帝国大夏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读图完成(1)(2)(1)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A市区中心   B.市区边缘C河流两岸   D.郊区(2)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1)A (2)B [(1)题,美国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般位于市区中心。第(2)题,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市中心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人地协调观——中国廊桥与地域文化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精妙结合,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多见。南方地区雨水丰沛、日照强烈,在木桥上加盖廊屋,可以保护桥梁免受风雨、烈日侵袭,同时可以增加桥身重量,防御洪水冲击。在廊桥技术的传播过程中,各地工匠发挥聪明才智,将一座座廊桥与地方文化融合在一起,造出了独特的廊桥景观。例如,江西、安徽一带的廊桥以砖石结构为主,外形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浙江、福建一带的廊桥以木拱结构为主,一座廊桥由多组建筑组成,廊屋内空间开敞;湖南、贵州、广西一带的侗族山寨,廊桥吸收了侗族鼓楼建筑的元素,气势恢宏,形成了桥、亭、楼一体的建筑格局,极具民族特色。廊桥不仅可以为行人遮风挡雨,平时还为乡民提供社交和娱乐空间,常常成为附近百姓聚会的好地方。在福建,廊桥往往兼有祭祀的功能,形成桥庙结合的特点,甚至成为村里的主要祭祀场所。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1)(2)(铁索桥)       乙(绍兴酒桥)(卢沟桥)     丁(侗寨风雨桥)(1)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2)下列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1)A (2)C [(1)题,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绍兴酒桥建在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建在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不同的自然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会导致对桥梁建造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有所差异,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2)题,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沟通河流两侧的交通,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烙印。现在卢沟桥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本题组借助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景观考查了地域文化对生产生活建筑景观的影响等知识体现了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发展的关系反映了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要求桥梁作为一种交通建筑景观其建筑样式桥体工程量都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其建设样式则更多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征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1.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各种人文景观上。2不同地域的乡村景观不同,但都体现了人地和谐的理念,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的关系密切,城镇的色彩、色调体现文化底蕴;城镇建筑反映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题组1 地域文化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  )不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A [不同自然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也就是物质文化方面;东亚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稻米文化;地域不管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地域文化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B [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题组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如图1所示)。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据此完成341          图2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是(  )A台风频发   B.冬季多暴雪C夏季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4.“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2中的  (  )Aa      Bb    Cc      Dd3B 4C [3题,读图1可知,该建筑的檐角太多,不宜在台风频发区修建;屋顶厚且陡,冬季暴雪不易在屋顶堆积,防止压坏屋顶。该屋顶设计与洪涝、地震无关。第4题,读图2可知,c地位于日本西部沿海,冬季降雪量大,多暴雪,而abd三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降雪较少。]题组3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下图)据此回答565.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A城市路网特色   B.民居的建筑特色C无工业区分布   D.商业网点的分布6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C历史因素   D.政治因素5A 6C [5题,由图可知,该城市道路网使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呈八卦状,地域文化影响表现在城市路网特色。第6题,由材料可知,该城始建于南宋,故形成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历史因素。](教师用书独具)教材P42节首问题提示:智利瓦尔帕莱索是一座港口城市,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防止海风对木质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建筑景观。教材P4344活动提示:1.生产活动: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修建了沟渠,连接各家稻田。用水、用地制度: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分水制度价值观、审美情趣: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担任分水官;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约定。2可以代际传承,比如民俗、传统、习惯等。可以在地域间传播,不同文化的交融是地域文化传播的结果。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归纳总结,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1课时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知识拓展1,知识拓展2,知识拓展3,知识拓展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