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整套地理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试卷练习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不了解区域发展的新变化 (2021山东枣庄高三一模)我国于2020年3月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产物,兼顾了稳增长和促创新双重任务。下图为传统基建与新基建项目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与传统基建相比,发展新基建的突出作用有 ( 易错 )①增加就业 ②创新驱动③产业升级 ④投资拉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0年之后我国大数据中心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吸引了数十个大数据中心集聚。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贵安新区吸引大数据中心集聚的优势条件有 ( )①互联网重要节点,数据密集 ②夏季凉爽,耗能较少③高校众多,科技水平高 ④电力丰富,用电成本低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1湖北师大附中高三上测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非农化现象日益严峻,这将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新疆地区2001—2015年耕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新疆2005—2007年耕地总面积增幅较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持续变暖 B.年降水量显著增加C.后备耕地资源开垦 D.国家土地政策调整4.()新疆2011—2015年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 )A.工业发展较慢 B.城市数量剧增C.农业条件恶化 D.人口数量增多5.()为改善新疆耕地非农化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垦荒力度 B.发展集约工业C.严控土地流转 D.积极植树造林易错点2 不清楚区域的内部差异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易错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理单元,如下图所示,其中关中地区人口数量最多,西安为六朝古都。(1)()关于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描述,正确的是( )A.陕北地区可将农、林、牧结合作为农业发展方向B.关中地区的小麦多为春小麦C.陕南地区的耕地类型多为旱地D.渭河谷地是岩层断裂下陷和流水侵蚀的结果(2)()与陕南、陕北比较,简述关中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区位条件。 答案全解全析易混易错练1.C 读图可知,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突出人工智能、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能够有效驱动创新,促进产业升级,②③对;传统基建也能增加就业和拉动投资,①④不属于新基建的突出作用。故选C。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区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对于区域的发展和新变化若做不到及时关注,就会导致对新出现的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研究分析,做题时易出错。我们应该重视对所处地理环境、现实社会的观察,掌握地理问题分析方法,养成地理思维习惯,形成从过程和变化中研究区域的意识。2.B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贵安新区地处贵州,并不是互联网的重要节点,其数据密集程度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同时贵州高校较少,科技水平不如东部沿海地区,①③错;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夏季凉爽,自然降温条件较好,耗能较少,同时贵州水电、火电等电力丰富,用电成本低,数据中心的耗电成本低,②④对。故选B。3.D 全球变暖不会造成耕地增多,A错;年降水量在两年内显著增加并导致耕地大面积增加的可能性不大,B错;新疆水资源短缺,短期内难以开垦出大量的后备耕地,C错;新疆2005—2007年耕地总面积增幅较大,最可能是国家对耕地政策的调整,导致城市建设中占用的部分耕地重新被开垦,使耕地面积增加,D对。故选D。4.D 据图可知,2011—2015年新疆耕地总面积总体保持平稳,但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故新疆地区人口数量可能增多,D对;随着时间推移该地区工业会逐步得到发展,且从图中难以看出工业发展状况,A错;短期内城市数量不会剧增,且农业条件也不至于恶化,B、C错。故选D。5.B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加大垦荒力度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发展集约工业会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从而缓解耕地非农化,B对;土地流转并未造成耕地数量的缺失或增加,且现阶段我国鼓励土地流转,C错;积极植树造林会占用大量耕地,D错。故选B。6.答案 (1)A(2)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数量众多;开发历史悠久。解析 (1)陕北地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处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地带,且有水土流失问题,农、林、牧结合可作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A对;关中地区地处长城以南,为暖温带,主要种植冬小麦,B错;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地区,多水田,C错;渭河谷地是岩层断裂下陷和流水堆积的结果,D错。故选A。(2)可以从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条件突出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分布、开发历史等。关中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且关中地区的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水系发达,提供众多人口所需的水资源;省会西安为六朝古都,说明关中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关中平原面积大,城市数量较多。 部分小尺度区域中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如我国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的差异,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的差异,这种小尺度区域的内部差异在学习时常被忽略,若遇到考查这类知识的题目,多成为易错点。学习时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区域类型、各种尺度区域的整体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还要关注区域内部差异对区域发展的不同影响,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地是该城市的,该城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与我国相比,德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瑙河—美因河调水工程的建成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