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人教版6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6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2 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计算下列各题。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1) 和 (2) 和
(3) 和 (4) 和
(1)= = (2)= =
(3)= = (4)= =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求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引出课题。[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 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都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地探究吧!
三 探索新知
1.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
出示教材P93例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做生活垃圾。纸张和废金属等
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自主探索。[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生: +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方法一: + = + = =
方法二: + = + =
方法三: + = = =
集体评价这三种计算方法。
师: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
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
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弄错了。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① 先通分,找出不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② 然后按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进行计算。
③ 反馈探索结果。
2.异分母分数的减法计算。
出示例1的第2问:
师:你如何比较 和 的大小?
生: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所以 > 。
师:要求 比多多少,怎么计算? [学生交流讨论]
生:我们可以像异分母分数加法那样,先将分数通分,再让分子相减,所以
-= -= [板书]
3.师生共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板书]
四 当堂检测
1.[教材P93做一做]
2.[教材P94做一做第1~2题]
3.一个工程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 ,第二周修了全长的 。
(1)两周一共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 答:两周一共修了全长的。
(2)第一周比第二周多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 答:第一周比第二周多修了全长的。
4.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五 课堂总结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六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P95练习二十四第1、 2、3、4、5题。
2.请完成《典中点》相关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3.预习第3课时,并完成预习单。
【课后反思】
本节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意识和能力,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课堂上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形象地转化为“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样把新知识点转化为两个旧知识点的形式,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堂上提问时发现同学们对于通分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掌握的有些不扎实,应及时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参考答案,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2 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特征2、5的倍数的特征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